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方年:要不去摆个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想,道:“去桐凤春园路随便开个什么店试试看,别的东西太复杂了,我也不懂。”  

“那我再想想,开店有点复杂。”方正国沉吟着说道。  

方年看了眼方正国,看穿了他的心思:“爸,你想得未免有点太过于超前了吧,我还想不辛苦能有钱挣呢!”  

这才是方年觉得方正国为难人的地方。  

是的。  

方年早就看出来了方正国的想法——  

不想太忙碌,想当一条咸鱼。  

这就算了,还不仅仅是简单的想当条咸鱼,希望能有所收获。  

方正国打了个哈哈,接着解释道:“开店这件事情,我也跟你妈商量过,行情不太好,成本太高,亏损起来很麻烦。”  

林凤在一旁补充道:“你爸就是希望你能给他想一条不同的路子。”  

这下方年才明白过来。  

语气随意的道:“这个得看机会,等过一两年可能经济好了,市场活跃起来,能做的事情才会多起来。”  

见林凤跟方正国都不满足这个回答。  

方年又一本正经道:“实在要觉得闲,又怕亏,要不就去大坪摆个摊,纯当练手艺,早晚用得上。”  

最后补充说了句:“有空可以学学怎么用电脑。”  

一本正经的,认真的,方年都说了。  

林凤跟方正国的意思其实很清楚,因为他们自己能想到的事情都比较简单,竞争力度很大。  

考虑到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亏本的可能性会很高。  

所以才希望方年能出个比较好的主意,毕竟现在的方年在他们眼里略等于无所不能。  

方年吧…  

方年现在脑子里面一堆的待处理事务,想不出来。  

若是再过个一两年倒是有路子,什么农村淘宝啊,农村物流点啊,都挺轻松,又好做。  

见状,方正国也点了下头,掐灭烟蒂,说道:“你叔叔伯伯,还有俊华他们都在等你回家,想来我们家吃个饭。”  

“你看今晚行不行,正好上午才杀了猪。”  

方年笑了下:“这种事情,你们不用问我意见的。”  

这算是棠梨范围内的一个习俗。  

因为还未过去的农历2009年里,方年家里盖了新房,所以年边上有‘贺新屋’这一说法。  

这个事情沿袭了很长时间。  

一般的说,亲兄老弟会在年前来大吃一顿,正月初一当天则各人带爆竹贺喜。  

年前这一顿,基本上也是碰时间。  

今年方年又是茅坝最晚回家的那个,再加上今天上午老方家杀了猪,方正国就想着吃顿新鲜的,正好现在时间还早,各家各户都没准备晚饭。  

这种事情必然是方正国为首的。  

算是老方家的大事。  

方正国得出面挨家挨户去邀请,尽管茅坝不大,但请谁不请谁,这里面也有讲究。  

林凤懂,但不能是林凤去做。  

方年不懂,但有的人会需要让方年去请。  

傍晚六点多,老方家新屋挤挤攘攘。  

方正斌夫妇、方正良夫妇带着方芬芬和方海、另外方家四兄弟以及他们的后辈,比如方俊华,一应人等都来了。  

至于方正斌的子女,今年还是说不回家过年。  

刚好是在07年年底的那场雪灾回家过年之后,方年的堂哥堂姐就一直没回家过年了。  

一屋子的人,方正国和林凤负责厨房,方年陪客。  

散了一圈又一圈的烟。  

方芬芬问了句:“年哥哥,在申城读大学感觉怎么样?”  

这话题一起,大家便都望向了方年。  

别说茅坝,十里八乡都没听过有去申城上大学的人。  

方年算是头一遭。  

而且上的还是名校复旦。  

“对啊,年宝,你就跟我们说说看,复旦是什么样子。”  

方正斌跟方正良跟着搭话。  

方年笑呵呵的回应:“学校大,一两千亩地,人多,课少,靠自觉。”  

除了问起方年的大学生活,也问起了别的事情。  

比方说大学读书难不难。  

方年又解释:“实际上不算难,分数高低的影响被降低了,评判学习好坏,不仅仅看考试成绩,还看社会活动之类的东西。”  

“比方说,学校里面有社团,还有创业中心等等,给学生们选择的余地很大,有的高年级学生,大二大三就学有所成,搞出了一些社会成就。”  

方年并不厌烦解释这些。  

茅坝起码有十年没出过大学生了。  

原因说简单也简单,学习环境不行之类的。  

说复杂也复杂,十里八乡出过的大学生,都没有展现出特别良好的发展。  

以至于让‘上大学浪费钱没什么用处’的念头更加根深蒂固。  

实际上茅坝目前上学的孩子还不少。  

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一两个。  

方年也不是说要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观点,而是希望能稍微起到一点正面影响。  

包括也解释了学费问题。  

讲说一年的学费一般在五千多块,学校的消费不高等等。  

聊着这些事情,时间一晃就到了7点多。  

方正国跟林凤来客厅请大家一起去餐厅吃饭。  

席间有酒有肉,推杯换盏,气氛热闹,聊的话题也宽泛。  

饭后自然是摆起了牌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