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全家一起吃火锅(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荷应了一声,连忙推门出去了。  

叶法善猜测到了李泽轩的用意,问道:“表兄这是要在这炉子上烧水?”  

“嗯!没错!这蜂窝煤除了用来烤火取暖之外,最大的用处就是用来烧水煮饭!而且它在这方面的优势,是木炭都无法取代的!”  

李泽轩笑着应道。  

没过一会儿,小荷提着一个铜制水壶又回来了。  

这个时代的水壶,有陶制的,也有铜制的,但外型上跟现代的水壶还是有着很大差别的。李泽轩现在懒得管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说只要能用来烧水就成了。  

将铜壶放在煤炉炉口上,并打开了煤炉通风孔的盖子,炉火没过一会儿,便愈加旺盛了起来。  

半刻钟的时间都不到,水壶中便传来“吱吱呼呼”的响声。  

李夫人惊讶道:“这蜂窝煤烧水可真快,比薪柴可快多了!”  

李泽轩回应道:“娘!这东西不仅烧水快,而且还持久,您别看里面只有三块蜂窝煤,可若是只用来烧水,一块蜂窝煤前后最多能燃烧三个多时辰,每天也就一共需要换四个蜂窝煤!  

如果只是保持煤球火不灭的燃烧,把煤球的通风口仅仅留一个小孔,一只蜂窝煤可以燃烧六个时辰左右,一天只需要换两块煤。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每次生火的麻烦了!”  

燃烧需要一定的环境:可燃物、氧气、温度。单独的一只蜂窝煤由于无法保持温度所以无法燃烧。蜂窝煤在炉子中才能正常燃烧,且炉子中至少需要两只蜂窝煤,一般家庭用的火炉需要同时放三只蜂窝煤才能烧水做饭。  

李泽轩说的这些可全都是他的经验之谈。  

前世他家里至少烧了十多年的蜂窝煤,所以对于蜂窝煤的特性,他可谓是了如指掌!  

旁边的叶玉竹、叶老太太等一干人等,听到李泽轩这番话后可是惊呆了!  

煤炉全火情况下燃烧一天,竟然只需要四块蜂窝煤,也就是四文钱!若是烧炭烧一天,少说也得要数百文钱!四文钱对上几百文钱,这可是近百倍的差距啊!  

而且你就算不用木炭,也得用柴禾啊!长安城外的百姓的确可以自己上山砍柴,但城内的百姓可都是出钱买的柴禾啊!算下来这一天的柴禾钱其实跟烧煤也差不多!  

不得不说,这蜂窝煤是真的省钱!而且这东西没有烟,用起来不知道比柴禾好用多少倍!  

“轩儿,这可是个好东西啊!你是不知道有了这煤炉跟蜂窝煤,烧水煮饭会有多省事!这东西若是拿出去卖,百姓们不管家里有钱没钱的,绝对抢着买!”  

李夫人眉开眼笑道。  

她早年嫁给李京墨的时候,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大小姐,成了一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贤惠妻子,她可是最了解厨房的难处的。  

在煤与石油得到大规模开发应用之前,几乎没有任何能源的重要性可与薪炭比肩。其中烧火做饭,主要还是用薪柴!那种烟熏火燎的滋味,可真是一种痛苦!  

“表兄!这煤炉造价几何?”  

叶法善忽然问道。  

李泽轩沉吟道:“这煤炉是用纯铁打造,造价自然要昂贵一些,每个炉子成本价大概在一百五十文左右!但每个炉子的寿命,至少在五年以上,五年之内基本不会出现问题!”  

“一百五十文...五年!细算起来,用煤炉和蜂窝煤烧水煮饭的确非常划算!但估计很多贫苦百姓舍不得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钱来买煤炉啊!”  

心智早熟的叶法善,懂的事情可比同龄人多得多,他一下子就看出了烧煤法若想大规模推行,将会面临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轩儿,咱这炉子能不能亏一些钱卖给百姓?反正咱家现在也不缺钱,权当行善了!”  

李夫人心善,她听完叶法善的一番话后,忍不住对李泽轩建议道。  

“娘!孩儿虽然不在乎钱财,但行善也不是这么个行法!这天下贫苦之人千千万,咱家的这些钱就算是全撒出去也掀不起几朵浪花!在孩儿看来,行善也要讲求可持续性,不能做了这次,便没了下次!关于煤炉的价格问题,孩儿会另寻他法,娘你不必担心!”  

李泽轩摇头道。  

前世的那些世界级富豪,例如比尔盖茨,在离职后就将自己几乎所有的财富,全部都捐到自己名下的基金,用于慈善!当时他们还有劝过马(yun)也像他们一样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但马爸爸却没同意,因为马爸爸觉得,钱捐出去分给穷人就成了死钱,穷人用完了,那部分钱就彻底没了,但是钱放在他手里,却是活钱,可以用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创业,甚至于帮助更多的穷人!  

李泽轩觉得马爸爸的做法非常高明!  

而他现在的确很富有,但还不至于富有到能救济天下所有的穷人!不断地积蓄力量,才能持续地去行善啊!  

“轩儿说得没错!这天下间贫苦的人实在太多了,若是拼着亏钱也要去帮助所有贫苦百姓,那无异于是杀鸡取卵、不可长久啊!只是轩儿你说还有更好的方法,那是什么方法?”  

李京墨行商半生,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他先是赞同了李泽轩的看法,然后又问道。  

家里除了兰儿外,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李泽轩的身上。  

就见李泽轩凝眉想了想,随后笑道:“这个方法嘛,等我明日去宫里一趟回来再说!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