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9章 暴利(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李世民很是享受的靠在御座上面,随口询问了几句。  

“太子殿下特别重视观狮山书院,这些年只要有空,都是喜欢去到书院的,如今也不例外。  

这个观狮山火柴就是观狮山书院那边最新制作出来的,据说已经在长安城中所有的蜂窝煤铺子里头开始售卖了,价格很是优惠。”  

兰和作为李世民身边的太监,自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甚至他掌握的隐秘力量,在长安城中的影响力不比百骑司差。  

只不过仅限于长安城而已。  

“火柴这个东西,倒是确实很是方便,以后百姓们总算是有了廉价高效的点火方法了。”  

李世民显然也是识货的。  

烟斗烟丝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处,他还不敢直接下定论。  

但是火柴的话,那绝对是个好东西。  

“是的,所以火柴推出来之后,立马就卖的非常火爆,第一天就开始供不应求了。  

这里面观狮山书院应该也是作了充分的让利,一文钱就能买到两盒火柴,就连最普通的百姓家中也能买得起。”  

兰和虽然是李世民的人,但是眼看着李宽很快就要上位了,他自然也要给太子党多说一说好话。  

再说了,他只不过是陈述了一个事实而已。  

“再看几天,要是宽儿还是整天沉迷于观狮山书院的实验室当中,你就专门去把他请过来,朕有话要跟他说。”  

很显然,李世民不认为作为大唐的储君,每天待在观狮山书院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奴婢遵旨!”  

兰和一边应答,一并思索着自己要不要找人去给李宽通个气。  

“气死我了,真是气死我了,二哥,你说为什么什么的东西到了李宽的人手中,就能变废为宝呢?  

那个烟叶在李恪手中的时候,明明没有什么用处,人家都被逼着直接将烟叶运输到长安城,要求李宽收购的地步了。  

原本我还觉得有乐子可以看了,但是最终没想到却会是这么一个结局,实在是让人没有办法接受啊。”  

长孙府中,长孙温很是不爽的跟长孙涣在那里抱怨。  

这几天,长安城中不是在议论火柴,就是在讨论吸烟的问题。  

烟斗和烟丝已经成为送礼的最佳对象了。  

一点效果也没有吗?”  

长孙涣皱着眉头问道。  

作为长孙家的次子,他能够调动的资源虽然是远远低于长孙冲的。  

但是怎么说也是长孙无忌的儿子,要想在《长安晚报》上面发表一篇文章,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一点用也没有!大家都知道《长安晚报》是我们长孙家的产业。  

而我们长孙家跟太子殿下不对付,这已经不是秘密。  

所以我们报纸上说的关于太子殿下相关的任何人和产业的坏话,都没有什么人愿意相信。”  

长孙温很是苦涩的说道。  

很显然,这个情况是他不愿意承认,不愿意看到,但是却已经是一个事实。  

“能够想办法让《曲江日报》也发表一些相关的文章?《长安晚报》现在的总编贺昌毅之前不是在《曲江日报》吗?  

他肯定有一些关系能够在上面发表一些文章的。  

我们的文章也不是瞎编乱造,而是有根有据的。  

将烟丝泡在水里面,再在水里面养殖金鱼,不用多久金鱼就会死掉。  

这可以充分的说明烟丝是有毒的啊。”  

长孙涣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很显然,他现在没有放弃继续对付李宽的想法。  

虽然他跟自己大哥长孙冲的关系谈不上好,但是在对付东宫这方面,大家的态度是一样的。  

“这个实验经不起推敲呢,不仅泡了烟丝的水会把金鱼搞死,泡了桂皮,泡了肉蔻的水,都会把金鱼搞死。  

甚至你直接把金鱼放在酒水里头,死的反而更加快。  

所以这么一个情况,没有办法证明什么。”  

长孙温这话,让长孙涣感到更加头疼了。  

自己怎么样才能证明吸烟有害健康,证明烟草这个东西,不是好玩意呢?  

“二哥,我昨天听到阿耶跟大哥在聊天,好像府中有计划安排你去泉州那边府中烟草的种植呢。”  

看到长孙涣没有说话,长孙温又补充了一句。  

“什么?”  

这下长孙涣不淡定了。  

自己正准备采取各种方法来证明烟草这个东西不是好玩意,结果府中却是要安排自己去泉州谋划种植烟草的事情。  

这也太讽刺了吧?  

“二哥,据说吴王殿下安排人送到长安城的烟叶,没有卖多少钱。  

但是现在珍品阁里头,一盒中等的烟丝,就要一贯钱,上等的就更加不用说了。  

哪怕是最便宜的,也要一百文钱一盒,这里面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了。  

府中的炼铁作坊,如今已经要经营不下去了,其他的产业在太子党的打压之下,也都是惨淡经营。  

给许多勋贵家中带来巨大利润的海贸生意,我们更是已经完全没有办法做下去了。  

要不是朔州那边的棉花种植和广州那边的甘蔗种植还能源源不断的提供一些收益,我们府中肯定已经陷入到了入不敷出的境界了。”  

长孙温的这话,算是彻底的打消了长孙涣反抗的念想。  

是啊,此时的长孙家,早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  

虽然在朝堂上看起来还有不少的党羽,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