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背景、举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后,坊间传闻方年这个后生年少轻狂云云…  

事实上,萎落集团的背景资料可以说是众所周知。  

84年经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11名科技人员创办。  

96年以后,电脑业务销量位居国内市场首位。  

94年,萎落登陆港交所。  

因为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身份也很明确,就算有点交叉层层持股,对资本机构来说,那也是相当清晰的。  

就目前国内,论资本套娃,还真没有比得过前沿的。  

毕竟连华尔街那旮旯想尽一切办法,哪怕是cia之类的都透不了Chin这家公司与前沿之间的关系。  

目前的萎落,科院确实占一定股份。  

只是在萎落的无数次股改、套娃中,已经被稀释得很不可观了,综合算下来,是19.5。  

倒依然是最大单一股东。  

但在前沿的资料收集整理中,有消息指出,萎落有意推动科院将持有的萎落母公司股份的65售出一部分,降低到36左右。  

萎落集团有简单的套娃,在港交所上市的是萎落集团本体,但萎落集团上面还有个母公司叫萎落控股,萎落控股持有萎落集团30左右的股份。  

萎落控股目前的大股东是科院,占65,其次是萎落集团的职工持股,还有民企、几个老板。  

最终,经过完全整理,萎落集团的股权结构大概是:  

公众持股:65。  

萎落控股持股:30。  

高层持股:5。  

在这三大部分里面,柳老板套娃持股:15.9,其他高层合计套娃持股:11.2;  

总计27.1的股份,一部分是通过萎落控股来持有,另外部分是通过分散持有。  

而在总共的100里面,科院持有的是算在萎落控股总30里面,占19.5。  

所以,虽然科院是单一的第一大股东,但实际上早就失去了话语权,因为高层套娃就持有27.1。  

虽然信息已经很明朗了。  

但公众持股的总数毕竟是有65,这里面信息就很驳杂。  

其中有两家机构因为超过了5举牌,合在一起是11。  

这两家机构无论怎么穿透,都与萎落以及柳老板等人无关了。  

剩余有13左右是萎落的高管套娃持股。  

也就是说,目前最大可能的公众持股数量是11311530=41。  

但,不排除其中有部分公众持股属于多层套娃,以前沿现有信息手段查不出来;  

以及,部分所谓公众持股不到5的,是某些公司、机构购买,这些人与萎落有关联。  

刘惜通过操刀港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操盘持股30直接达到港交所规则里规定的强制要约。  

因为…  

萎落集团的股价实在太不可观了。  

在刘惜的操刀下,至多只需要动用25亿美元就可以收购30的股份。  

如果能达成这一目的,接下来就会变得很有意思。  

至少刘惜是这么想的。  

因为萎落并不简单。  

至少柳老板不简单。  

萎落的背景资料很容易查清楚,柳老板的背景资料就不那么容易查清了。  

至今为止,刘惜能了解到的资料不算太多。  

其父是二号律师证持有者,国内知识产权事业创始人,人脉很深。  

柳老板自己也不差。  

萎落创始人,凭借20万资本起步,将萎落集团打造成了现在国内电脑销量第一,以及最新的全球第一。  

柳老板更是被诸多商业大佬公称为国内商业教父。  

其直接或间接培养了无数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除此之外,刘惜倒也知道柳老板是不少俱乐部的会员或者发起人——这些俱乐部无一例外都邀请过方年,但都被方年拒绝。  

后面,方年跟沈尼尔发起了影响力俱乐部,现在在资本界话语权无出其右。  

虽然把整个影响力基金以及背后的资本机构绑一起给‘卖’到了消费电子的大投资‘坑’里;  

虽然沈尼尔等人早就回过味来,知道方总这里面的私心;  

但仍然感恩戴德。  

因为沈尼尔等少数几个消息灵通之辈在看到方年的私心后,也同样看出来了这里面的重点:  

有序。  

所以沈尼尔、雷軍几个是只字不提。  

至于同为成员的其它机构消息不畅,有其它想法,就与他们无关了。  

反正影响力基金本身挣钱,就堵住了很多人的嘴。  

总之…  

在方年交代要干脆利落解决掉萎落集团之后,刘惜便在通过各种手段来解决这个麻烦。  

自然不可避免会触及到这些拉帮结派,乌烟瘴气的东西。  

最后,在温叶、谷雨、关秋荷各自说出个人意见后。  

刘惜进行了总结:“大家的意见我基本同意,下午我亲自操刀通过股市收购其30的股份;  

同时,零度品牌正式启动市场战略,联动其它合作公司进行第一轮宣发。”  

几人并无异议。  

早在11月下旬,前沿科学整体与与神舟、同方等品牌就个人电脑领域就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  

小米也已经正式推出了小米笔记本1。  

依然主打性价比。  

菊厂也投入了相关宣传,但尚未推出产品。  

国防科大的CNMDOS正式对外授权,并未排除萎落集团。  

不过至今为止都只有小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