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粮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还有一个意见。”关诗雨举手。  

“你说。”  

“饭团宝这个名字不是很好,也没什么意义,要不要改个名字?”  

洛修想了想,“这是一个让普通人把钱都存进来的产品,那就叫粮仓吧!”  

“这个名字不错,饭团、饭团支付、粮仓,听着就像一脉相传的名字。”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称赞:  

“希望国泰民安,人民的粮仓都装得满满的。”  

“希望人民都富起来,五谷丰登,粮仓里面自然就有余粮。”  

洛修的决定得到大家的后,粮仓很快推向市场。  

时间很紧迫,他必须抢在支付宝之前上架这个产品,否则没办法竞争。  

原历史中,余额宝推出之后,企鹅、工行等企业也相继推出同类的产品。  

特别是企鹅,拥有微信支付这样的巨无霸,在此基础下推出了“零钱通”,但其规模完全无法跟余额宝相比。  

就算你的利率更高,普通消费者也未必去比较。  

人家先做了,普通消费者肯定认同先做的。  

就好像微信先推出了春节红包,其他企业再跟着做,可就没什么效果了。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重要。  

粮仓上线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宣传。  

而现在的宣传,越来越难取信于消费者。  

越来越多人觉得都是骗人的。  

通过让消费者买一件日常使用的商品已经很难了,想让他们把辛辛苦苦多年积攒下来的存款从银行里拿出来,存进你这个所谓的粮仓,那就更难了。  

人家银行是有信用背书,不用担心钱会消失,而饭团只是一家企业,万一钱存进去后不见了怎么办?  

因此洛修前期没有在上投入太多,只在自有的媒体上做一些宣传。  

他做的最重要一个决定是,在原有的饭团app上做一个抽奖活动。  

用户只要抽奖,就可以获得最低几千,最高十万元的虚拟资金。  

这笔资金会自动存入“粮仓”,七天后这笔虚拟资金会被系统收回,但这七天时间里,产生的利息是用户的。  

相当于用户账户里面有一笔钱,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再好的,也比不上实实在在的使用体验,更有说服力。  

一个产品好不好,不是靠吹的,而是用户真实使用后得出来的结论。  

抽奖推出后,热度比上次扫码红包更大。  

到处都可以看到用户在讨论:  

“洛修又给大家发钱了,快去饭团抽奖。”  

“真的吗?你抽了多少?”  

“我抽了一万块。”  

“开什么玩笑,跟上次一样有几块钱红包就不错了,怎么会真的给你一万块?”  

“一万块是虚拟资金,放在他那个什么粮仓里,有一块钱的利息呢。”  

“我抽了两万,能有多少利息?”  

“我抽了五万块,有五块钱到账,够我吃一个很好的早餐了。”  

“为什么我只抽到三千,才三毛钱的收益,能干什么?”  

事实证明,有便宜可占,每个人都会变成超市排队抢鸡蛋的大妈。  

很多之前没有下载app的人,在周边人的带动下,也都纷纷下载了。  

饭团支付的用户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增加了一千万。  

然而七天之后,这笔抽奖送的虚拟资金被收回。  

原本到账的利息没有了。  

人就是这样,如果给你一个鸡蛋,一段时间后,你就会觉得收到一个鸡蛋是理所应当的。  

现在突然不给你鸡蛋了,内心就会产生痛苦,好像丢了一个鸡蛋一样。  

为了继续能够领到鸡蛋,很多用户试着存一些钱进去。  

苏怀曼就是最早尝试往谷仓存钱的用户之一。  

她是一名刚工作三年的办公室职员。  

苏怀曼与其他女生不一样的是,她一直有存钱的习惯。  

虽然工资不高,但这三年来,银行卡里也存了好几万块。  

她希望以后嫁人的时候,可以带着这笔小金库,跟未来老公一起在这个城市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苏怀曼前几天在同事的影响下,抽到了几千块的虚拟资金,放在粮仓里,有几毛钱的收益。  

现在虚拟资金被收回去了,于是她试着往里面存进一万块,看着都有一块钱的利息,心里很开心。  

这些钱本来活期存在银行,基本没有什么收益,即使有一点收益,也不会实时播报,让你能够那么直观地看见。  

过了一段时间后,苏怀曼觉得一块钱太少了,又往里面追加了一万块,于是都有两块钱收益。  

后来她把全部六万块的存款都存了进去,的利息变成了六块。  

她以前为了存钱,连早餐都不舍得吃。  

现在看到额外多出了六块钱,觉得自己吃三块钱早餐也心安理得。  

只可惜自己全部存款就只有六万,要是能够存到十万,二十万,的利息就够她中午点个外卖了。  

跟苏怀曼抱着同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开始注意到,把钱存在银行是最亏的一种做法,他们又没有精力去了解更多的理财产品。  

担心股市有风险,不相信市面上的基金产品。  

把钱存在粮仓,成为了他们最稳妥的理财方式。  

甚至一些学生从家长手里拿到学费后,先把钱存在自己的粮仓里赚利息,等到最后期限才交给学校。  

粮仓上线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