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反向思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已。  

他欢喜的,是意外的驯化,有了这个案例,哪怕其他地域、世界、诸天难度更高一些,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他倒也没有迫切再来一个实验的心思。  

有时候,一个结论带来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他自己不做,不代表他不会告诉其他人,比如自家龙国那些高层,比如整个炎黄联盟的高层们。  

刘浩地球,妖族横行,妖兽猖獗。  

却不代表所有的妖兽地位都得到极大的提升,任何地域,有强者就一定会弱者,有暴富的,也就一定有更加贫穷的。  

那些贫穷者,这个时候给了它们另一个选择,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惊喜?  

最典型的一个族群,也就是牛族之中的奶牛族群,哪怕灵气复苏,哪怕这些奶牛修为境界相比于灵气复苏之前,已经天翻地覆,实际上它们在妖兽生物链上的地位依旧很低。  

谁让这些奶牛哪怕修为境界提升了,其战斗力也就那样而已,反而因为他们修为境界的提升,导致了它们对青草的需求更加庞大了。  

说白了,又没有多少用处,反而更加的浪费粮食,也因此,哪怕它们在牛族之中也只能是最低下的一份子。  

它们相比于过往被人类圈养之时的躺平,如今反而有所不如了,安全感方面更是降低了无数个等级。  

这样的族群,绝对是人类最可能再次驯化的。  

或许你会说妖兽们抵达某一个境界之后,不同样也可以辟谷吗?  

确实,是有着这么一个能力。  

可有了辟谷能力,拥有了可以从灵气之中汲取营养的能力,就一定可以放下口食之欲吗?  

谁不懂得吃下去就是营养?  

从灵气之中汲取营养,哪里可能比从食物之中汲取容易?  

哪一个修士不懂得嗑丹药的好处?  

人类修士如此,妖族妖兽们难道不懂得?  

一个可以源源不断通过事物提炼营养,一个只能辛辛苦苦吸收灵气炼化汲取营养,妖兽们最清楚如何选择了。  

它们原本就没有什么高深的功法,最放不下食物的反而是它们这些人,越是底层也越是如此。  

至少,在刘浩看来,倘若自家龙国高层寻找到一个奶牛群落,和其中奶牛高层商谈,是有可能达成协议的。  

比如,让这个奶牛族群四阶之下者,尽数安排到龙国高层为它们开辟的草场之内去。  

给它们最大的安全庇佑,付出的也不过是它们每日里都需要抽取的牛奶而已。  

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至于奶牛担忧的被宰杀,实际上很快也能想通,意外,那么多碰撞,人类和妖兽们相互猎杀也才是人类肉食所需最大的提供。  

它们区区些许奶牛而已,有必要杀鸡取卵吗?  

是个聪明人也不会这么做,相反,将之打造成为所有妖族妖兽都能够看到的样板工程,才是最大的利益。  

协议之中只需要规定这些奶牛抵达某一个境界就自行离去好了,这个门槛,可以是四阶,也可以是五阶甚至六阶。  

取决于奶牛群落对人类的信任度,也取决于它们某个阶位在野外生存之后的安全度。  

这就是可驯化认可前后的本质区别。  

有些事人类最清楚,入了这个草场,后续还不是有的是方法‘折腾’对方?  

就比如未来这些奶牛们已经达到了某一个境界之后,可以选择离开,不也可以选择继续在这里停留吗?  

只要它们依旧可以为人类提供牛奶,而且还是更高品质的牛奶,有什么不可以的?  

这些被圈养惯了的奶牛们,哪怕它们到时候已经七阶甚至往上,它们真正的战斗力还剩下几何?  

对比那些在野外一直处在危险重重的同类而言,出去了,大概率半数以上都无法适应吧?  

几十年下来,哪怕它们是妖兽的一份子,多半也只能被逐渐驯化,成为人类某一部分补充。  

刘浩这才想起在洪荒天庭之内,可还有着‘天马’,当初那可是孙悟空第一个官职。  

这不就意味着哪怕高阶妖兽,依旧可以驯化?  

无非是你是否拥有这份驯化的实力罢了。  

妖族,本质上也是万族联合,它们相互之间到底有多少信任度也只有它们自己最清楚。  

它们可以将自己的信任交付于其他族群,也同样可以将之交付给人类。  

这个念头,使得刘浩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恍然间才发觉自己当初和帝俊两场战斗,虽胜利了,也同样在心底深处产生了对妖族的顾忌,至今也依旧留存在心间。  

他苦笑一声,而后又是飒然一笑。  

重视是好事,但太过于重视反而给自己填了堵。  

以他如今修为,又何惧之?  

提防有必要,因为那是站在了整个人族的立场之上。  

可对自身而言,似乎并没有任何意义。  

就好似洪荒天地的圣人们,对帝俊太一的重归,也不过扫上一眼罢了。  

他们很清楚时代早就彻底改变,根本不会因为帝俊太一的归来,导致洪荒天地再次洗牌。  

帝俊太一的重归,也不过让一盘散沙的洪荒妖族多了一份团结,可哪怕所有洪荒天地的妖族凝聚成为一股绳又如何?  

还不是随后可以打散?  

他对妖族提防,反过来,哪怕拥有了帝俊太一的妖族,内心的顾忌就没有了?  

他们对圣人们的顾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