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何秘书(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坐上帕拉梅的副驾驶,王重笑容收敛,显得非常拘谨。  

汪言友善的和他开玩笑“所有喜欢车的二代票友都吐槽我是冤大头,破梅既没有超跑的性能,又没有符合身价的舒适度,屁股又那么丑等等…  

但是管她们呢!车子就是一个代步工具,喜欢就是最大的道理。  

对了,你喜欢什么车型?”  

王重想了想,有点不好意思的回道“我可能比较喜欢5系的suv,但是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咱们毕业才能拿到多少工资…”  

蛮坦诚的。  

大少正经八百的替他分析“那得看你怎么计划未来。  

如果留在星城,好处是房价低,现在让家里挑好位置交个首付,到毕业的时候估计不少赚,不管工作找得怎么样,生活压力都不会很大。  

如果想回家,最好就是考江浙的公务员,或者是特岗教师。待遇都很好,就是得努力学习。”  

汪大少太接地气了,一下子就聊到王重心坎里。  

小帅哥很激动的点头。  

“对,对!跟我想到一块儿了!  

我的打算就是大三考研,研二准备国考,考个沿海的对口岗位!  

咱们学校的经济专业虽然不够强,但是经济金融类人才,政府的需求是很大的,岗位待遇又特别好…  

额,汪哥,你觉得星城的房价能涨啊?”  

“嗯,肯定涨。”  

汪言十分笃定的点头。  

“我家乡就一个地级市,结果房价是星城的两倍,刚需该买仍旧得买。  

星城大小是个省会,人口持续的净流入,有空间的。  

我个人认为,星城目前算是价值洼地,涨多涨少不敢讲,反正会涨。  

现在首付买房,怎么都亏不着。  

涨多了可以赚投资利差;  

涨得少就意味着生活成本一直很低,经济活力会相对较高,钱容易赚、生活没压力。  

左右都是好事。”  

一番判断,基本逻辑很顺,王重听得直点头。  

“汪哥,你刚到学校就买房,是不是看准了星城的投资潜力?”  

大少哑然失笑“哪有投资别墅的?我就是图个方便。真要投资,好学区的百平米三室才最有升值潜力。”  

“厉害!”  

王重心服口服的竖起大拇指。  

“你们的思维和我们确实不一样,我学经济学,就是想搞懂那些东西,你才上学就已经懂这么多,真厉害啊…”  

语气里带着些许的失落,但是并不酸。  

能够正确认识到差距,又不怨天尤人,真难得。  

汪言对王重越来越有好感,随口提点一句“我找房子的时候,看到一处不错的小区,在天心,学区很好,期房售价才不到5000,要不要考虑置个业?”  

“额…再看看吧…我才大一,主要任务是学习吧…”  

谈到具体实施,王重立即有些懵,嗫喏片刻,以推辞结束。  

汪言笑笑,没再多说什么。  

魄力介玩意,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经济头脑亦是如此。  

王重就是个不愿意冒险的安稳性子,人各有志,莫得强求。  

小a听到两人的聊天内容,却感到极其心动,马上悄声征求何苗苗的意见。  

“汪大少讲的东西靠谱不?苗苗你是本市的,你知道吗?”  

“我怎么可能知道?”  

何苗苗猛的翻个白眼,不但没有因为无知而心虚,反而理直气壮的骄傲着。  

“我花钱都花不完,为什么要赚那点房子升值钱?”  

小a被噎得欲哭无泪。  

叹口气,惴惴的问汪言“汪大少,现在真的可以买房啊?”  

汪言从后视镜里看小a姑娘一眼,对方的神情很认真,眉眼间带着忐忑和激动。  

稍一沉吟,给她一个确定的答案。  

“可以。底层逻辑很清晰,省会城市人口净流入、价值洼地、沿海产业资本向内陆迁移…只要你想定居在星城,最好是现在上车。”  

把话讲得如此肯定,是要担着责任的。  

但是汪言有信心。  

帝都魔都来回跑,眼界格局都上去了,又对货币和资本有较深理解,判断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不可能出错。  

星城的房价,确实有较为广阔的上涨空间。  

未必真的能够暴涨,但是怎么盘算都不可能亏。  

如果是三四线城市,汪言就不敢肯定了,能力没到那个段位,看不懂。  

王重摇摇头,觉得汪大少有点不靠谱。  

你家里有钱,可以随便浪,我们小门小户的,买房子是天大的事,怎么可以听你一个同龄人信口雌黄?  

我承认你很有见识和想法,但是,你未免有些自视太高了啊…  

与此同时,小a却默默点头,暗下决心。  

车里的四个人谁都没有想到,就在明年二季度,星城全面取消公办学校择校生招生,小学继续实行公示学区、划片招生、注册入学,被称为“史上最严”招生入学政策。  

汪言现在讲到的期房,瞬间暴涨到11000一平米。  

小a家里给她买房子时5500一平,转手就翻一番,最高甚至摸到15000大关。  

为此,王重整整懊悔十年,才终于看淡。  

后话不提。  

小a把房子的事儿搁在心里,悄悄和何大小姐咬耳朵。  

“我才反应过来,汪言怎么想的啊?情敌诶!怎么聊得那么开心的?!”  

何苗苗大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