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夜访,俩(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薅羊毛的策略定下来了,就意味着前期的宣传要开始展开了。  

拍电影是一个系统工程,汪言只负责片场内那一摊,其余的都由专业人士来搞定。  

比如官宣。  

《魔女》剧组早早开好了官微,但是放料都没什么人看的。  

王庭娱乐在直播圈里再怎么牛哔,搁影视圈里都只是一个臭弟弟,没人叼。  

关键时刻,紫韬的工作室发了微博。  

消息一放出去,热度瞬间爆表。  

#wuli韬韬主演动作片官宣#  

话题直接爬上热搜,然后底下一群戏精呜呜嗷嗷的哭。  

具体情况,汪言没关注,但是第二天刚开拍,就真正体会到了顶流在当今时代的影响力。  

照例要搞开机仪式,直接就棚内随便一拜,然后开机试拍第一条。  

为求开门红,肯定要挑简单的拍。  

所以挑中的是最后那场打戏里一个很简单的镜头。  

吴艺晗一拳刺向女主李星溪,李星溪偏头,拳头砸进墙壁,完事。  

镜头从吴艺晗斜后方拍过去,所以紫韬不需要有任何面部表演,姿势够漂亮就行。  

表演难度都在傅雨诗身上,歪头的动作不能大,表情要从容平静,眼睛要有神,始终盯着对方。  

小公举练了那么久的李星溪,状态早都找准了,轻轻松松一条过。  

然后再保一条,开机拍摄用时3分钟不到,前后的忙活有俩小时。  

再补一条傅雨诗的眼神特写,上午直接收工。  

出门的时候,堵路的粉丝就位了。  

摄影棚外面的围栏,堆着整整一圈,拿着各种标语和灯牌,撕心裂肺的喊着紫韬。  

汪言都被这阵势吓一跳。  

“嚯!咱们早上来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这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紫韬的经纪人正好陪在汪言旁边,闻言不无得意的笑道:“附近城市赶过来的呗!紫韬的粉丝等一部电影资源很久了,现在微博上更热闹!”  

“羊很壮实啊…”大少喃喃自语一句。  

“什么?”  

经纪人没听清。  

介哥们看到的是小主的地位,汪导看到的却是羊壮可薅。  

“没什么。”  

随便敷衍一句,大少回头冲李一胥打了个眼色。  

胥哥点点头,示意收到。  

接下来,就会渐渐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绯闻流传出去。  

主题当然是男女主角捕风捉影的恋爱消息,期间可能夹着一些别的八卦。  

总之就是慢慢扇风,把火烧旺。  

目标只有一个——让《魔女》被更多人知道。  

炒男女主角的CP,算是业内的明规则。  

其实在最初,安晓芳刚拿出方案时,汪言是很反感的,并没有立即同意。  

芳姐没急,有理有据的告诉汪大少几件事。  

第一,不管片方炒不炒,紫韬的流量就摆在那儿。  

关注他的人太多,指望他吃饭的新闻娱记和自媒体也太多了,搁放大镜扒着看,没事儿都能找出事儿来。  

行业铁律一:不要对新闻自媒体的下限抱有任何期待。  

第二,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紫韬的粉丝一定会逮着傅雨诗骂。  

好听一点的是“婊子”、“蹭热度”、“舔D”,不好听的你都想象不到。  

因为两者的咖位差距太大了,傅雨诗是素人,没有任何粉丝基础,饭圈恶臭最喜欢泼向这种一步登天的女孩。  

行业铁律二:不要对狂热粉丝的下限抱有任何期待。  

综合一二点可知——  

男女主的绯闻一定不可避免,傅雨诗被围攻的局面同样不可避免。  

哪怕男主不用紫韬,用的是正经演技小生,比如昊然,照样是同样的结局。  

由此衍生出第三点:该不该被白白消费?  

肯定不行啊!  

汪大少什么时候吃过这种亏?  

那既然不愿意被白嫖,有些事,就不如自己主动做。  

如此,更方便掌控局面,把握好那个度。  

双方有默契有配合,才不会酿造出巨大的负面效果,对资方、对演员本身、对拍摄过程,都有益处。  

你主动放料,人家就不用自己编了嘛!  

最多再打发点红包,拿钱买省心。  

这股风气蔓延至今,追根究底,是因为吃瓜群众喜闻乐见。  

大家就爱看这个,有爆点,够刺激,你不给看,人家拿着捕风捉影的猜测,照样传得有鼻子有眼。  

你想告,告得过来么?  

就算汪大少有钱任性,挨个告过去,路人缘不要啦?!  

律师函警告一出来,得,新时代梗王有主了。  

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正能量新闻下面寥寥几条评论,娱乐八卦吵架吃瓜能搞崩服务器,怪谁?  

其实谁都不怪。  

关键时刻,很多人勇于牺牲勇于奉献,成为正能量代表。  

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咱就图个消遣,吃个瓜轻松一乐,怎么啦?  

这就是人性的复杂一面,太正常了。  

所以汪大少只能顺应潮流去做事,快快乐乐的薅紫韬粗毛。  

反正又没什么实质接触,就是各种编故事,偶尔摆拍放张图,再写点通稿夸诗诗女神,等到影片上映时再搞一波辟谣…  

业内早都做成一条龙了。  

有些高投资的片子,演员在签合同的时候就直接附带相应条款,提前半年就安排好了。  

比如现在沸沸扬扬的某场中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