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路过长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爸,妈,明天我就打算回申城了,你们决定一下,去不去当包工头?”  

闻言,方正国蹙眉开口:“你就不能先说说到底是什么工地吗?”  

林凤也跟着开口:“你爸在家闲着确实不是个事情;  

但你现在已经准备买那个两千多万的商场,又要他去当包工头,动静未免太大了点;  

你不说清楚,我们怎么好决定?”  

“这事情怪我,回来就这么几天,兜兜转转的事情太多了。”方年连道。  

接着解释道:“事情很简单,其实也不算包工头,就是包揽一些学校的翻新、重建、另建、扩建工事。”  

不等林凤跟方正国开口,方年索性一口气说完。  

“就跟向阳新小学一样,下个月当康会在桐凤投入五千万以上的资金,用于这些工事;  

也不是说要全部揽下来,我是想让爸带着茅坝的青壮劳力去接几个,起码能忙到年底;  

主要环节都是我能说上话的人,当康啊,桐凤教育部门这些;  

大概花个几万块注册公司,把队伍拉起来就可以了;  

这些工程完全不用垫资,无论是材料还是工钱;  

不过也因为这样,利润不高,当康那边都算好的,大概最多只有个15的样子。  

觉得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就接多少个工程,只要愿意做,大方向上是出不了错的。”  

方年这纯粹是为了方便邻里三四。  

给谁做都是做。  

真没必要把自己的父老乡亲排除在外,他又不是体制内的人,还要避嫌。  

而且在农村盖房子这种事情,大家都是熟门熟路的。  

当不了大师傅可以干小工,和水泥挑砖,总有能干的活。  

毕竟都是些最多只上过三五年学的人,不能让他们一上来就搞什么全自动机械化作业。  

那不现实。  

茅坝人就这么点,干不完那么多的活,去了不同的地方,肯定是会用当地的青壮劳力。  

和和气气的凭劳动力挣点钱,不用满中国跑,年头到年尾都在去讨钱的路上。  

听方年说完,方正国问了句:“没有大包,一包?”  

“不存在这个,当康这个公益基金所有捐赠项目都不可能交给大企业来做。”方年认真道。  

“这是为什么叫公益的原因,虽然这只是顺带的事情。  

不管是你去做,还是别人去做,形式都大同小异,就算是你,也顶多允许同时接五个学校的工程。”  

方正国跟林凤对视一眼,最后道:“那行,我先试试看。”  

“说白了,主要是为了让邻里三四都能拿份安稳钱。”方年进一步解释道。  

“桐凤这边会定点援助三五年起步,规划上是湘楚这边定点援助十年,总归不会让你们走太远。”  

这些事情,不仅仅是当康公益基金那边有规划,方年也有规划。  

最终当然是以方年的规划为准。  

方年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准备的。  

不然也不至于连流程都基本定了下来。  

总之,因为公益基金的初始投入起点很高,不会跟之前一样,直接把钱给学校,学校想怎么用怎么用。  

而是会走一个多方形式,比如先有需求后有工程队介入然后再走款。  

一方面是避免款项挪用,到时候扯皮都没用,另一方面也是避免潜规则等多种问题。  

让被捐助学校周围或者更远的普通青壮劳力顺便挣个体力钱,真的只是个顺带着的小事情。  

其实在方年看来,最理想化的是,方正国搞一个公司,从当康接单,然后去当地分包。  

这家公司不直接预留利润,而是在工程完成后拿一份按日计费的辛苦钱。  

避免了款项挪用、截留等问题。  

有方正国在,就等于方年在,方方面面肯定都能说得过去,会很完美。  

只不过方正国的能力不够,干不了这活。  

其他人的话…  

还是算了,方年才没那个闲心。  

6月30日上午。  

方歆带着方歆离开了老方家,没带大包小包的行李,就方歆的换洗衣服和暑假作业。  

上了车,方歆眼珠子一转,装模作样的问道:“哥哥,你怎么不等我们通知书下来?  

要是我没考270分呢?”  

“要是明天通知书下来,你没考到270分,我马上就把你送回来。”方年一脸冷静道。  

方歆扁了扁嘴:“…哦!”  

她的小脑袋瓜大概是在想,为什么方年总是能找到自己的弱点吧。  

方年看了眼方歆,换了个话题:“我们先去棠梨,等到了棠梨后,你就去后排跟小林姐姐一起坐。”  

“你还记得小林姐姐不?”  

方歆眼睛眨了眨,道:“记得,不过好久没见过小林姐姐了,她也要去申城?”  

“刚好顺路去省城。”方年笑道。  

不多时,路虎就到了棠梨街上。  

林语淙、刘惜、李安南仨都在十字路口旁的星期八菜馆门口等着。  

“咦,方歆,你也要跟着去申城呀?”林语淙见到方歆后,立马抱了起来。  

方歆眨巴眼睛望向林语淙,然后嬉笑道:“小林姐姐,好久不见。”  

从棠梨往前到三塘,然后上高速去省城的路上,多了个方歆,热闹了不少。  

连刘惜话都多了些。  

等到了省城,方年再次将车停进了那个院子,拿了张新凭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