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7、到来与接纳(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重要性吗?  

这个口子一旦打开,就放佛洪流一般,再不可能阻止,既然不必担心人口暴增带来的土地压力,还不得疯狂繁殖?  

对此,刘浩同样是欢迎的,她们的基数摆放在那里,哪怕再疯狂,最后占据的比率也只能是少数,有何可担心的?  

不管是刘浩龙国还是其他炎黄联盟成员,对此也只会欢迎,也只会来者不拒。  

海纳百川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那秦时明月世界的始皇帝,不也在掌控了自家世界之时,没有对其他族群赶尽杀绝吗?  

不也将其中些许留下作为趋势吗?  

哪怕是炮灰,也总好过彻底消灭来得好吧?  

站在始皇帝立场,至于过程是否残酷根本不重要,最后能不能留下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被始皇帝接纳者,如今不也将自己的忠心完完全全的交给了嬴政?  

他们离着自己的觉醒可还早着呢,他们岂能不知道自己的地位是最低的那一阶层?他们太清楚了,可他们同样知道机会已经给了他们,就必须抓住,哪怕直面最危险的岗位,他们也不在乎,也是最愿意拼命的一群人。  

对此,始皇帝难道不知道吗?  

口头的嘉奖势必是有的,些许汤水同样也要给的。  

但无论如何,始皇帝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将最关键的岗位交给这些新收服者们。  

这一状况,可不仅仅只有始皇帝会做,也不是只有炎黄文明在做,而是所有统治者们。  

然加入刘浩龙国也炎黄联盟的精灵一族却不同,夫妻就是夫妻,相互之间本就处于相爱,否则也不可能走在一起。  

数量已经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出现其他心思。  

如今那精灵一族一个个口中还不是对汉语言十分熟稔?  

从这一点,已经可以看做真正的自己人了。  

炎黄化,可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的。  

当大势滚滚向前之时,沿路的所有人都清楚倘若无法跟随,其结果很大可能就是成为弃子,最后自己的尸体被摆放在道路之中的某一个段落两旁。  

修行时代的残酷性,可远比灵气复苏之前要恐怖太多太多。  

哪怕如今律法已经存在,可谁人不知道有些时候根本就不是律法可以保护的?  

打一个比方,那倭人迁移到海贼王世界北海之地落地生根之后。  

他们的律法已经延续了过往,可这些律法,就是他们自己内部,尊重者也没有多少人。  

嘴上说着尊重,暗地里还不是无数龌龊?  

就好似杀人,灵气复苏之前,收集证据还算容易,可如今呢?  

哪怕可以收集到证据,可面对的嫌疑人倘若修为十分高超呢?  

那些倭人保安们还敢继续吗?  

他们灵气复苏之前,世家门阀统治的时代可依旧没有消失,如今不过是换成了修为至上而已。  

一切的一切,不依旧在延续吗?  

如今这里的倭人可没有人告诉他们学习汉语拥有更好的出路,可他们底层却已经传了个遍地。  

归根结底,还不是他们已经发自内心的对龙国澳洲基地有了向往?  

每一年,从海贼王北海倭人占据地盘内,迁徙到龙国澳洲基地的人口从来没有消失过。  

这其实就是最简单的人往高处走。  

就是他们中下层人员在他们所占据之地很难看到真正的未来,很清楚自己的成长空间已经被自家上层死死的锁定,绝难突破之。  

他们不知道这样的迁徙危险重重吗》?  

他们太清楚了,可相比于真正的未来,这点危险又算得了什么?  

他们之中,很多人对自己可以忍受,可一旦他们想到自己未来的儿孙也必须像自己如今这般忍受,就会毅然站起,哪怕冒着九死一生也要前行。  

他们这些倭人,在走出他们倭人占据海贼王北海地盘之时,九成九者,都会将自己原本的姓名更改,将自己过去的语言干脆忘记。  

因为他们已经摸索出了一条可以避免众多危险的方法,那就是将自己的姓名汉化,只说汉家语言。  

唯有如此,那一路遇到的危险和关卡,也都会顾忌,往往衡量之后,都不想给自己惹麻烦而将他们放行。  

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刘浩龙国和炎黄联盟的赫赫天威。  

以至于他们内心对自己迁徙有了更大的力量,更加认为自己的选择再正确不过。  

没有人去统计这样迁移到龙国澳洲基地的倭人有多少。  

实际上对此有着充分认知的龙国澳洲基地也都假装不知,因为他们已经将自己原本语言和文字都‘忘记’了。  

哪怕他们口中的汉语一开始都十分别扭,也都选择了默认,也都乐得给他们发放新的身份证。  

他们可不是装装而已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扭转,不断的说服自己之后的答案。  

实际上,他们的忠臣反而因为他们的‘欺骗’更高,因为他们太在乎了。  

至于未来他们是否会背叛这件事,无论是龙国澳洲基地的管理者们,还是刘浩龙国那些高层,都对此毫不在意。  

实力才是根本这个道理,高层最是清楚不过。  

倘若自己无法确保自己民众的安全,所有的坏事还是不都要出现在民众身上?  

反过来,任何风浪也都不可能真正掀起,哪怕掀起了,还不是随手便可镇压?  

再说了,当这些倭人下一代成长起来之后,还不是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