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一十章 李泽轩的立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泽轩这样,不站队任何一个皇子,也不得罪任何一个皇子,才是真正的高明之举啊!  

这一刻,长孙无忌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想开了,也想通了,以前的自己太执着,执着的甚至有些偏执,他太担心李承乾太子之位被夺了,甚至比李承乾本人都要担心,这样很容易令李二不快和猜忌!  

“而且我觉得爹你现在不用担心有人和太子竞争储君之位,以前魏王的确有意和太子争宠,不过进了炎黄书院之后,魏王的全部心思都扑在了工学研究上面,现在他甚至连皇宫都懒得回,爹您觉得他还会和太子争夺储君之位吗?  

蜀王的情况和魏王差不多,在去书院之前,蜀王在明面上就和太子没有什么明争暗斗,在进了书院之后,蜀王醉心于经济之道,更加没心思和太子争夺储君之位了!所以父亲您根本不必担心太子的储君之位!”  

这时,长孙冲又开口说道。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虽然他下意识地觉得长孙冲说的有些太玄乎,但他认真一想,觉得长孙冲说的似乎又有些道理,沉默良久之后,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这要是这样的话,这炎黄书院,还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其实,李泽轩的政治立场很确定,他并不是长孙无忌所想的那般是“无党派人士”,李泽轩毋庸置疑是支持李承乾当储君的,因为就如今大唐的局势而言,只有李承乾当储君,才不会引起朝廷内部动乱!  

历史上李承乾性格爆戾、狂悖骄躁,还豢养男宠,确实是不配当储君,但那些都是在李承乾成年之后才这样的,现如今的李承乾,待人宽厚、勤政爱民,还尚未走上歧路,李泽轩觉得他倒是一个很好的储君人选!而且李泽轩觉得在自己这个穿越者的干预和引导下,李承乾一定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而且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所以李泽轩是支持李承乾当储君的!  

不过他支持李承乾的方式,不像长孙无忌那样偏激,长孙无忌的控制欲太强,他想要什么事情都得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他要李承乾按照他心目中的储君形象去努力,而且若是有人有可能会威胁到李承乾的储君之位,长孙无忌则会想尽一切办法去除掉那威胁者!  

而李泽轩则不同,他一方面在引导李承乾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另一方面,对于在历史上,对李承乾储君之位有威胁的两位皇子——李泰和李恪,李泽轩则是将其二人留在身边,通过发现他们二人的兴趣和擅长,引导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潜心研究!  

其实要说李泰和李恪以前真的在意储君之位吗?  

未必!  

半大的孩子,哪里知道那么多东西?他们所在意的,恐怕还是李二的宠爱!  

儿子在父亲面前争宠,这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以前李泰才会在皇宫里面跟李承乾明争暗斗!  

不过在他们二人发现了另一扇世界的大门时,就会发现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和无聊,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李承乾、李泰、李恪这三人,目前其实都是在李泽轩所预想的方向前行,而且成就都很不错,当然,这其中的主要因素是李泰和李恪在工学和经济学方面的天分真的很高,要不然李泽轩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因此,相比于长孙无忌,李泽轩的支持李承乾的方法,并不是简单地打压或者扶持,实则,他是成全了李承乾、李泰、李恪三个人!  

谁说两虎相争,就必须得有一个受伤的?不能双赢或者多赢吗?像现在这样兄弟和睦的情形,难道不好吗?  

李二的这三个儿子,其实天资都很不错,这三兄弟若是能团结和睦,一致对外,那对于大唐千千万万百姓来说,绝对是一大幸事!  

而对于大唐之外的其他国家来说,肯定就不是幸事了,那是噩梦!  

安顺才被抓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许多人的耳中。  

先前和安顺才一起去奇趣阁新工坊的康福良等人,此刻全都聚集在安府正厅内,不仅是他们几人,长安城内有头有脸的九姓胡商,尤其是康国和安国商人,此刻也都聚集在了这里。  

是安顺才召集他们过来的!  

先前安顺才给马诚的那一万多贯的好处费,便是这些人“众筹”的,毕竟炎黄钱庄的禁令,对于在大唐经商的安国、康国商人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只要能解除钱庄的禁令,他们还是乐意掏钱的!  

“不好了!不好了!我家老爷在安顺茶楼被人抓走了!”  

这时,一名小厮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  

来人正是安顺茶楼的小厮。  

安顺茶楼在长安城的东市,而安府则是在长安城南,两地的距离还是有点远的,所以那小厮现在才赶到安府报信。  

“什么?”  

屋内众人闻言顿时一惊,康福良站起身道:“你说什么?安老板被人抓走了?你可看清对方是什么人?”  

“听掌柜的说…对方很可能是长孙家的人!”  

那小厮急喘两口气,抬头回道。  

“什么?长孙府的人?”  

康福良面色一变,他有些绝望道:“完了!难道是赵国公识破了安老板的计划,所以才派人抓了安老板?”  

其余人一听,也瞬间面色大变。  

安顺才收买马诚、斡旋炎黄钱庄禁令的计划,在场诸人都是知道一些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心甘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