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仙迹碎片下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于挖矿这件事,不管是幻影还是忘真观众人,自然都是全身心的拒绝。  

所谓士可杀,不可辱。  

不过对张东云来说,有的是办法将他们搓扁揉圆。  

相较于死亡,多得是生不如死的事情。  

霹雳宗众人仅是旁观,便胆颤心惊。  

长安城的威势,几乎刻印在他们骨子里。  

忘真观同对方比较起来,完全不像是一个重量级上的存在。  

不过,另一方面让吴琼等人印象深刻的则是,乌云先生派来与他们接洽的天枢殿人员。  

当中的寒山派门人,叫吴琼等人又为之震惊。  

寒山派,跟他们霹雳宗,虽然地处不同区域,但同属一个档次的地方势力。  

修为最高的人,实力大体也差不多。  

但现在,寒山派上到掌门郭梓,下到普通弟子,修为实力竟然整体上升。  

如果只是一两个人,还可以说是寒山派捡到宝,出了个天才门人。  

但现在所有人一起提升,就明显不正常了。  

造成变化最可能的来源,无疑就是眼前的长安城。  

意识到这一点,霹雳宗众人不禁心头火热起来。  

“擒拿暗阁和忘真观的人,示之以威,现在专门让寒山派的人来跟我们谈,就是让我们看到这好处…”  

一个霹雳宗门人压低了声音悄悄说道。  

吴琼言道:“不管有心还是无意,我等既然已经做出选择,那就专心把事情做好。”  

众人纷纷点头:“看这长安城的碧松石晶品质相当好,应该不缺销路。”  

一行人当即辞别乌云先生,匆匆离开长安,返回潼州府,筹措碧松石晶的外销。  

张东云对此非常满意。  

如此一来,建设任务便也有着落了。  

如果跟他当初设计游戏时的设定一样,那么这个建立产业的任务,奖励的历练点数足足有一千点。  

只要完成这个任务,第二次城池扩张所需的两千点建设历练就齐了。  

至于守护任务的历练…  

随机守护任务2.3——击杀或擒拿进入城中的明光阁统领幻影随机守护任务2.4——击杀或擒拿进入城中的忘真观长老汤驰城主擒拿进入城中的幻影,完成随机守护任务2.3,获得升级历练四百点城主擒拿进入城中的汤驰,完成随机守护任务2.4,获得升级历练四百点连续来了两个第六境送人头,这就很舒服。  

只是,其余几个忘真观长老中,不乏第五境的道家修行者,因为跟第六境的汤驰一起进来,不能计算点数,让张东云有些遗憾。  

不过,一天之内守护历练点数入账八百,还是蛮不错的。  

这样一来,加上先前杜琨和谢昭的份儿,守护历练点数总共积攒了一千五百点。  

距离两千的点数,也已经相差不远。  

两类任务的历练点数都达到两千,城池就可以第二次升级扩张。  

曙光已经在眼前出现…张东云舒心的笑笑。  

他控制乌云先生的投影,吩咐回天宇等人,开始正式在城中招工。  

最艰难的开采挖掘,交给幻影等俘虏,其他运输洗练一类的工作,还是要城中人来解决。  

如此,才能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才算在城中形成一项稳定产业,满足系统的任务需求。  

除了务农以外,其他人也不该游手好闲。  

长安城里不养废物。  

好吃懒做可不行。  

俘虏中唯一例外等人是汤驰。  

他伤势实在太重,若非张东云手下留情,老道士当场就被拍死了。  

乌云先生的投影,提溜着重伤的汤驰,返回意见大殿内。  

殿中有两人,一男一女,正是谢昭和陈朝颜。  

谢昭神情委顿不堪,这时见到汤驰被乌云先生抓进来,脸上苦笑之色更浓:“师叔祖?”  

汤驰同样有气无力:“你这是怎么了?”  

谢昭叹息:“给人喂招。”  

简单说,就是对方攻击,他防御。  

“人为刀俎啊!”汤驰看向一旁的少女:“她?”  

陈朝颜先跟乌云先生行礼,然后一对乌溜溜的眼睛转动,好奇地打量汤驰。  

“正是这位陈姑娘。”谢昭言道:“陈姑娘天纵之才,可惜本观早先没能发现。”  

少女闻言却撇撇嘴:“入了你们忘真观门墙,我就未必有机会在长安学艺了。”  

谢昭便又是苦笑。  

汤驰则感到诧异。  

谢昭年纪轻轻,已经修成道家第五境,结成金丹。  

老道士比他年长两辈,也不过是第六境而已。  

对方实在是他们忘真观多年难得一遇的道法奇才。  

眼下就已经超越许多同门前辈,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若非如此,忘真观也不会这么早就定下他观主接班人的地位。  

全观上下,都指望他未来领袖群伦,带领忘真观和其他三大道家圣地争锋。  

可是现在,谢昭就如此赞誉一个少女,言下之意更是自承不如?  

汤驰看着谢昭入门学艺,长大成人,对他了解甚深,能看出对方并非阿谀奉承长安,所以夸大其词赞许陈朝颜。  

他是真的认可陈朝颜是更在他之上的修道天才。  

“她…已经筑基了?”汤驰忍不住问道。  

谢昭点点头:“就在昨天。”  

汤驰凝神观察陈朝颜:“她有十三岁?十四岁?学道多久了?”  

“还不到十天。”谢昭干咳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