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给孟德的信(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载着甲胄在身的大将踏步而来,来者不需说,也是张绣。  

待到抵达刘浩等人三步之外,张绣就勒住缰绳,翻身跃下。  

“拜见刘使君!”  

“张将军客气,常闻张将军‘北地枪王’威望,今日得见,乃是莫大荣幸,日后吾等一起共事,领兵之事,就拜托张将军了!”  

“分内之事!”  

张绣内心很高兴,贾诩和他说了很多,但他只能一知半解,大概明白日后的目标是夺取辽东,北击乌恒、鲜卑等地;  

张绣十分信任贾诩,在他看来,贾诩说谁值得投靠,那就投靠谁,哪知道根本不是投靠,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这里面,主事的,会是他拜见的刘使君,但也只是主事,不需要以‘主公’称呼。  

张绣一路上也还没弄明白其中道理,但有一点他还是认可的,那就是主事的,必然值得投靠,信任贾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路上百兽避让,让张绣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神龙’;一个连儿子都是‘神龙’的主事,没什么好犹豫的。  

刘浩十分客气的语气,配合着他真城善意的双眼,张绣浑身舒坦了,感觉这一次走对了。  

五艘万吨钢铁大船,让贾诩和张绣都身心俱震,只此一项,就说明跟着刘浩冷兵器根本不会缺乏,而贾诩,已经开始畅想着军事登陆问题,有着这样的船只,想从哪里登陆就从哪里登陆,出奇不意的打击就能将一个诸侯打疼,等你反应过来,我已离开,掠劫的不二法宝。  

登船,采取的是人马分离,蛟马,系数交给小龙儿操控踏水而行,人员则跟着运输船行走。  

人员登船过半,十几辆马车走了过来,这些马车,都是各将领家眷,小龙儿也在其中,能忍到现在,已经是罗濠压着,如今到了刘浩身前,哪里还管许多,掀开窗子,嗖的一下,就扑到刘浩身上。  

“爸爸!”  

“小龙儿很棒哦!”  

“嘻嘻嘻,小龙儿一直很棒的!”  

“等下还需要小龙儿照顾这些蛟马,让他们跟着你踏水跟随!”  

“嗯嗯,爸爸放心,交给我了!”  

“爸爸很放心的,小龙儿去海里玩一会吧,等下出发的时候,爸爸叫你!”  

“嘻嘻,好!”  

小龙儿答应之间,一个翻滚飞出刘浩怀抱,朝着天空一个盘旋,化出‘神龙’之体,须臾万丈之高,体型越来越大,等到身体尽数展现,下方第一次看到小龙儿真身的,具是长大了嘴巴,完全愣神。  

“爸爸!记得叫我哦!”  

“好!”  

稚声奶气的声音从高空传下,依旧如初,更让贾诩等人差点扯断胡子。  

十万米长度,整个神龙身体,三国最大的城池容纳不小,这还只是刚出声不久的神龙,贾诩等人完全无法想象成年的神龙又该有多大?又该有多强!  

信奉,在小龙儿出现的瞬间立马建立,那些跟随张绣的士兵们,再次看向刘浩的眼神,已经变得十分敬重,对能养一个‘神龙’儿子的刘浩,还需要怀疑吗?会没有前途吗?  

一直到小龙儿入海,这些人才地下僵硬的头颅。  

“此便是真龙,何其之大也!”  

诸葛亮声音打破了寂静,嗡嗡声在队伍之中传来。  

“然也!”  

贾诩看向大海的眼光更加热切起来。  

许都,丞相府;  

曹孟德已经是第三次拿出贾诩信件,脸上阴晴不定。  

这些天,他心事重重,就拜这封信所致,纠结了几天,曹操今天终于决定将这份信件与人分享。  

不一会,郭嘉、荀彧二人入内,一番见礼之后,二人站立一旁,静静看着曹操脸上表情的变幻。  

“奉孝、文若,坐吧!”  

曹孟德抬头看了二人一眼,最终在荀彧脸上停留一会,又转到郭嘉身上,递出手中贾诩信件,交予郭嘉阅览。  

郭嘉接过,静静起来,速度很慢,好一会,才将信件递给一旁等待的荀彧;  

待到荀彧看完,信件重新回到曹操手中之后,郭嘉才开口;  

“贾诩,贾文和,当真是天下大才!”  

荀彧接口:“其目光之远,吾不及也!”  

郭嘉和荀彧二人的感叹,就是证实了贾诩信中之意。  

这让曹孟德仰头一叹。  

贾诩,对曹操算不上真爱,刘浩招揽他之前,他投靠曹操,是找靠山,同样也暗含欣赏。  

这样的态度,贾诩不可能会在信件之中预测三分天下格局;  

但,信件之中,却隐晦的提出这事,这就意味着贾诩有着其他算计。  

此去辽东,替代公孙续,刘浩有一点没有考虑到的,那就是名份;这是刘浩现代思维使然,事情做了再说,等需要的时候,再谈。  

诸葛亮和贾诩则不然,他们考虑的问题十分周到,这份信件,就是为此而来,盖上天子大印的名份,取代辽东之后的反弹才会降到最低。  

三分天下的预测,说起来困难,不到顶尖智者,绝想不到这点;  

还有就是身在局中的谋臣也不会去想,郭嘉和荀彧都是局内人,眼前的袁绍才是最大的需求,未来十年几十年的格局,又哪有时间去计算?  

贾诩隐晦一点,郭嘉和荀彧就想透其中深意。  

“主公,袁绍乃吾等当前大敌,必胜之,然时间却需长久,安定更需时日,江东稳矣!”  

郭嘉说完,荀彧接口说道:  

“蜀中天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