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3、一震再震(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个圣人替代之,而圣人们又怎么可能容忍得了自己亲自去镇压血海,他们不要面子的吗?  

再者,血海之中,可还有着阿修罗一族,这个在洪荒天地六道族群之一的种族,哪怕他们在洪荒天地之中只能算是边角料,但也已经被整个洪荒天地认可,是不可能真正的将他们灭族的。  

冥河老祖作为阿修罗一族的创造者,可以说他从来不会却反气运之类。  

他身上汇聚的气运,一定程度而言,就是昊天也不一定能够比拟。  

他几乎就是后土娘娘这个地道之主走向台前之后,洪荒天地所有准圣之上的修士确定的地道圣人之一。  

无非是早和晚的问题罢了。  

真武大帝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也从来没有想过将冥河老祖这个未来地道圣人尊位夺取的想法,他很清楚,也绝非他能够夺取的,任何洪荒天地其他准圣高手们,他知道也定然和一样的想法。  

就好似他刚才从画面之中看到冥河老祖之时,第一个念头并非其他,而是担忧冥河老祖走出了洪荒天地,洪荒血海会不会出现问题。  

但想到如今的冥土早就不同以往,更有了丰都大帝这个混元修士坐镇之后,这份担忧也才放下。  

他方才的震动,却也是看到了冥河老祖修为境界的跨越,他不知道冥河老祖如今修为到底到了哪一个程度,可隔着无数空间,单单从画面展示就已经让真武大帝感觉到冥河老祖身上那若有若无的圣意。  

这些显化,无不在告诉真武大帝,眼前的冥河老祖已然超出他一个大境界有余。  

那么就只能是三尸得斩也。  

“这便是诸天万界么?”  

真武大帝心中呢喃,他哪里知道冥河老祖本就已经在这一边缘等到了无数岁月,也根本就是水到渠成罢了。  

真当冥河老祖在洪荒天地无数岁月的积累是开玩笑的?  

这么一个即不缺功德,也不缺气运,还有着业火红莲镇压自身功德气运的大能,人家缺乏的也无非是一个机会而已。  

他真正的可怜之处,并非触摸不到其上的境界,而是当时的洪荒天地不允许罢了。  

也唯有真正的圣人和刘浩才清楚,哪怕冥河老祖如今留在洪荒天地之中,他斩下第三尸也不会太远。  

可从真武大帝的角度看去,就是真正的震撼,会想着冥河老祖踏入诸天万界才多久,就已经成功斩下最后的三尸了?  

自己是不是也能成为下一个冥河老祖?  

自己岂能落后?  

青龙刘洪没有让画面在冥河老祖身上继续停留,整个过程也不过几个呼吸时间,仿佛不过是搞错了对象,赶紧更换。  

但一旁的真武大帝心中也知道,这是必须给予冥河老祖的尊重,窥视也就罢了,可若是继续、长久为之,谁知道冥河老祖会不会认为这是挑衅?  

他却不知,自己这般想法,心中已经将自己的地位放到冥河老祖之下的台阶,这在以往洪荒天地之内,真武大帝却是不会的,哪怕他明知道冥河老祖是前辈,是紫霄宫中客之一,是自家老师同辈之人,也依旧不会诞生。  

说白了,就是大家修为都在一个等级,哪怕你超出一些,也同样如此,心中就算想要尊重,也尊重不起来,会想着倘若我也和你出生在一个时代,哪里会比你差?  

可当这份修为境界已经超出自身一个大境界之时,心中就必然也生出尊敬,真武大帝太知道想要斩下第三尸是何其艰难也。  

他心中有些乱糟糟,以至于身前画面对象更改,他也彷若未知,好一会才缓过神来,才发现眼前画面之人差点让他没认出来。  

这人,正是阐教四无道人黄龙真人是也。  

作为阐教十二金仙之一,黄龙真人可谓凄惨无比。  

谁让他拜了元始天尊为师,这么一个有着严重心理洁癖的师傅,眼睛里更是容不得半粒沙子,又岂能对他有半分好脸色。  

不深入了解洪荒秘辛,是绝不肯能理解黄龙真人拜师元始天尊的。  

当初龙汉大劫,龙、凤、麒麟三族大战不休,将天地搞得乌烟瘴气,留下无尽业力,以至于让三族失去了未来再起的可能。  

这也罢了,关键是这些业力一日没有消除,就意味着洪荒天地的三族只能永远的停留在原地踏步。  

洪荒可从来没有眼泪,也就绝不会因为你当初是洪荒天地的霸主,就对你另眼相看多一分,这里,实力永远都是最大的拳头。  

三族隐退,或者说三族不得不将最后的高手们拿去镇压天地各处,以获取天地功德消除业力之时,三族的后辈却没有这份能力,也只能继续在洪荒天地之中生存。  

留给他们的,也将是无数其他种族的怨恨,稍不留神,那是绝对会灭族的。  

凤凰一族倒也罢了,本身他们的族群数量并不大,占据之所也不过不死火山,其他族群哪怕知晓其中好处,也难以占据。  

麒麟更是彻底隐没,哪怕至今洪荒天地之中,也绝难遇到。  

可龙族呢?没落了,那也是占据着四海的,那可是真正的大肥肉也。  

而想要继续确保这块肥肉继续拿捏手中,寻找靠山就成为了必须,龙族也因此找上了元始天尊,其中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谁也不可能知晓。  

而黄龙真人,作为洪荒天地龙族四龙,也就是天地玄黄之末的黄龙,其尊贵程度谁能不知?  

可就是这样一个尊贵之辈,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