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支持海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娘娘,娘娘!”  

齐王港中,刘兰萱兴高采烈的跑到了德妃面前。  

“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冒冒失失的?”  

刘兰萱是德妃身边的老人了,别看今年才三十来岁,但是其实已经跟了德妃差不多二十年了。  

所以主仆之间的感情,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上。  

很多时候,德妃都是把她当成了半个女儿。  

特别是刘兰萱决定跟着德妃来到齐王港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又更上了一层楼。  

“娘娘,搞清楚了,我搞清楚了今天一大早发生的事情了。  

那个大食帝国的水师,安排了二三十艘大海船,想要攻打我们齐王港,但是市舶水师的瞭望手提前发现了,然后双方在港口外面的大海上举起了一场大海战,我们胜利了。”  

“大食帝国的水师?我们胜利了?”  

德妃愣了一下,立马就意识到了什么。  

“你是说大食帝国安排了水师来袭击我们?”  

在齐王港,德妃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这么一座孤悬海外的港口,它的安全问题怎么解决。  

一旦有人进攻齐王港,哪怕是最近的蒲罗中派兵过来,都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如果等到大唐本土,那就基本上凉凉了。  

“是的,据说来的船队比我们的水师规模还要大,但是全部被周提督和杨提督给打败了。  

如今码头上停靠了四五十艘海船,不断有俘虏被赶下船呢。  

不过我们的将士好像也有不少的损伤,如今整个港口的郎中都被召唤到水师军营之中了。”  

听刘兰萱说完这话,德妃坐不住了。  

“走,我们去找祐儿,这个时候,他这个齐王港的负责人,一定要去水师军营里面好好的安慰鼓励一下将士。  

这些将士都是为了保卫我们齐王港的安危而受伤的,我们一定要让他们感到自己受伤是值得的。”  

德妃可是在宫中安安稳稳的做了二十年贵妃的人,对于有些东西,自然看的比李祐这个后生仔要清楚很多。  

齐王港的安危,注定是需要依赖于市舶水师的。  

不管是现在还属于蒲罗中市舶都督司管辖,还是后面单独成立齐王港市舶都督司,其实都是差不多一帮人。  

“周提督,今天的海战情况,基本上统计出来了。我们的将士有一百二十多人阵亡,另外有两百多人受伤。”  

齐王港中,周二福和杨七娃刚刚落座,就有属下过来汇报战斗情况。  

“损伤这么惨重?”  

周二福愣了一下。  

虽然他知道今天各船都有一些死伤,但是死了一百多人,还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那些大食人实在是太疯狂了,说是悍不畏死也一点不夸张。虽然我们前期通过床弩和弩箭的袭击,直接废掉了他们一半的人手。  

但是因为他们的船队规模差不多是我们的两倍,最终跳船过来战斗的人,还是不少的。  

要不是我们的将士英勇善战,最终的胜负还未可知呢。”  

杨七娃在旁边说了一句话。  

他在齐王港待得的时间比较长,对于大食人的厉害是知道的比较清楚的。  

所以虽然他也很心痛部下的伤亡,但是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其实还是比较满意的。  

“确实跟杨提督说的一样,这一仗,我们俘虏了大食人二十七艘海船和五百多名水手及两百多名的士卒。  

根据我们初步确认的情况,大食人这一次是出动了三十二艘海船,其中有两艘在逃跑的时候相撞沉没,其余三艘逃跑成功。  

大食人这一次的队伍,总共有约三千人,现在直接有一半多的人被我们射杀,剩下或是逃跑或是俘虏,这场战斗,已经是把大食人给打懵了呢。”  

俘虏了那么多人,想要搞清楚大食人的情况,自然很简单。  

齐王港作为东西方交流的一个重要港口,不管是这里的唐人还是其他人,不少人都会好几国语言。  

“把死伤将士们的尸骸收好,到时候我们要把他们的骨灰偶读带回大唐。”  

周二福沉默了片刻,也没有说太多的话。  

今天是一场大胜,他要是表现出不开心,或者是在责怪大家,那就不好了。  

战争,哪有不死人的?  

他的内心之中,对此其实是有着清晰的认识的。  

只不过以前没有碰到过伤亡这么厉害的时候,一时之间有点接受不了而已。  

“瓦尔基,唐人把大食人给打败了,你觉得我们布哈拉餐厅在齐王港里头开设一家分号,是不是没有什么危险了?”  

在齐王港码头,瓦迪亚看着忙碌的市舶水师将士,心中的那一丝犹豫,慢慢消失。  

坎奇普兰城现在是大唐人的地盘。  

作为坎奇普兰城最有名的餐厅掌柜,瓦迪亚自然也是希望能够借着这个机会把生意做到齐王港去。  

因为相对来说,齐王港的位置更加优越,每天都有许多商家在这里停留。  

这些人都是优质的消费者啊。  

“掌柜的,从码头上的情况来看,大唐十几艘海船出战,居然能够俘虏大食帝国二十多艘海船,显然是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胜利。  

有了这些海船,就意味着大唐水师的实力进一步的提高了。  

到时候大食人要想继续过来攻打,需要安排的人手就要更多了。  

但是大食人虽然距离齐王港不算很远,但是也不算很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