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辛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清虚道友果然不是一般人呀”!  

鸿钧这一刻觉得自己不得不重新审视赵峰了。  

原本以为只是对于创世之法的感悟。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所谓的创世之法的心得居然包含了这么多。  

比如混沌初升到天地万物的衍变,可以说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想要将创世之法改良成功,那个几率可是非常低的。  

但是有了这份心得之后,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了。  

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见过世界诞生之初衍变成现在的这个世界都经历了什么。  

最后创造出来的创世之法,恐怕也是那种不完善的。  

所以赵峰的这份创世心得,说起来价值绝对超过了自己的天罡地煞变了。  

鸿钧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得这样的好处。  

“或许我能够从这创世之法与创世心得,将我被吞噬的过程延缓一段时间”。  

鸿钧心中暗道。  

对于使用封神榜,帮助自己被避免吞噬的命运,实际上在鸿钧看来这是迫不得已的方式。  

虽然避免了被吞噬的命运,可是也限制了他的发展自己自由。  

并且寿命也是有限度的。  

多年之后,自己还是会失去意识,到时候天道不存,这个世界如果没有诞生出新的天道,那么就会慢慢的退化,变成一个普通的凡人世界。  

封神榜也是鸿钧意外获得的一件奇物。  

说起来还是和盘古开天辟地有些关联。  

当年盘古开天,划破虚空的时候,封神榜意外的出现了在他的面前。  

也被鸿钧视为珍贵的宝物,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鸿钧可能会一直珍藏。  

因为在鸿钧看来,封神榜的作用绝对是不止这些的。  

“鸿道友说笑了”。  

“创世之法也是我从别的世界获得的,创世心得也是我所经历的事情要丰富的多”。  

“如果鸿道友像我一样,恐怕会做的比我更好”。  

赵峰说得也绝不是什么恭维的话,实际上也的确是如此。  

因为自己是依靠小玲才做到这点的。  

说起小玲,赵峰也很旧没有见过她了。  

小玲现在也正在替自己打探女娲那边的消息,所以没有被召唤回来。  

现在赵峰也觉得不是时候。  

等什么时候确定了局势之后,自然会被赵峰召回的。  

“清虚道友谦虚了”。  

鸿钧想到了什么摇了摇头,脸上虽然没有露出什么表情,但是赵峰依旧能够感觉到对方内心的无奈。  

毕竟现在在危机关头,谁还会有心情想未来的事。  

“清虚道友、武道友”。  

“我想我还是带你们去盘古当年开天辟地之时就所留下的痕迹吧”。  

“我想你们一定会非常惊喜的”。  

周围一片虚空扭曲、闪电交错,甚至于大海也不停的翻滚,就像是末日一般。  

不过这个地方并不是封神世界。  

而是基于封神世界一旁的虚空所建立的一个位面。  

相比于赵峰当初创造的那个小位面,这个位面要大上许多。  

即是赵峰能够覆盖整个大商地界的神识,在这里也依旧望不到边际。  

“这里是盘古当年开劈出来的世界”。  

鸿钧将赵峰和武擎天带到这里之后说的第一句话。  

“须知在那个世界当中,天道的力量已经到达了顶峰,如果想要在那个世界当中突破,那么失败的几率很高”。  

“所以,当年的盘古大神另辟途径,以创世之法在世界之外的地方建立一个小世界,以此来削弱天道的力量”。  

“可是盘古当年在创世的同时,也在突破境界,这是避免不了的一个过程”。  

“创造小世界的过程中,盘古大神压制不了自己的能量,嘴中被天道察觉,这让原本能够成功的可能,也因为盘古大神在创世的时候消耗太多,这才导致盘古大神突破失败”。  

听到鸿钧那么说,赵峰和武擎天又有了新的疑惑。  

既然盘古开天,为何鸿钧会知道整个过程?  

按理说,在这种地方,应该没有人知道才对。  

鸿钧好像看出了两人的疑惑继续解答道:“你们现在是不是非常的疑惑”?  

“可以告诉你们,我是盘古死后留下的一丝魂魄形成的生命,因为这个世界刚刚诞生,所有的生机都在不停的演化,而我这丝魂魄占据了这片天地第一个诞生的生命,也就是一只蚯蚓”。  

“修炼了不知道多少年之后,我才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新的自己,同时命名为鸿钧”。  

“知道为什么三清、女娲等人会称呼我为老师吗”?  

“因为他们是盘古大神在突破之前,曾经留下的传承弟子”。  

“每一个都已经经历了数次的轮回,就是依照盘古的心愿,想要突破这个世界的极限”。  

“如今已经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  

“千万年以来,原本对追求极限的信念也出现了改变”。  

“而我唯一的徒弟就是通天,他是继承盘古理念的唯一之人”。  

说到这里,鸿钧已经不想再说下去了。  

之后将目光放在了天边的一处,也将赵峰与武擎天的目光下意识的转了过去。  

只见虚空中纵横交错的利痕,让赵峰与武擎天两人深陷其中。  

“你们现在看的就是盘古大神当年所留下的三十六道斧痕”。  

“不过最后一道,因为盘古大神当年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