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晚点(3/4)
百姓们解决百分之八十的日常病痛。”
“作坊城跟长安城相比,还有一个非常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的区别,那就是随处可见的公共茅房。房相您之前也去观狮山书院的实验室观看过,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的微生物的,要最大程度的减少生病,保持卫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趁着马车前往李忠府上的机会,李宽滔滔不绝的给房玄龄介绍了一遍作坊城的优点。
而李宽的这些话,很快也会被优化之后发表在《大唐日报》上面,让大家重新认识大唐的作坊城,不是简单的一座安置作坊的地方。
“楚王殿下,你了这么多,还没有你的建议是什么呢?”
李宽做事,一向是谋而后动。
这一点,房玄龄早就看清了。
如今了都快一刻钟了,房玄龄还没有听出来李宽到底想要干什么,干脆就直截了当的问道。
他倒要看看,李宽今天到底夹带了什么私货。
“房相,我的建议其实很简单,朝廷现在的衙门是越来越多了,虽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机构已经搬到大明宫里办公了,但是还有许多衙门都坐落在年久失修的房屋立面,不仅每年的修缮费用不堪重负,关键是年年修、年年都修不好。这一次暴雨,我估计很多衙门的建筑都受到了损伤,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全部搬到作坊城来办公得了。
我在作坊城中央专门留了一块地,用来修建各个衙门,到时候大家集中起来办公,既方便了百姓们办事,也方便大家交流。”
李宽很是替朝廷考虑的样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眼下长安城受灾这么严重,朝廷连修缮衙门的钱都要拿不出来了,哪来还有钱去修建新的衙门?再了,明明有现成的衙门,哪怕是破一点、旧一点,你放着不用,到时候御史、百姓不得喷死你?”
房玄龄不为所动,根本就没有同意李宽的建议。
站在房玄龄的立场,他虽然跟李宽关系好,但是绝对不会拿公事来讨好李宽的。
再了,这次长安城乃至周边各处的州县,肯定都有损伤,朝廷不可能只救长安城,不管其他州县的死活啊。
这么一来,需要户部支出的钱财肯定非常巨大,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去修建衙门。
历朝历代,官府为了自己能够办公舒服就大兴土木,肯定是会招来很大的非议。
房玄龄可不想自己晚节不保呢!
“房相,如果不花朝廷一文钱呢?”
李宽笑眯眯的道,脸上充满了自信。
“嗯?”房玄龄狐疑的看着李宽,“莫非楚王殿下打算免费为朝廷修建衙门?”
楚王府富可敌国,这不是什么秘密。
不过,房玄龄觉得李宽应该不至于干出这种“招风”的事情啊。
虽然房玄龄没有听过后世明朝沈万三的的故事,但是这种非官方出资修建官方机构、设施的事情,是很犯忌讳的。
到时候,李宽的对手只要随便放出一点谣言,李宽想要收买人心或者其他什么的,绝对会让李宽吃力不讨好。
“不!当然不是!”
李宽的话音一落,房玄龄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我只是让南山建工出面,为朝廷在作坊城免费修建衙门而已!”
听到李宽这么,房玄龄的脸立马就拉了下来。
你这是逗我玩呢?
南山建工跟楚王府是什么关系,长安城有几个人不知道的?
南山建工出面修建,不就是楚王府出面修建吗?
这个李宽,难道真的是觉得自己功劳很大,财富很多,已经开始迷失自我了吗?
“楚王殿下,兹事体大,老夫建议你慎重考虑!”
房玄龄没有直接否定李宽的提议。
他很清楚,如果李宽下定决心要这么干,他根本就拦不住。
到时候李宽肯定会直接跟李世民提议,并且服李世民接受自己的提议。
“二哥,虽然作坊城的规划很好,房子建设的也很漂亮,所有的道路都是水泥路,两旁还种满了银杏,在这里办公肯定很舒服。但是一个亲王为朝廷修建衙门,这很容易让大哥和四哥产生其他联想呢。”
一直没有话的李治,也忍不住了。
他可不想李宽掉进坑里面呢。
关键这坑貌似还是李宽自己要挖的。
“是啊,句不适合的话,太子殿下如今对于所有威胁他储君之位的事情都非常的敏感,楚王殿下您实在是不适合再去刺激他。”
房玄龄这话出来之后,就不打算再其他的了。
毕竟,严格来,这话已经有点出格。
好在他知道李治跟李宽的关系非常的铁,不会把自己这话传出去。
当然,从这话里也能看出来,房玄龄心中可能从来就没有想过李治会跟大唐的皇位有什么关联。
“房相的没有错,二哥你是不清楚,今年从头到尾,四哥跟大哥斗的有多厉害。要不是父皇早早的从辽东班师回朝,还真不知道长安城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李治虽然在朝中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怎么也是大唐的一个亲王,并且还是那种深受李世民喜爱的亲王,消息渠道还是很灵通的。
有的时候,他甚至有点担心这些风波会危及到自己。
“房相,雉奴,你们的担心,我都很清楚。不过,修建新的衙门,从长远来看是可以节约户部开支的,毕竟长安城里
“作坊城跟长安城相比,还有一个非常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的区别,那就是随处可见的公共茅房。房相您之前也去观狮山书院的实验室观看过,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的微生物的,要最大程度的减少生病,保持卫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趁着马车前往李忠府上的机会,李宽滔滔不绝的给房玄龄介绍了一遍作坊城的优点。
而李宽的这些话,很快也会被优化之后发表在《大唐日报》上面,让大家重新认识大唐的作坊城,不是简单的一座安置作坊的地方。
“楚王殿下,你了这么多,还没有你的建议是什么呢?”
李宽做事,一向是谋而后动。
这一点,房玄龄早就看清了。
如今了都快一刻钟了,房玄龄还没有听出来李宽到底想要干什么,干脆就直截了当的问道。
他倒要看看,李宽今天到底夹带了什么私货。
“房相,我的建议其实很简单,朝廷现在的衙门是越来越多了,虽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机构已经搬到大明宫里办公了,但是还有许多衙门都坐落在年久失修的房屋立面,不仅每年的修缮费用不堪重负,关键是年年修、年年都修不好。这一次暴雨,我估计很多衙门的建筑都受到了损伤,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全部搬到作坊城来办公得了。
我在作坊城中央专门留了一块地,用来修建各个衙门,到时候大家集中起来办公,既方便了百姓们办事,也方便大家交流。”
李宽很是替朝廷考虑的样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眼下长安城受灾这么严重,朝廷连修缮衙门的钱都要拿不出来了,哪来还有钱去修建新的衙门?再了,明明有现成的衙门,哪怕是破一点、旧一点,你放着不用,到时候御史、百姓不得喷死你?”
房玄龄不为所动,根本就没有同意李宽的建议。
站在房玄龄的立场,他虽然跟李宽关系好,但是绝对不会拿公事来讨好李宽的。
再了,这次长安城乃至周边各处的州县,肯定都有损伤,朝廷不可能只救长安城,不管其他州县的死活啊。
这么一来,需要户部支出的钱财肯定非常巨大,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去修建衙门。
历朝历代,官府为了自己能够办公舒服就大兴土木,肯定是会招来很大的非议。
房玄龄可不想自己晚节不保呢!
“房相,如果不花朝廷一文钱呢?”
李宽笑眯眯的道,脸上充满了自信。
“嗯?”房玄龄狐疑的看着李宽,“莫非楚王殿下打算免费为朝廷修建衙门?”
楚王府富可敌国,这不是什么秘密。
不过,房玄龄觉得李宽应该不至于干出这种“招风”的事情啊。
虽然房玄龄没有听过后世明朝沈万三的的故事,但是这种非官方出资修建官方机构、设施的事情,是很犯忌讳的。
到时候,李宽的对手只要随便放出一点谣言,李宽想要收买人心或者其他什么的,绝对会让李宽吃力不讨好。
“不!当然不是!”
李宽的话音一落,房玄龄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我只是让南山建工出面,为朝廷在作坊城免费修建衙门而已!”
听到李宽这么,房玄龄的脸立马就拉了下来。
你这是逗我玩呢?
南山建工跟楚王府是什么关系,长安城有几个人不知道的?
南山建工出面修建,不就是楚王府出面修建吗?
这个李宽,难道真的是觉得自己功劳很大,财富很多,已经开始迷失自我了吗?
“楚王殿下,兹事体大,老夫建议你慎重考虑!”
房玄龄没有直接否定李宽的提议。
他很清楚,如果李宽下定决心要这么干,他根本就拦不住。
到时候李宽肯定会直接跟李世民提议,并且服李世民接受自己的提议。
“二哥,虽然作坊城的规划很好,房子建设的也很漂亮,所有的道路都是水泥路,两旁还种满了银杏,在这里办公肯定很舒服。但是一个亲王为朝廷修建衙门,这很容易让大哥和四哥产生其他联想呢。”
一直没有话的李治,也忍不住了。
他可不想李宽掉进坑里面呢。
关键这坑貌似还是李宽自己要挖的。
“是啊,句不适合的话,太子殿下如今对于所有威胁他储君之位的事情都非常的敏感,楚王殿下您实在是不适合再去刺激他。”
房玄龄这话出来之后,就不打算再其他的了。
毕竟,严格来,这话已经有点出格。
好在他知道李治跟李宽的关系非常的铁,不会把自己这话传出去。
当然,从这话里也能看出来,房玄龄心中可能从来就没有想过李治会跟大唐的皇位有什么关联。
“房相的没有错,二哥你是不清楚,今年从头到尾,四哥跟大哥斗的有多厉害。要不是父皇早早的从辽东班师回朝,还真不知道长安城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李治虽然在朝中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怎么也是大唐的一个亲王,并且还是那种深受李世民喜爱的亲王,消息渠道还是很灵通的。
有的时候,他甚至有点担心这些风波会危及到自己。
“房相,雉奴,你们的担心,我都很清楚。不过,修建新的衙门,从长远来看是可以节约户部开支的,毕竟长安城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