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肉汤鸡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房子与父母的业余事业被安排得有条不紊。  

林凤和方正国走过南闯过北,正好是四十岁上下年富力强,往后总归会有自己的想法。  

到那时,方年觉得自己刚好能兜得住底。  

就很棒。  

“爸,你去学个驾照吧。”想着,方年的话风一下子转去了天边。  

别说方正国了,林凤都没转过来弯。  

“学驾照做什么,难道你打算让你爸买车?”  

方年笑着道:“有备无患,将来我们家肯定会买车,不过趁明天有时间,可以去买个摩托车。”  

“这个行,有个摩托车出出进进的也方便。”  

林凤还在琢磨驾照的事情,听到这话便同意了下来。  

老方家一向如此,小事情归林凤管,大事情归方正国管,只不过老方家从无大事,所以大多数时候林凤同意就表示这件事情没问题。  

“买个女士的,碰上雨天积水,骑出去也一样干净。”方年提议道。  

方正国插了句话:“我不会骑。”  

“学!”林凤一个字定下了基调。  

于是方年顺势道:“那我明天买一辆,到时候放在外婆家,他们那边地平,安全,也方便学。”  

林凤跟方正国都没意见。  

接着方年咕哝的说了半句话:“其实要不是学校不让学生骑摩托车放到学校…”  

林凤眼睛一转,忽然想明白了,便笑道:“你说这么多,就是想让我同意你自己买一辆是吧?”  

“还特地买女士的摩托车,只能搭一个人。”  

方年抓了下头发,顾左右而言他:“没有,家里有一辆够用了!”  

林凤呵一声:“盖房子几十万的事情,你拢共说两次就让我们决定下来,现在装模作样的做什么?”  

“你想买就买,初中你就开始骑摩托车,现在你又长高了,我倒不担心你的安全问题。”  

方年哦了声,脸色如常。  

见状,林凤狐疑的叹了口气:“你还真不怎么期待这件事?”  

方年摸了下鼻子。  

不是很懂林凤女士缘何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那这样,家里的摩托车我们自己去买,你自己想要买的话,就随便你买,反正你也不用我们给钱。”  

林凤知道,有些事情拦是没有意义的,而且确实不算大事情。  

在棠梨、茅坝这种地方,即便到2020年,摩托车也是最主流的代步工具。  

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因为零散集居的缘故,始终不可能如意。  

方年很清楚的记得,在他二十岁的时候,林凤是最强烈要求家里买个摩托车的。  

但方正国一直不会骑,后来折中,先买后学,于是大多数方年在家的时候,都会被喊去跑动跑西。  

“妈,我先走了,午饭去外婆家吃。”  

2号上午十点多,方年简单收拾了背包,跟林凤打了声招呼。  

步行去了邻县的镇上。  

比去方年的外婆家稍远一公里多的路,比不上去花家那么远。  

镇子叫维南。  

多数时候,茅坝附近的人会去维南赶集。  

因位于邻县最南端,典型的边沿乡镇,向来被边缘化,再加上近几年才逐渐打通四面八方的大道,起初的经济连大坪都比不上,自是不用说棠梨了。  

也不是说真闭塞到不通外界,不是没路,而是没有硬化的公路。  

方年之所以选择去维南买一辆代步的摩托车,近是主要原因。  

后期不管谁拿去修,或者喊师傅来,都方便一些。  

乡镇的摩托车售卖店一般兼摩托修配。  

最后才是顺路。  

再者又不是要买个大飞机,挑挑拣拣实属不必。  

没费多少时间,方年以老板开价6500,还价到5600买了一辆Honda,大品牌,很不错。  

主要也没选择…  

…十一点出头,方年就到了外婆家。  

从另一侧走马路到的,没硬化,但距离硬化路面只有不到三百米。  

真要说起来的话,上世纪维南乡下确实更闭塞,但这几年反而超过了棠梨乡下。  

老人还是跟上次一样,坐在门廊的竹椅上,低着头也不知道忙着什么。  

摩托车‘突突突’的声音惊醒了方年的外婆。  

一抬头见到是方年从摩托车上下来,连忙站起身来,笑容满面道:“年宝,你怎么来了。”  

“外婆。”  

方年从摩托车前面脚垫中拿下来一些菜:“放假过来看看你。”  

“刚好去维南买个摩托车,给你带了些菜。”  

老人连忙道:“吃了饭再走吧。”  

方年笑呵呵的道:“我就是过来吃午饭的。”  

“一会直接去学校了。”  

“哦,今天礼拜天了,你们就放两天假。”老人反应了过来。  

方年在集市上买了些肉和一些干菜。  

像蔬菜、鸡蛋这些,家里都有,还比集市上的新鲜,就没买。  

“碰巧你买了肉,中午给你做个肉汤鸡蛋。”  

老人笑道。  

方年点头:“行,我来做吧。”  

老人没拒绝,从见到方年起,脸上的笑容就没停下来过。  

方年能很清楚的感觉到笑容里面的满足。  

人老了,又独居,子孙后辈但凡来看望一下,就容易让老人满足。  

老人嘴上说的肉汤鸡蛋是一种简单的做法。  

选取瘦肉切碎,放油翻炒小片刻,加水烧开,按量打入鸡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