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刺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用担心,最晚不会超过三天,你一定可以听到蓝田县传来的消息。”  

于志宁倒也很是坦诚的承认于家有蓄养死士。  

事实上,这也算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长安城的勋贵,有哪家没有养几个死士的?  

像是于家这种八柱国之后,家中背的死士数量都是上了两位数的。  

“到时候狄仁杰遇到刺杀,不管结果如何,他们肯定会认为这是长孙家和高家安排的人,到时候要是把事情闹得太大,楚王府的人报复太激烈的话,会不会有什么隐患?”  

“隐患?有什么隐患?报复越激烈越好,我一点也不担心。相反的,我担心的是楚王府的人太过谨慎,没有及时出手还击。那个时候,我们就要在背后再推动一把了。”  

于志宁冷笑一声,显然是准备把这把火烧的旺一些。  

“我们…我们怎么推呢?万一楚王府就真的没有动静的话。”  

既然已经做了决定,李治自然是希望事情的发展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而去。  

“很简单啊,如法炮制就行了。我们既然可以安排死士去刺杀狄仁杰,也可以安排人去刺杀长孙冲或者高瑾。到时候你觉得长孙家和高家会一点反应都没有吗”  

很显然,于志宁既然提出了这个方案,就已经有了后续的相关安排。  

“派人刺杀长孙冲?”  

李治心中再次纠结了起来。  

那可是自己的姐夫,也是自己的表哥。  

当初自己母后还在世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长孙冲这个侄子。  

现在自己却是要派人去刺杀他。  

说实在的,李治现在还真是没有腹黑到这种地步。  

不过,帝王之家无亲情,最终李治还是同意了于志宁的方案。  

蓝田县中,劳务服务公司的成立,引起了一些波澜。  

但是它毕竟没有损害大多数百姓的利益,甚至还给百姓们带来了一些福利,所以很快就开始运作了起来。  

短短的几天时间,蓝田县的乞丐就被蓝田县劳务服务公司给安排走了。  

街面上一下子就变得清净了许多。  

那种在迎亲队伍中强制乞讨的行为,一瞬间就消失的一干二净。  

毕竟,谁都看出来,这位狄县令处理起这种事情,还是非常干脆的。  

“元芳,这蓝田县跟雍州府的其他县相比,没有什么特别有优势的地方啊。要想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让百姓们的收入翻一番,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这两天,狄仁杰都是带着李元芳几个在蓝田县的各个村落之中转悠,想要亲自了解蓝田县的情况。  

虽然还没有把所有的村子都走一遍,但是狄仁杰对蓝田县的落后局面已经有了几分了解。  

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可能稍微夸张了一点,但是蓝田县跟富裕是真的扯不上关系。  

“蓝田县境内多山丘,要大规模的发展农业,其实不是很现实;但是修建作坊的话,这里跟长安城的作坊城相比也没有明显的优势。  

不过蓝田县产玉石,目前长安城的贵妇对各种首饰的喜爱程度在不断增加,我们可以考虑跟顾大福首饰铺子合作,在这里修建一个玉石加工作坊,专门生产各种玉器装饰品。  

除此之外,观狮山书院医学院附属医馆的规模现在是越来越大,在洛阳和凉州也都开设了分馆,再加上同仁堂药房,每天消耗掉的药材是比较多的。我觉得可以考虑在蓝田县种植一些中药材,这比种植粮食应该要挣钱。”  

李元芳能够被阿斯卡推荐到楚王府来效力,自然是有几把刷子的。  

不管是他提出来的玉石加工,还是中药材种植,都算是非常新颖的注意。  

最关键是具备较强的可行性。  

“玉石作坊可以搞起来,中药材种植的话,需求是非常广阔的,但是怎么种植,我请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学员过来调研一番之后再做决定,免得到时候影响百姓们的积极性。”  

狄仁杰立马就肯定了李元芳的提案。  

当然,该谨慎的地方,他还是非常谨慎的。  

“正好前面的村落旁边,就有一个玉石矿,我们可以去那里看一看。”  

李元芳显然也是做了功课的。  

狄仁杰每天要去的地方,那里有什么村落,有多少村民,附近的地貌是怎么样的,有没有什么危险,他都是要事前调查的。  

“好,那我们就去看一看!”  

狄仁杰也是一个行动派。  

既然已经准备修建一个玉石加工作坊,那自然要去了解一下蓝田县的玉石矿藏到底情况如何,免得后面闹出笑话,或者是选错了作坊的修建地点,凭空浪费了时间。  

很快的,一行人就骑着马朝着前方飞奔而去。  

“咦?前方的木桥上面怎么有一堆木头,谁那么缺德把木头直接扔在了桥上?”  

当狄仁杰一行人靠近前方错落的时候,却是在一座木桥面前停了下来。  

“嗖!”  

“嗖!”  

“嗖!”  

说时迟,那时快。  

就在狄仁杰几个人停下来的一瞬间,从旁边树林之中飞出来几支利箭,直接朝着狄仁杰射去。  

“哐!”  

李元芳眼疾手快,一个飞扑,打掉了一支箭矢。  

与此同时,将狄仁杰扑下了马车。  

其他几名护卫发现情况不对之后,也立马掏出了手弩,朝着箭矢飞来的方向就是一阵猛射。  

这种漫无目的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