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祖宗显灵(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想请你吃饭,你看…”  

“呵,富在深山有远亲呐…”  

汪言摇头笑笑,对于宴请的主题心知肚明,并且打算能躲则躲。  

“拖到年底再说吧,这次回来我呆不了两天,马上还要去帝都。”  

“中。不过,你小姨夫被提上去了,早晚还得找你聊这茬…”  

汪言讶然:“什么时候的事?”  

“就上个月中旬时候。”  

那就是我和三亚市政府合作之后呗?  

家乡的父母官挺有敏感度啊…  

像这种事儿,根本不用人教,汪言一想就明白。  

智力属性不止加智商,同时加情商,双商合一,太特么好用了。  

“那也得等他们求上门来,磨一磨再说。”  

汪言说完,亲爹还没听懂,迷迷糊糊的问:“咋个意思?”  

“和地方政府合作不能太积极,要不然好事也能办成坏事,你听我的就行。”  

汪言简单解释一句,不肯再多说,父亲也没再问。  

汪大元也知道自己是什么段位,在意识到儿子搞出偌大事业之后,开始事事听劝,很少自作主张。  

家里那点事,半个下午就处理完了。  

晚间,一大家子人坐在大伯家狭窄逼仄的小屋里,一边吃着新杀的猪羊鸡,一边展望未来。  

“咱家今年的收成指正好!”  

“土好,水好,种子好,伺候得又精细,哪儿能不好?”  

汪言笑着不语,心想:再过一阵子,你才会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水好”。  

“你大伯打划着,年尾起几晌大棚,把市面上所有的常见蔬菜都分别种一点,各个品种的都对着,看看哪种最好吃。  

左右你不在乎成本,咱就专门挑那些口感好难伺候的种,保准你满意!”  

大嫂眉眼通透,一句话聊到汪言心里了。  

他就喜欢这种浪费的做法!  

绝大部分城里人都不清楚,他们在市场里买到的米面蔬菜瓜果,没有一样是“好品种”。  

什么生态蔬菜、有机蔬菜、绿色健康菜…全是渣渣。  

因为市面上的“好品种”,其标准从来都不是口感,而是产量、抗病、防虫害、耐贮存…等等一系列有利于农民种植的数据。  

农科院研究新品种的时候,更注重是否易于推广,是否能让农民更多的获利,是否可以减轻劳动力投入。  

口感排在营养价值后面,而营养价值的排序已经很靠后了。  

比如汪言最开始卖的那种薄脆瓜。  

口感本身非常好,再继续培育下去,还可以更好,可就是因为极难储存运输,现在已经处于被放弃的状态。  

成熟慢,亩产低,轻轻一弹瓜皮就开裂,辛辛苦苦种出来又卖不出去,不淘汰才奇怪。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喜庆白菜,产量高易种植成熟快,把难伺候的胶白打得溃不成军。  

但是有谁知道,顶级品质的胶白,论口感,是喜庆的十倍有余?  

粮食蔬菜瓜果市场上,基本全是类似的情况。  

当然,不能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对不上。  

产量大的粮食蔬菜,是用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的,它们才是良币,是稳定一个国家的基础物资保障。  

而那些口感好难伺候的小众品种,属于奢侈品,是用来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高品质要求的。  

汪言从来都没有瞧不起量产粮菜的意思,袁老爷子是伟人,是国之功臣。  

但是,他已经到了追求这些奢侈品的阶段,这也无须讳言。  

有条件了,该享受就享受。  

我堂堂正正喘来的钱,花一块给国家交五毛的税,哪里不对?  

有一种不对,叫做你老娘觉得不对。  

王秀芳苦口婆心的絮叨:“儿砸,你可轻点败家吧!你看看你搞的那个什么音乐节,花那冤枉钱干啥啊?现在见天有人找我嘀咕:你家那么有钱,咋不捐给我们点呢?宁肯给外人都不帮帮乡里乡亲的…”  

汪言后脑勺嗡嗡的,但是知道早晚躲不过这一出,只好嗯嗯啊啊的示意听着呢。  

点头哈腰好一阵,她终于絮叨到重点——  

“你那女朋友,啥时候待会来给妈看看?倒不是妈想替你把关,主要是吧,你大姨小姨天天惦记着…”  

汪言马上发誓:“年底,年底一定!”  

王秀芳终于满意了,收住大招,一家人终于能好好聊点正事了。  

其实也没什么正事好聊。  

山庄的建设,比预想中容易得多。  

到鼓角市的那段路,早年间就是走大车的,把三山那段随便修修就能用。  

运输不是问题,剩下的事,有全套图纸在,无非就是花钱。  

农业方面的情况,半个汪家坳都被大伯拉过来打工,也不是问题。  

现在唯一的难题,就是新挖好的水库,至今还没蓄满水。  

汪言想了想,道:“不用急,等吧,一场大雨的事儿。”  

大伯磕了颗烟袋管,摇头:“虎头岩里头到处都是裂缝,地质条件太差了,以后早晚是个事儿。”  

小意思,今天晚上我就让它不再是个事儿!  

大少心里口出狂言,笑了笑没接茬——咦?这个成语用得是不是不对?  

学废了学废了…  

一走神,爷们几个又开始喝酒。  

汪言陪到晚上9点多,回房间睡觉。  

半夜一点钟,摸黑起来,驱车悄悄驶向三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