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剑气动寰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云洛真人将长条状的包袱向上一抛。  

包袱表面的金绳,还有朱砂写就的符纹,这时一起闪动光辉。  

云洛真人朝这包袱拜了一拜。  

然后包袱上的封印,便渐渐解开。  

道道云气,在半空里波荡。  

这些云气,便将四周包围上来的浓墨挡住。  

这方家国天下以外,沈和容轻轻扬了扬眉梢。  

不过,她的注意力,主要并不放在那些阻隔浓墨的云气上。  

她关注的是,被那些云气包裹在中央的东西。  

家国天下内,青龙宗长老童凯神情复杂,同样注视那团云气中央。  

云气渐渐散开,缥缈高妙的道家意境里,忽然流露出极为凶恶,极为凌厉的气息。  

这气息刚刚一出现,便将周围太清宫的云气,强行撕裂。  

云气散开,一柄长剑,出现在童凯面前。  

长剑本身看上去极为普通,光辉不显。  

但其中蕴含的剑气,在撕裂云气之后,进一步将周围浓墨也扫荡一空。  

剑气笼罩之下,云洛真人和童凯一样不好过。  

云洛真人当即重新张开太极伏魔图,全力防守,护住他和童凯。  

至于攻击的事情,他完全不必考虑。  

那柄看似普通的长剑,已经开始不断割裂他们眼前的家国天下。  

空白一片的白纸,无法承载收容剑气,当然便被剑气割裂。  

沈和容的一方家国天下,当成被剑气斩破。  

甚至她头顶的文华宝卷,此刻都在簌簌响动,像是被大风不停吹拂。  

不过,少女此刻全部注意力,都落在那柄长剑之上。  

“天物…是七哥的天物剑!”  

沈和容少见的面现惊容:“七哥的剑,怎么会在太清宫人手里?”  

乌云先生在一旁定睛看去。  

只见破灭的家国天下中,一口长剑徐徐飘起,升上半空。  

半空里,无形的剑气涌动,却隐隐化作有形之象。  

看上去,狮子身姿,头有一角,还生着山羊胡子。  

怎么看,怎么像是传说中的白泽。  

这白泽发出无声的长啸。  

然后剑气便向四面八方扩展。  

云洛真人带着童凯,头也不回,仓皇而逃。  

沈和容同乌云先生,则被迫抵挡恐怖的剑气侵袭。  

不论紫雷还是赤雷,面对这剑气,都被瞬间消灭于无形。  

乌云先生身体周围笼罩的乌黑云雾,也被剑气斩破。  

沈和容以重重家国天下,笼罩自己同乌云先生。  

但这一重重独立的天地,也不断被剑气斩破摧毁。  

不过,就在这时,天穹之上忽然风云变幻。  

“当真是七弟的剑。”  

一个缥缈而又威严的声音,响彻四方。  

风云激荡间,下一刻,笼罩那长剑的白泽之象,便即消散。  

长剑剧烈鸣动,然后却渐渐安静下来。  

仿佛重新有了主人。  

尚未来得及逃跑的云洛真人与童凯则心情沉重。  

少女如果是昔日十二阎罗中的“千秋大孽”沈和容,那么现在这位呢?  

他们正转着念头,忽然整个元神一起震荡。  

下一刻,两个道人同时神色大变。  

身体周围的虚空,似是忽然扭曲了一下。  

然后,几个身影一起出现。  

其中两个人,外貌同云洛真人一模一样。  

而另外两人,则和童凯一模一样。  

六个人面面相觑,脸色全部都黑成锅底。  

不仅仅是他们等在东疆海外的本尊,被对方强行拖到这里,甚至连他们留在自己山门作为最后手段的身外身,竟然也全部被拖到这里!  

对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不仅是身在长安的两人震惊。  

中土,太清宫掌教彭子凌,还有青龙宗掌教郝宁,这一刻,全都沉着脸。  

他们眼睁睁看着,似有无形之力,将云洛真人和童凯位于各自山门的身外身摄拿走。  

彭子凌眼下虽然只是一具分身在此,但太清宫万古传承,守护禁制何等强大?  

可是仍然只能眼睁睁看着云洛真人留下的身外身消失。  

在彭子凌对面,坐着应笑我的转世身古木真人。  

师徒对视一眼,年轻道士徐徐说道:“看来,有人没有转生,并且已经恢复昔年修为实力。”  

“即便如此,应该也不具备这般手段才是。”老道士摇头。  

年轻道士叹息:“再加上当初仙迹中的神妙呢?不过,这看起来像是我道家手法…”  

两人顿时相对默然。  

而与此同时的长安城大明宫内,张东云面上神情似笑非笑。  

人在城外,张城主没法把人抓进无敌城范围内。  

但不管你是本尊还是分身进来了,那我就能通过你这个进来的身躯,将你从外面牵引进来。  

大明宫内,张东云坐着,伸出一根手指,凌空轻轻向下一点。  

于是,云洛真人和童凯面前,那柄长剑,当即凌空斩落。  

恐怖的剑气再现,排山倒海一般落下。  

云洛真人和童凯无奈,只能各自全力抵挡。  

听对方所言,不似“剑魔”苏破本人。  

但如果不是苏破本人,眼下又是谁在御剑?  

两个道人心中有无数疑惑,但此刻唯有将疑惑压下,先全力应对眼前对手。  

童凯本尊到此,恢复道家第十一境的修为实力。  

他索性将两具身外身,一起收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