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观察引申(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面上露出一个微微笑容。  

这个哪怕在皇帝生涯之中,过半时间都征战沙场,封狼居胥唯一的皇帝,身上的狠劲在诸天万界那也是最顶层的一群人。  

这样的家伙,一旦给予了机会,人家真没道理不抓住。  

他或许相比于刘邦,还落后了不少,可已经融合了综武世界朱棣的他,未来赶上也不是没有可能。  

刘浩在朱棣身上的期待,自然要大于朱标。  

这并非只是单纯的依照历史来看待,而是因为朱棣的性格,更适合诸天万界大世之争。  

刘浩没有将自己的思维在遥远的朱棣身上停留,给了期待即可,眼前周天星斗大阵之内可还有着无数人等待他去观察。  

从朱标身上移开,刘浩的目光也来到了张无忌身上。  

这个在当初综武世界开放就离开了综武世界的夫妻,倒也没有因此就没落了。  

哪怕是离开了综武世界,张无忌似乎也将自己在综武世界的气运携带着。  

也是,人家好歹是张三丰徒孙,哪怕综武世界的明教早就被朱元璋吞得一干二净,张无忌身上的光环也无非剥落了一些罢了。  

他本身就已经拥有的修为,也不会因此降低分毫,到了刘浩地球,那无数不同体系的功法也依旧能够为他所用;  

本身,张无忌天赋就十分了得,综合了这无数体系,虽不能说现在的张无忌走上了独属于自己的道路,但也远比综武世界许多修士快上一步了。  

刘浩能够看得出张无忌身上,其功法已经逐渐靠近武当。  

也是,人家本来根基就在此中,看到了自己老爹师父已经证道混元,不靠近反而有鬼了。  

好歹那也是自己师祖,但有疑惑,张三丰难道还会和张无忌藏私不成?  

手把手教导还来不及吧?  

根本不需要去猜想,刘浩也能知道在自家地球之中,张三丰一定多次见过张无忌,每一次见面,势必都手把手的教导一番。  

或许也是因此,使得如今刘浩看到的张无忌体内的功法越发靠近武当。  

但其中,也同样有着张无忌自己的东西,人家从总务世界的明教那里得到的底蕴,也不可能真正抛弃。  

只是,在刘浩看来,张无忌想要将自己所掌握的一切真正综合起来,真正将之彻底消化,还需要很长一段路去行走。  

这个家伙的天赋,更多的还在于学习上,而非像张三丰那样从零开发。  

这或许才是张无忌和张三丰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吧?  

也是真正天骄和天才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可这些,却也不能说未来张无忌就无法证道大罗道果。  

人家本身就不差,能够快速学会并化为己用,本身也是一种财富。  

未来一旦真正将之消化了,还不是都属于自己的了?  

刘浩能够看得出来,张无忌夫妇根本没有前去神话三国走上一遭。  

他不知道这是张无忌自己没有这份心思,还是张三丰给予的吩咐。  

可他很快就将可能放到后者。  

也就是张三丰让张无忌等一等。  

那神话三国世界的、‘奇石’就摆放在那里,随时随地都可以去看一看,似乎也不需要着急。  

作为自己证道大罗道果的张三丰,没道理不明处晚一点去观看效果更好。  

说白了,等到大罗金仙修为境界之时,再去观看才是效果最好的时刻。  

这一点,如今的刘浩自然一清二楚。  

之所以如此,也是修为越高,对观看‘奇石’之时,自身所激发的天赋,也才能第一时间把控,明确其真正的方向,并立马可以分析该如何开发。  

而这其中,自己天赋的激发方向,很大可能就会是自己未来证道大罗道果的方向也。  

后者,往往才是最具有价值之处。  

只是对此一无所知者占据了绝大多数罢了,或者说,也唯有真正看过了,而后证道了大罗道果者,才清楚。  

张三丰或许不会将这些道理告诉所有人,或许只会告诉炎黄联盟的高层,但之外,他也绝不会对张无忌隐瞒。  

或许也是再一次想到了神话三国世界的‘其石’,刘浩也做了停留。  

他似乎才想起,未来洪荒天地圣人们来了之后,看到了神话三国世界的这颗‘奇石’,会不会心生贪念?  

干脆将之据为己有?  

在刘浩看来,这颗神话三国世界的‘奇石’,至少也是先天至宝,甚至于很可能等级更高。  

那链接自家地球和神话三国世界的青铜门户,其等级至少也和这颗‘奇石’一致吧?  

圣人们对青铜门户或许哪怕心生贪念还能克制,可面对、‘奇石’呢?  

也能做到?  

倘若他们到时候有了想法,神话三国世界这颗至宝还能保留吗?  

当然,也不排除那本就是有主之物,当初将其安放在神话三国世界的那位‘前辈’,或许根本没有将自己留在其中的神识抹除。  

或许人家根本就是通过其中的神识,一直在观察着整个神话三国世界?  

“似乎自己一直到如今,对这颗石头至宝,也从来没有生出过贪念来!”  

猛然间,刘浩才发现这一问题,他可不认为自己的素质一直都这么高。  

那么,只能是其中有着自己根本无法发觉的问题,也就是自己方才的猜测多半是真的,这颗神话三国高悬于顶的奇石之中,那布局者的神识依旧存在着,无时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