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商机无处不在(2/3)
鼓励县里的百姓出去,但是已经不再是一个强制性的措施了。”
蓝田县县衙,狄仁杰满脸轻松的跟李宽说着话。
整个蓝田县的百姓,已经全部都种了牛痘。
到今为止,已经连续五天都没有新增的天花患者了。
可以说这一场危机,已经过去了。
当然,一些患上了天花之后,发烧还没有完全消退的人,任然被严格限制出行。
如果有没有接种牛痘的人员接近他们的话,还是会得天花的。
“嗯,借着只一次的情况,你在蓝田县的威信也算是彻底的树立起来了。接下来就要把重点转移到如何带领百姓发家致富上面了。
你之前提到的人参种植和中药材种植,都是非常不错的注意,可以好好的发扬光大。”
李宽在蓝田县也待了十来天了,准备回去。
免得程静雯她们担心。
“嗯,我准备接下来跟观狮山书院农学院和商学院好好的合作,争取在三年内让县内的百姓收入翻一番。”
狄仁杰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在蓝田县的,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未来三年如果他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么到时候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到长安城。
升职加薪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事。
“嗯,医学院之前虽然也有一些教材在教导大家如何预防瘟疫,但是毕竟是纸上谈兵。这一次天花出现之后,也算是给了大家一个好好的实战机会。后面他们应该还是很愿意跟蓝田县合作的。”
狄仁杰的才华,李宽是非常有信心的。
所以今天的谈话,更像是闲聊。
“师父,蓝田县医馆的郎中姚均,再一次的天花防空之中发挥了特别大的作用。他还是观狮山书院医学院去年刚刚毕业的学员,也是唯一一名患上了天花的郎中。
虽然他现在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了,但是整个人也都是被疹子给布满了,应该是没有办法再回到医馆里头干活。
我想可否借着这个机会,让朝廷提高郎中的地位,看看能不能给姚均一些封赏,让姚家不至于因为姚均的事情而受到影响?”
狄仁杰很清楚一个壮劳力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意义。
乡村里头,多少家庭因为家中的男子死去,变得贫困不堪?
虽然姚均没有成家,但是他有一个哥哥和妹妹,狄仁杰却是打听到了的。
“没问题!姚均要是愿意的话,我可以安排船只送他到海外生活,那些得了天花之后痊愈的百姓,也都可以一起跟着。
到时候找一个适合居住的岛屿,他们就在那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李宽沉默了片刻,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他自己可以做到不歧视姚均这些换上了天花的人,但是并不表示其他人也能做到。
很显然,狄仁杰说的是对的,这些人已经没有办法在大唐轻松的生活了。
既然如此,那就把他们送到海外去吧。
找不到唐人做媳妇,找个番邦女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听说了没?今年春闱录取明医科的进士数量,会比去年多一倍呢。”
五合居中,一些准备参加今年春闱的士子在那里交谈着。
不管是哪一年,到了这个时候,长安城各处都会看到许多士子在讨论着春闱的事情。
大唐如今越来越重视进士出身的人员了。
虽然吏部还没有正式的公布科举出身的人的安排方法,但是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只要考中了进士,最差也能去到一个下县当一名县丞。
当然,你要是不愿意去,那另当别论。
虽然一名下县的县丞对于勋贵子弟来说,那是什么都不是。
连七品芝麻官都谈不上,只能算是朝廷最基层的一名官员。
再往下,就是胥吏。
那里面慢慢的已经被各个书院毕业的学员给占据了。
同等情况下,各个书院毕业的学员在参加等地的胥吏招募的时候,都是享受优先录取的资格的。
这让原本有点世袭的胥吏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直以来,朝廷的政令到了各县之后,基本上就要靠着本地的胥吏、乡绅去落地了。
但是,现在这些胥吏里面,出现了越来越多书院出生的学员,有些风气就开始变化了。
吏部已经在考虑将胥吏也纳入到官员体系之中来,承认他们是朝廷的官员。
虽然这些胥吏之前的俸禄名义上不是朝廷发放的,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实也都是各个县衙从赋税收入之中拿出来的钱财支付的。
现在只不过官方正式的承认胥吏的身份。
当然,不是所有的胥吏都会变成大唐的官员。
吏部还在制定具体的对策,大体上每个县里面,只有那么五六个胥吏会从朝廷手中直接领取俸禄。
他们的任命,也不再是县令一个人说了算,而是需要在州府里面备案审核之后,才可以正式上任。
“虽然明医科的人在蓝田县立下了大功劳,但是朝廷的这个赏赐也太过丰厚了吧?”
很显然,有些不是学医的士子有点眼红。
凭什么同样是参加科举,人家的中举概率就要比自己高。
“也不能这么说,医者父母心,这些郎中能够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进入到蓝田县,还是付出了挺多的。
再说了,如今观狮山书院医学院在大唐各个州县都修建医馆,这些
蓝田县县衙,狄仁杰满脸轻松的跟李宽说着话。
整个蓝田县的百姓,已经全部都种了牛痘。
到今为止,已经连续五天都没有新增的天花患者了。
可以说这一场危机,已经过去了。
当然,一些患上了天花之后,发烧还没有完全消退的人,任然被严格限制出行。
如果有没有接种牛痘的人员接近他们的话,还是会得天花的。
“嗯,借着只一次的情况,你在蓝田县的威信也算是彻底的树立起来了。接下来就要把重点转移到如何带领百姓发家致富上面了。
你之前提到的人参种植和中药材种植,都是非常不错的注意,可以好好的发扬光大。”
李宽在蓝田县也待了十来天了,准备回去。
免得程静雯她们担心。
“嗯,我准备接下来跟观狮山书院农学院和商学院好好的合作,争取在三年内让县内的百姓收入翻一番。”
狄仁杰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在蓝田县的,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未来三年如果他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么到时候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到长安城。
升职加薪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事。
“嗯,医学院之前虽然也有一些教材在教导大家如何预防瘟疫,但是毕竟是纸上谈兵。这一次天花出现之后,也算是给了大家一个好好的实战机会。后面他们应该还是很愿意跟蓝田县合作的。”
狄仁杰的才华,李宽是非常有信心的。
所以今天的谈话,更像是闲聊。
“师父,蓝田县医馆的郎中姚均,再一次的天花防空之中发挥了特别大的作用。他还是观狮山书院医学院去年刚刚毕业的学员,也是唯一一名患上了天花的郎中。
虽然他现在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了,但是整个人也都是被疹子给布满了,应该是没有办法再回到医馆里头干活。
我想可否借着这个机会,让朝廷提高郎中的地位,看看能不能给姚均一些封赏,让姚家不至于因为姚均的事情而受到影响?”
狄仁杰很清楚一个壮劳力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意义。
乡村里头,多少家庭因为家中的男子死去,变得贫困不堪?
虽然姚均没有成家,但是他有一个哥哥和妹妹,狄仁杰却是打听到了的。
“没问题!姚均要是愿意的话,我可以安排船只送他到海外生活,那些得了天花之后痊愈的百姓,也都可以一起跟着。
到时候找一个适合居住的岛屿,他们就在那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李宽沉默了片刻,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他自己可以做到不歧视姚均这些换上了天花的人,但是并不表示其他人也能做到。
很显然,狄仁杰说的是对的,这些人已经没有办法在大唐轻松的生活了。
既然如此,那就把他们送到海外去吧。
找不到唐人做媳妇,找个番邦女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听说了没?今年春闱录取明医科的进士数量,会比去年多一倍呢。”
五合居中,一些准备参加今年春闱的士子在那里交谈着。
不管是哪一年,到了这个时候,长安城各处都会看到许多士子在讨论着春闱的事情。
大唐如今越来越重视进士出身的人员了。
虽然吏部还没有正式的公布科举出身的人的安排方法,但是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只要考中了进士,最差也能去到一个下县当一名县丞。
当然,你要是不愿意去,那另当别论。
虽然一名下县的县丞对于勋贵子弟来说,那是什么都不是。
连七品芝麻官都谈不上,只能算是朝廷最基层的一名官员。
再往下,就是胥吏。
那里面慢慢的已经被各个书院毕业的学员给占据了。
同等情况下,各个书院毕业的学员在参加等地的胥吏招募的时候,都是享受优先录取的资格的。
这让原本有点世袭的胥吏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直以来,朝廷的政令到了各县之后,基本上就要靠着本地的胥吏、乡绅去落地了。
但是,现在这些胥吏里面,出现了越来越多书院出生的学员,有些风气就开始变化了。
吏部已经在考虑将胥吏也纳入到官员体系之中来,承认他们是朝廷的官员。
虽然这些胥吏之前的俸禄名义上不是朝廷发放的,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实也都是各个县衙从赋税收入之中拿出来的钱财支付的。
现在只不过官方正式的承认胥吏的身份。
当然,不是所有的胥吏都会变成大唐的官员。
吏部还在制定具体的对策,大体上每个县里面,只有那么五六个胥吏会从朝廷手中直接领取俸禄。
他们的任命,也不再是县令一个人说了算,而是需要在州府里面备案审核之后,才可以正式上任。
“虽然明医科的人在蓝田县立下了大功劳,但是朝廷的这个赏赐也太过丰厚了吧?”
很显然,有些不是学医的士子有点眼红。
凭什么同样是参加科举,人家的中举概率就要比自己高。
“也不能这么说,医者父母心,这些郎中能够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进入到蓝田县,还是付出了挺多的。
再说了,如今观狮山书院医学院在大唐各个州县都修建医馆,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