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数不胜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海里面,有一类鱼,它们的身上有耳石。  

竹竿敲打的声音能够和这些鱼的耳石产生共振。  

一方面,这种声音会吸引这些鱼靠近,另外一方面,共振会让这些鱼陷入半昏迷状态,反应变得迟钝。  

很明显,东海渔业今天碰到的就是这类鱼。  

事实上,这类以大黄鱼、小黄鱼、梅童鱼为主,特别是大黄鱼,可以说从黄海到东海,一直到南海,到处都是。  

“王爷,来了!来了!鱼群来了!”  

周二福激动的像个小孩一样的在船上跳了起来。  

各艘船上,船员们也都兴奋的看着眼前的场景。  

“起网!”  

李宽看到五艘船只中间已经有无数的鱼游来游去,连忙下令收网。  

“起网!”  

“起网!”  

很快的,一声声吆喝传遍各艘船头船尾。  

滑轮组缓慢的转动着,有点吃力的拉着水中的渔网。  

伴随着渔网的不断上探,水面上变得越发热闹了起来;无数金黄的大鱼跳出水面,然后再次落入水中。  

“王爷,是大黄鱼!是大黄鱼!”  

周二福再次激动的叫喊,“全部都是大黄鱼啊,这些鱼平时非常难捕捞的,我这辈子也没有捕上来多少,今天一下子就来了这么多,这…这…简直难以让人相信啊。”  

船上那些楚王府的护卫,看到这么多鱼,固然是有些激动的。  

但是那些招募而来的渔民,就不能简单的用激动来形容了。  

有些夸张的水手,直接就跪在甲板上叩拜了。  

打了一辈子鱼,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啊。  

整个登州府,一年打上来的鱼,估计都没有这一次来的多吧?  

要不然渔民们的日子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二福,指挥好船只,别互相撞在一起了。”  

李宽看到渔网已经慢慢的露出水面,几艘船只也靠的有点近,赶紧提醒周二福这个船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王爷,捕鱼怎么就变得这么容易了?”  

为了及时救治船上可能发生的疾病、外伤,林然也跟着出海了。  

江南长大的林然,对于捕鱼也是有所了解的,今天的一切算是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林然,凡事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没有那么难。捕鱼是这样,治病救人也是这样。”  

“林郎中,那边有人滑到摔伤了,你去看看!”  

渔网已经收出了水面,有些心急的船员已经开始把一些鱼往甲板上捞,不过那些大黄鱼别看个头只有一臂之长,力量却是不小,再加上甲板上水多湿滑,有些船员不小摔倒在地,好在看情况都不是很严重。  

“大家小心点,把鱼往船舱里搬。”  

这个时候,自然是没空去开肠破肚的处理鱼获,全部一股脑的先往船舱里扔。  

别看这个过程很简单,其实活着的鱼滑不溜秋的,没有抓习惯的人还真是抓不稳。  

不一会,甲板上就到处都是蹦蹦跳跳的大黄鱼了。  

香煎黄鱼好吃呢?  

还是清蒸比较原汁原味?  

亦或是红焖?  

来了大唐这么久,李宽还真是一次海鱼都没有吃过,这下总算是可以过把瘾了。  

“王爷,您先吃点东西吧,估计这么多鱼,还要点时间才能收拾好呢。”  

席君买看着天上的日头,再看看甲板上那一堆鱼,以及渔网中还蹦蹦跳跳的,估计至少还要半个时辰才能勉强收拾好。  

“没事,我跟大家一起吃。”  

难得这么一次收买人心的机会,李宽自然不会错过。  

今天第一次出海,王玄策们还能接受,以后再出海,估计他们就很难接受了。  

都是为了自己好,也不能让人感觉自己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要不然不利于收拢人心啊。  

也许是几艘船只在这里停留的有点久,桅杆上围了不少的海鸥在盘旋。  

杨七娃已经下到了甲板,帮忙搬起了鱼获。  

黏糊糊的鱼鳞沾满了身上的衣服,不过杨七娃却是一点都不介意,反而心中充满喜悦。  

如果每次出海的收获都这么大,登州就再也没有饥荒了吧?  

自己的家人也可以活下去了。  

“王爷,看来今天不用在海上过夜了,现在赶回去,日落之前还能回到码头!”  

周二福笑的眼睛都快要找不到了。  

“那就出发回去吧!”  

登州刺史府。  

“来,淳于使君,我们干一杯!”  

淳于难送别了李宽之后,并没有在码头上多待一刻钟,立马就回到了自己府中。  

然后中午该吃吃该喝喝,跟登州府几个富商在酒楼里吃着大餐,喝着小酒。  

至于城中还有很多老百姓饿肚子,关他什么事?  

“这酒不错,鲁掌柜,看来还是你厉害,这种江南窖藏多年的女儿红都能搞到。”  

淳于难端起了酒杯,放在鼻子面前,闭着眼睛,深呼吸一口。  

“嘿嘿,都是托了使君的福,您要是喜欢,回头我给你送几坛过去。”鲁掌柜一脸谄笑。  

虽然鲁家在登州府也算是一方人物,不过和淳于家比起来,那就大巫见小巫了。  

并且鲁家是商人世家,地位就更是和淳于家没法比了。  

“那个楚王殿下来了登州,你们都知道了吧?”  

对于鲁掌柜送酒,淳于难并没有表示好还是不好,其实这就是好的意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