第1231章 感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群人聚在那里感慨,唏嘘不已。  

娄小乙就在一旁倾听,从这些修士的口中,也能听出道途多舛,瞬息万变。大道变化,不是人类可以轻易掌控的。  

“杀戮已湮,洒向宇宙;我等循道之人,却不知该何去何从?”有修士就叹息。  

一名慷慨激昂之士嗔目大喝,“杀戮并非无存,乃存于诸位心中罢了,又何必怨天尤人?  

心中常叹息,不是杀戮人!  

我闻主世界之士,并不因道散而心哀,而是放眼未来,追寻自我!  

他们能如此,我天择修士就低人一等了?”  

有修士附和,“正是,走出大陆,去往主世界,也未必没有新一片天地!  

这些年来,我闻不少天择人已经闯出反空间,奈何消息不畅,身家不丰,各位若有途径,不如大家互通有无,结伴而行,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  

这话就有些过了,萍水相逢,又如何信任?只凭同修杀戮大道,就未免牵强了些!可能一起闯出去还算现实,真到了主世界,也是个一哄而散的结果。  

这就是普通天择修士的普遍心态,有些彷徨无计,这时候有人登高一呼,不敢说云者景从,聚一批人也是很容易的;如果是上国大势力联合起来,只怕从者更多。  

有修士就很清醒,“我等区区些人去了主世界,能济得何事?就算是把同修杀戮的道友都汇聚起来,又有多少?出去主世界就只能寻那低劣小星小界生存,那些主世界大界域都有天地宏膜护佑,不是轻易能破的。  

就不如等等,我听说有些大势力也在动类似的心思,真若有那一天,附尾骥也,与有荣焉!  

走出天择大陆,终究是我们天择所有人的事,而不是凭借个人力量能做到的。”  

娄小乙游历天择数年,知道类似的论调在这里很盛行。  

天择大陆太大,自成立起就从未有过大一统的时候,这是必然的,只三十六个先天大道碑耸在那里,谁肯服谁?再加上数千近万的后天大道,先不说实力,心气都是高的,没有景从一说。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上国明确表示将会走出天择大陆,一切都好像是空穴来风,但既然有风,必然有其内在的原由。  

有朝一日,时机成熟之时,当一部分上国力量联合起来时,必然会带动大批中小国度势力,形成一个松散的联盟,理论上,这样的走出反空间的方式才是最安全的,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像这样的界域争霸,仅靠上国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炮灰,需要马前卒!  

那么,作为小国散修,你是愿意跟随主流去主世界搏一番天地?还是留在天择安安稳稳?  

物竞天择,各取所需!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比如一个老年修士,“去主世界?主世界有大道碑么?  

说主世界修士不在乎大道崩散与否,不过是他们早就习惯了在没有大道碑的环境下修行!所以不太所谓!  

关键是心境!你抱着天择这样的道境修行方式,不管去哪儿,都会觉得不适应,因为没有道碑了!  

反过来说,如果你有如主世界修士一样的心态,没有大道碑,就从自己心中建立自己的道碑,那么去不去主世界,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同样也是一种非常主流的看法!在高阶修士中非常有市场!也是大道变化中最激烈的两种思想碰撞!  

人云亦云,不是修士作风!  

所以,天择大陆永远也不可能形成合力,真若形成,这么大的一股力量全部去了主世界,还真未必有界域能抵挡得住,那将是一场绝对优势的数量碾压。  

这就是他在这里数年时间中,接触最多的天择修士思想,很现实,也很杂乱,很难从中真正判断出什么来。  

他只有一点疑惑,在如此种种的思潮中,都是道家中人的思想碰撞,却从未听过佛门的类似分歧!  

是无动于衷?是逆来顺受?是以静制动?  

还是,早有定计?  

他偏向于后者!  

…在衡国,在杀戮道碑遗址,他仍然什么都没得到!这在意料之中,却也让他十分的迷茫!  

就连意识海中的杀戮碎片,都毫无反应,和当初的太虚,功德,命运如出一辙。  

娄小乙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他的直觉出了错误?已经浪费了他数年时间,离使团回家的日子又近了些,是否还要继续坚持?  

#送888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完全看不到希望的坚持?  

但他的直觉又是如此的强烈,他很确定自己上境真君的机会就在天择大陆,很确定机会的来源就在婴我完成的六个大道中!  

这当然不是合道,而是婴我对宇宙的认知,当婴我在构成世界的三十六个先天中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默认他有上境的权利!  

他的直觉是六个!  

毕竟,只是阴神真君的境界,不是大罗金仙,不需要三十六个都搞齐全!  

就差五行!机会还是在五行?如那个庞道人所说,道左之缘?  

理论上是这样,但直觉上不是这样!他就总感觉如果去了五行碑,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处!  

一种无法解释的感觉。  

他就这么留在了衡国,留在了杀戮道碑遗址,苦苦思索成道的答案。周围的人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有他一直留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