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 掌控西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一蹶不振,在重新站稳脚跟后,开始积极联络西域方向。  

客居的太清宫、衍圣府,又或者西域本地的各大佛寺门人弟子,大部分都随同各家掌舵者,一起撤出西域。  

没有显空方丈、怀永方丈等人坐镇,各家山门自然抵挡不住长安进逼。  

但在大部分人撤离之余,也有小部分人,并没有离开西域大地,而是坚持留下来,四散如民间,暂时潜伏。  

佛门统领整个西域多年,莫说几大圣地脚下的大小门派同样都是佛门子弟,更向下的民间,同样近乎于人人崇佛,信众无数。  

这样的根基,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被破坏的。  

除非长安城在整个西域范围内搞屠杀…  

但按照他们先前的了解与观察,长安城显然不会这么做。  

虽然不明白昔年心狠手辣的十二阎罗如今为何忽然改吃素了,但这一点对西域众僧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眼下西域当然是长安城的天下。  

但这统治力要真正深入到基层民间去,怕是不知要等何年何月。  

有这功夫,已经足够怀永方丈他们在西域留下自己的种子潜伏。  

倒不指望这些种子生根发芽就能推翻长安的掌控,但打听消息情报总是没问题的。  

如此一来,为他们将来反攻回去,做下铺垫。  

西域西方海滨,苏破站在岸上,静静目送嘉树上人一行徐徐撤走。  

“善后事情非我所长,大哥多派些人手来吧。”  

独自站在海边,苏破开口,声音仿佛是说给面前的海浪听。  

不过,他耳边很快就传来张东云的回答:“放心,人手都已经撒出去了。”  

“暮霭曾有言,当初同八妹相会之地,正是在西域,我去找找看。”苏破言道:“只是我们现在占了西域,暮霭若是得到消息,或许不敢来了。”  

张东云言道:“无妨,由得她去,她飞不出掌心。”  

苏破颔首:“好。”  

他转身离开西域海边,转而步入内陆。  

眼下的西域大地上,还有成千上万难以计数的佛寺与佛门弟子。  

但于苏破而言,则不再费心理会。  

他只在西域大地上四处游逛,尝试寻找暮霭所言的地方。  

如此凭空寻找,自然希望渺茫,不过苏破并不在意,只是静下心来,慢慢丈量西域大地。  

而张东云方面,则往西域加派人手。  

那些难以计数的佛寺以及佛门僧众,苏破不操心处理,他则不会放过。  

诚如怀永方丈等人所料,他确实没想过在西域搞屠杀这么丧心病狂。  

甚至,他其实不是特别在意百姓信佛。  

信道也是一样。  

对于类似方面的信仰,张东云没有强迫干涉的打算。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便是不影响他自己对当地的掌控力度。  

换言之,信什么无所谓,但在信什么之前,要先听我的…  

想要将佛门对西域的影响根除,确实不是一朝一夕间便可以办妥的事情。  

何况,怀永方丈等人,还惦记着反攻倒算内。  

西域的局面,将来很可能出现反复。  

之所以不担心会将暮霭吓跑,原因便在于这里。  

总会给她,或者说她总能找到悄悄潜进西域的机会。  

这些,都在张东云预料之中,同时也在他接受范围内。  

对于他来说,当下整个西域之地,相距无敌城边界,还很远。  

即便第九次扩张,也只是将西域东部一角覆盖在内。  

想要将整个西域,或者说整个东胜神州全扩进无敌城内,至少要第十次扩张之后了。  

能被无敌城覆盖的地方,与张东云来说,才是百分百落入自己掌握。  

在此之前,想要对西域有足够的掌控力,至少也要先等到第九次扩张之后。  

届时找到机会彻底彻底将原有的怀永方丈、彭子凌等人打残,则西域可得安宁。  

便是西牛贺洲想要重新西佛东渐,也需要小心谨慎了。  

当然,在那之前,不妨碍张城主同样也先在西域给自家打打底子。  

“见过陛下。”  

长安城大明宫内,一个老僧,出现在张东云面前,双掌合十一礼。  

“免礼。”张东云淡然道。  

老僧抬起头来,分明正是昔日中土佛门三寺之一菩提寺的心和方丈。  

菩提寺先前被空如大师说动,向长安城输诚。  

张东云自然没有难为他们。  

这些日子来,中土渐渐安定,菩提寺也常有僧人在中土走动。  

他们扶危济困,善待百姓,与往常如一,张东云都看在眼里。  

虽然心和方丈等人时不时也来长安城为中岳、灵光二寺僧人说情,张东云倒也不曾经常驳他们的面子。  

如今拿下西域,要掌控西域,张东云并非没有手段。  

解峰和他的狱龙派,便是现成的帮手。  

他们本就是西域当地人,对这里的情况极为了解。  

怀永方丈、显空方丈等人可能在西域留下一些砂子,这都在意料中。  

而解峰等人,正好可以稽查。  

百姓信佛,张东云不介意。  

佛门在这里有大小门派,只要诚心归顺长安,张东云同样不会介意。  

但如果背后搞小动作,那就少不得雷霆手段加以打击。  

不过,在解峰的雷霆之外,张东云也有雨露降下。  

菩提寺心和方丈,以及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