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金身(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叔叔好!”  

“来,请进。”  

客厅里拄着拐站着一位老人,身旁有个护士搀扶着,站得不算稳,却努力挺直腰背,等着汪言。  

刘父介绍:“这是畅畅爷爷。”  

汪言急忙过去鞠躬:“爷爷好,您快坐,晚辈怎么敢让您相迎?”  

“小汪不错,一表人才!”  

老人家中气还挺足的,就是见面第一句话,和刘父一模一样——家学渊源,哈哈。  

落座之后,开始闲聊。  

老人家问的问题很有意思。  

“家里几口人啊?”  

“祖上哪里出身啊?”  

“有没有人当过兵啊?”  

“学习怎么样啊?”  

“有没有打算考研啊?”  

“女朋友在做什么啊?”  

汪言一一回应,老人家满意点头。  

聊了能有10分钟,刘母风风火火的开始上菜。  

帮忙的中年男人看样子是个秘书,穿着衬衫挽着袖口默默帮忙摆盘。  

等到上桌时便只有五个人,刘家四口加一个汪言。  

其中,老老刘还是一个凑数的陪客,面前只摆着一碗清粥,身后站着护工。  

“小汪,今天是纯家宴,阿姨亲自做的菜,欢迎你来做客!”  

刘母第一个开腔,然后一直寡言少语的刘父让秘书去取酒:“我们稍微喝一点。”  

全程没有提感谢二字,但感谢的态度是很诚恳的。  

然后没有任何繁文缛节,开吃。  

刘母热情的要命,不停的夹菜,不停的聊,满桌子都是她的声音。  

刘父敬了汪言三小盅酒,汪言回敬三杯,之后刘畅不再倒酒。  

老人家喝光粥之后就不再动筷子,但是一直坐在那里。  

汪言感觉所有人都在陪自己,赶紧猛扒四碗饭,抓紧时间吃饱。  

再三确认汪言吃饱了,刘父邀请汪言去书房喝茶。  

这次,只剩老刘、老老刘在场。  

茶叶是母树大红袍,老人家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茶汤清亮,浓香馥郁。  

当然,没人在乎那个。  

汪言沉稳的喝着茶,默默等待正题。  

东拉西扯一阵子以后,终于引到近期的一系列事件上,刘父突然发出一声感慨。  

“我们的宣传工作,任重道远啊…”  

汪言没接口,摆出一副认真倾听的姿态。  

刘父继续道:“往小里说是学术对错问题,往大里讲是路线问题,我们的百姓从来都是不甚了了。  

结果是什么?  

宣传阵地被西方抢占。  

月是西方圆。  

以前我们和人家确实有差距,只能埋头经济,讲话不硬气,尚可辩一句忍辱负重。  

现在呢?  

10年前后我们的gdp就已经是世界第二,时至今日,却还是有那么多崇洋媚外的思潮…  

思潮的表象之下,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什么?  

是我们既缺乏掌握话语权的技巧,又缺乏掌握话语权的心气!”  

汪言懵懵懂懂,没能完全理解这番话。  

这是位置的问题,无关心智。  

不懂就问。  

暴涨到89点的双商,让汪言轻轻松松找到隐藏在整段话里的核心重点,直接破题:“官媒缺的是技巧还是心气?”  

老人家眼睛一亮,突然转头望过来。  

刘父更是讶然,没有想到汪言是如此的敏锐聪慧。  

点点头,顺着问题详述:“官媒嘛…可能技巧缺得更多一些,比较教条,虽然我们内部也在反省,但有些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善的。  

而且说到底,官媒面向的接收对象不同,就该以稳为主。  

严肃活泼,缺一不可。  

官媒要承担起严肃的那部分责任,普通百姓不爱看、不理解,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但关键是,我们缺了活泼的那部分,这就很麻烦。”  

汪言恍然大悟。  

什么叫高屋建瓴?  

刘父这番话就是了,没用任何官话套话,几句大白话,直接把问题剖析得一清二楚。  

再细致的解读汪言是不敢做了…  

反正是想通了某些事吧。  

“所以您觉得学术界缺乏那种掌握话语权的心气?”  

“对!”  

刘父点点头,“不止是学术界,现在民间很多所谓的意见领袖,都是在为利益发声,而不是为民族发声!”  

心气…  

汪言默默咂摸着这个字眼儿,心里有所触动。  

刘父又道:“话语权这种东西,你不拿,西方就要拿。你想拿回来,就要从人家手里抢,但是人家现在又比你强,怎么办?没有无畏的斗志,没有为民族发声的心气,是做不到的。”  

这句话又谈到根子上了。  

就汪言的感觉,主流经济学界,可不就是缺少那股子心气吗?  

改开至今,我们国家已经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完全突破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藩篱,却仍旧在学术领域奉新古典主义为圭臬,可不可笑?  

这完全是撕裂的嘛!  

汪言为什么有信心上台与张教授辩论?  

就是因为意识到了这种撕裂。  

他们的东西不对,现实已经证明了,发现了这一点,再回头去找破绽,很容易证伪。  

我以事实战你的谬论,何惧之有?!  

所以…  

这是上层的某种主动求变?!  

汪言刚想明白,刘父就给予确认。  

“现在的大环境呢,我们讲深化改革,其实就是求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