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偶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戬对这个已经陷入疯狂的恶妇并没有在下手,或者说已经疯癫的恶妇已经不值得他下手了。  

“看在莲花的份上,也看在死去的父亲份上,我不想再做什么事了”。  

“莲花被你逼走了,父亲也被你气死了”。  

“我只是想要一个简单的家而已”。  

“现在这一切都没了,你也疯了”。  

杨戬看着恶妇苦笑,对于这个地方已经不在留恋。  

“都是我的!都是我的”!  

“哈哈哈”!  

“看见了没有,这里都是我的”!  

恶妇抓着杨戬的肩膀摇晃,但是杨戬挣脱了对方之后,并没有与恶妇再做纠缠。  

而是抱着自己已经失去生息的爹,朝着自家大院外走去。  

现在他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找个地方将自己的爹好好安葬。  

至于那些家丁也是面面相觑,看着已经疯了的恶妇,知道自己以后不能留在这里了,纷纷动了心思。  

杨家就算失去了主人,但是这里的财产却原封不动的保留在这里,并且杨戬没有拿走一份属于他的财产。  

家丁们这下放大了胆子,将值钱的财务平分,那些尸体则是直接抛入深井当中,而已经疯癫了的恶妇,这个时候还有谁会去管她。  

等到今日过后,这里就会变成一座荒宅。  

然而这一切都与杨戬无关了,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找个地方将自己的爹好好厚葬起来。  

杨戬双目无神,手中抱着已经失去生息的老人,而街头上的人都对着杨戬指指点点,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靠近。  

因为这里的人对于接近死人会沾染晦气这件事深信不疑。  

杨戬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了当初自己爹将他抛弃的地方。  

现在的他已经什么都想起来了,对于当初的每一个情形都在自己脑海当中清晰的回荡着。  

从自己母亲身死,父亲再一次迎娶新欢,到父亲在莲花妹妹出生之后的几年后,就将自己抛弃在大山上。  

所幸自己遇到了雷震子和师傅,这才安稳的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直到成人。  

之后来到西岐遇西伯侯,接着去上学,莲花妹妹与他相认,自己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一个爹。  

而接下来的日子,却是自己为了能够感受到亲情,差点与雷震子、三化他们闹掰,不过辛亏有着师傅留下的信,让自己回到父亲身边,这才让雷震子和三化作罢。  

后母刁难、父亲懦弱,一个所谓的远方表亲站在自己头上,自己也没有反抗,只是为了能够感受到得之不易的亲情。  

结果在自己被陷害之后,杨戬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使用了水镜术,结果意外暴露了后母勾搭小侄子的恶劣事件。  

当这些东西在杨戬脑中不断的回荡时,杨戬也留下了眼泪。  

“我是不是真的是天煞孤星,小时候娘因为我死了”。  

“爹也因为实在养不起我将我抛弃”。  

“好不容易整个家富裕起来了,可是我却回去了”。  

“这些事情,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直到杨戬走到了当初与杨父分开的位置。  

“父亲!戬儿想要将父亲埋在这里”。  

“这里是我们当时分开的地方,我也会将你埋在这里”。  

“这是开始也是结束”。  

杨戬擦了擦自己眼角的泪水,继续道:“很抱歉!母亲的坟地,我也不知道在哪里,虽然我很想将二老葬在一块”。  

“不过我会努力的,放心吧父亲”!  

杨戬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可能是真的伤心过度吧。  

三只眼睛一块流泪。  

不过这个时候的杨戬动用起了师傅所教的法术,直接在地面上开出一道坑,然后将杨父的身体放在坑中,在地面上磕了三个响头。  

“父亲!恕戬儿不能在陪在你身边了”。  

“戬儿会在这里为父亲守孝,直到三天之后我就会离开这里”。  

“恕戬儿不能一直陪伴在父亲身边”!  

杨戬再一次的磕了三个头之后,这才动用法术直接用土将杨父的身体掩盖在其中,并将一旁的树皮直接劈去,在上面刻了这么几个字“杨麟!不孝子杨戬立”!  

杨戬擦干了眼泪,跪在地上,就这样的一动不动的望着墓碑。  

直到三天之后。  

“父亲,我也该离开了”。  

“这次我打算去寻找哪吒他们”。  

“这次我一定会出人头地,让杨家光宗耀祖”!  

杨戬对着整颗大树磕头之后,这才离去。  

“大小姐”!  

“你又要带老爷的坐骑五彩神牛出去逛呀”!  

一副管家打扮的看着对着一名妙龄女子打了一个招呼。  

“是啊,言伯”!  

“你也知道,父亲的五彩神牛在吃完后,也是要做饭后运动的”。  

女子说完之后,笑了一下,整个面容带着微笑也有着别样的风采。  

“那大小姐你小心了”!  

言伯说了一句之后,女子也是点了点头:“放心吧!言伯”!  

“我身边的五彩神牛可是父亲的坐骑,附近周围的人,可都是知道的”。  

“我那里会有什么事,但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才要小心”!  

“你说是吧!五彩神牛”!  

言伯笑了笑“那倒也是,总之大小姐到时候还是早一点回来的好,否则夫人提起,我也不好交代”。  

女子点了点头“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