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皆大欢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破碗,这个QQ号你添加一下,下午他会主动联系你,还是那句话,不要轻易下决定。”  

次日上午,用手机写完一章后,方年切换QQ,看到了这条消息。  

时间是十几分钟之前。  

冬瓜已经习惯了方年在回复消息速度上的不及时,一般不催。  

方年很快回复了消息过去。  

“好的,你给的QQ我已经发送了好友申请,备注了我的信息。”  

冬瓜的回复相当及时:“那就行。”  

早在1号时,冬瓜就提前说过这件事情,今天是3号,不早不晚。  

发送好友申请没回复,方年也不在意,忙自己的事情。  

…午休快下课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一条好友申请通过消息,时间是下午2点01分。  

在方年看完提示消息后,手机又震动了一下。  

按‘5’键进入后,显示:与起点尖峰聊天中…  

“你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起点编辑,叫我尖峰就行,怎么称呼你?”  

方年:“你好,叫我小破碗就行。”  

尖峰:“我想有钱这本书成绩非常好,各方面的数据都很优质,经过综合考虑,决定邀请你。”  

毫不拖泥带水。  

方年前世认识尖峰,也知道就是他在06年推出来的。  

现在作家等级划分远不如后来那么清晰。  

在06年之前,甚至连制度都没有,只有职业作家一说。  

接着尖峰又发了消息:  

“我简单跟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主导推出来的一套制度…”  

“全新的合作方式…”  

“…”  

方年不慌不忙的发消息问:“然后呢?”  

尖峰:“资源很多,去年增资1亿元人民币…”  

“…”  

看到尖峰发过来的消息,方年通过分析,结合当下的因素,以及对这个时代的认知,得出结论:  

不是我想有钱这本各方面都打破了常规的书潜力就这样,而是流量只有这么大。  

邀请他是为了稳定更多的流量流入。  

“明白了,从个人意愿上来说,我是愿意加入的。”  

方年说得很巧妙。  

“我偶然听说您正在主导网络文学运营计划,不知道这有什么关系?”  

早在意识到可能谈的问题之时,方年就有计划。  

他的目的不是那些看上去优渥的分成,不是资源倾斜,只有一个。  

这一项才是未来很多作者的关键。  

尖峰:“这几年我的主要工作方向就是推动网络文学全版权运营。”  

“不过你这本书字数太少…”  

方年:“有句话我不知道当不当讲。”  

“请。”  

“很诱人,不知能否用这份邀请换优先推介的机会?”  

“这…其实没必要。”  

“但没有权限。”  

“…”  

几轮交锋之后,尖峰松了一点口子。  

“太多了。”  

“这样,怎么样?我相信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改编可能。”  

“三项吧。”  

“好。”  

“我给你留着,等你想清楚的时候,我们再签。”  

“…”  

明面上,方年亏了许多。  

但方年不这么认为。  

有时候,是一种巨大的束缚。  

尽管提高,但也会有相应的限制。  

方年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这辈子不会一直从事有限制的创作。  

所以才会让出合约里的优势条件换取有限主导权。  

方年记得,很快就会出现各类纠纷事件,无非还是利益问题。  

有白纸黑字的约束,届时就不存在纠纷。  

这也是两手准备,首先是没有束缚,然后就是有主导权。  

毕竟算是第一本小说。  

“新的合同我会发到你的邮箱,你确认无误后打印一式两份,签名,直接快递给我。”  

尖峰最后发了消息。  

“地址是:申城…电话是:135…”  

几分钟后,方年回复:“没问题。”  

只是一个补充合同,关于有限版权的参与权,不复杂。  

原以为事情就这么完了的方年,看到尖峰接下来发的消息后,哑然失笑。  

“是这样,有个事情跟你说一下,今天上午我们已经就我想有钱的简繁体版权达成了合作…”  

方年嘴角一翘,心道:“有点意思,现在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了。”  

这世界就是这样,各有算计。  

方年:“我觉得没问题。”  

简繁体版权一般没什么钱,除非首印卖得特别火。  

果然,尖峰发来了具体数字:“财务核算后,你能分到的税前收入是50048元。”  

这就是首印的分成了。  

但这些书的销售额就比较可观,差不多要达到八十万至一百万。  

方年附和的回复了一句:“希望大卖。”  

“合作愉快。”尖峰似乎松了口气。  

“…”  

闲聊的几分钟里,方年也得知尖峰也追更小说中。  

把他一顿夸。  

这可倒好,起点编辑部都快成他读者群体了。  

跟尖峰聊完之后不久,冬瓜主动找了他。  

“没想到你会换主导权,糊涂啊!”  

“可惜了,不过也说不定,版权毕竟是大头收入。”  

方年:“退一步海阔天空。”  

冬瓜:“的确,保持成绩,年底还会再邀请你。”  

方年笑了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