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0章 小玉米的大作(3/4)
这里面浪费的钱财,可真不在少数呢。
“没问题,东西都已经收了不少了。
我们要尽快推出这个海洋博物馆的话,那么就可以先找各家渔民和商家收集跟大海相关的物品。
不管是珊瑚还是珍珠,亦或是各种各样的海洋动植物,都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淳于难没有反对淳于博的意见,基本上就相当于同意了。
这一点默契,他们还是有的。
所以之后淳于博就没有继续纠缠这个问题了。
“哇!好多大黄鱼,原来捕鱼真的那么简单啊。
我之前听阿耶说他当年出海捕鱼的故事,我还以为是他编出来的呢。
没想到这些大黄鱼真的那么蠢呢。”
登州外海,有熟悉的渔民带领,小玉米她们很快就开始捕鱼了。
既然是出海体验生活,那么不管是捕鱼还是钓鱼,亦或是捕捉鲸鱼,肯定都是要试一试的。
把尽可能多的海鱼从水里面搞出来,让小玉米多见识一下不同的鱼类,对于她写《海底两万里》显然是有好处的。
“永平郡主,只有大黄鱼这类鱼群是可以通过这种捕捉方式来处理,其他的鱼群还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当然了,一旦出海碰到了鱼群,不管是什么鱼,肯定都能收获满满就是了。”
站在小玉米旁边的是淳于通。
作为淳于难的侄子,他被安排过来给船队做向导。
淳于家在海上的产业,基本上都是淳于通在负责。
不客气的说,论起对大海的了解,淳于通在登州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不要以为勋贵子弟就都是不学无术的。
其实恰恰相反,大部分的勋贵子弟,其实人家的学识和修养,是比一般的百姓要高的。
个别纨绔子弟,另当别论。
这个情况,其实不管是在大唐还是在后世,都是这样的。
“我之前有看一些海员出版的航海日志,好像是这么描写的。”
秦怀道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虽然他跟淳于通没有什么交情,不过人家既然出来帮忙,那么能够帮忙的还是帮忙说几句好话。
毕竟淳于家也算是太子党的成员了。
这些年虽然一直都在登州这里发展,实力跟五姓七望没有办法比较,但是也算是一方诸侯了。
“这么说来,之前阿耶跟我说的捕鲸的故事,应该也是真的咯?
这些鲸鱼在海里面,真的会喷水吗?
它们看到我们的海船不仅不逃跑,反而还要靠近过来?”
小玉米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变成了一个张口闭口都是“为什么”的“问题少女”。
“太子殿下说的这个事情,绝对是真的。
不过鲸鱼在登州附近的海域,已经不是每天都能碰到了。
运气好的话,我们出来三五天可以捕捉到一条鲸鱼。
要是运气不好的话,估计等好几天都碰不到鲸鱼的影子呢。”
淳于通可不敢在小玉米面前说话。
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是什么养的,他就如实说来。
这样自己不需要额外的承担什么责任。
“我就不信我们在船上一直漂着都等不到一只鲸鱼。
作为海里面最大的动物,我要是不捕捉一条鲸鱼回去,那我就在船上住下了。”
小玉米可不是那么愿意妥协的人物。
她认定的事情,显然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
“小玉米,淳于通的其实没有错,我听说以前在登州这里有几十支捕鲸队,最繁荣的时候一天就有十几只鲸鱼被捕捉回来。
不过后面大家发现函馆港那边和蒲罗中那边的鲸鱼比登州这里更多。
慢慢的,这些捕鲸对就开始分散开来了。
如今的登州,捕鲸业虽然也还算比较发达,但是很多船队已经把海船开到更远的海域去捕鲸来了。
真正大唐最大的捕鲸地点,反倒是蒲罗中了。”
秦怀道跟着小玉米出海,显然也是做了不少功课的。
要不然他也是第一次出海,怎么可能了解那么多相关的东西呢?
“秦郎君说的没有错,这个捕鲸业,现在还真是蒲罗中最发达。
那里四周都是大海,又有许多岛屿,很多鲸鱼都会在那里出没,
真的算起来,登州如今连大唐第三都算不上了。
除了蒲罗中之外,还有好几个地方的鲸鱼捕获量都比我们要多了。
不过好在除了捕鲸之外,整个渤海海域和登州外海的海鱼数量还是比较充足的。
按照现在的船队规模,每年的收获都还是很不错的。”
淳于通一边说着话,一边拿着望远镜观察四周的动静。
小玉米这么坚定的要寻找鲸鱼,他肯定是要全力帮忙的。
要不然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任务了。
“这个季节登州这里的飓风多不多?
我好想体验一下飓风来临是什么感觉呢。”
小玉米这话一出口,众人都很是无语。
飓风这个东西,出海的人都是最害怕的。
小玉米倒好,还想亲自体验一下。
“小玉米,你的《海底两万里》的初稿都已经写完了吗?”
秦怀道很是生硬的转移了一下话题。
飓风这个事情,显然是没有人愿意跟小玉米去深入的交流。
要是回到了陆地上,大家再讨论一下还没有什么。
“已经差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