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真是丢脸(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在宁青安吸干笑三笑体内真气的那一刻,他感觉自己体内干涸的丹田以极为恐怖的速度被充盈,身上的伤势在迅速的好转,对方的龙龟之血也被他收入囊中。  

以玉瓶盛放。  

自此,天下四大瑞兽,他已经得到其三。  

再等到屠龙之后,他在风云世界便再无任何留恋。  

而对于帮助自己击杀笑三笑的武无敌,虽然宁青安也有些想要他的真元,但宁青安已经发现自己此时达到破碎的边缘,单凭单纯的功力吸取,已经无法令他破境。  

也就是说,此时的他即便吸取再多武林高手的内力,也无法在境界上有任何突破。  

而且功力和权力在某个世界达到极致之后,心中暴戾的杀心就会收敛很多。  

宁青安收回眼神,再次抓起大邪王。  

“我还会在此地十年,十年之内,我给你超越我、向我挑战的机会。”宁青安沉声道:“十年之后,我会在皇城离去。”  

武无敌目光闪动。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今天性命无虞。  

而…宁青安给他的期限是十年。  

也就是说,在这十年之内,武无敌要想破除武家血咒,便可以向他挑战。  

而十年之后,宁青安便不会再奉陪。  

武无敌自然知晓,十年之内自己能追上宁青安的可能性极其渺茫,他自然可以选择潜伏不出,从此不再去关注武家血咒。  

因为他清楚宁青安的风格。  

一旦两人正式开战,那么宁青安不会有留手。  

如果武无敌失败,就只有死去这一条路。  

“我很少给人选择,你自己决定。”宁青安平静的收起大邪王,手掌横空,径直向聂风抓去。  

聂风看着宁青安的目光和扑面而来的真气手掌时,眼神几乎要滴出血来。  

这个魔头太恐怖了。  

连活了四千多年的笑三笑、无名以及步惊云都被对方斩了,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凶神。  

若是落在他的手中,恐怕会生不如死!  

他转身,步伐凌厉准备逃离此地。  

只不过凭他的速度,又怎么可能逃得过宁青安的掌心?  

宁青安化为一道流光,转眼便落在聂风身后,不等对方反抗,一把将其打晕抓起,纵天而去。  

武无敌站在破败宛若废墟一般的南海竹林,沉默良久。  

南海竹林一战之后,几乎整个世界都处于被宁青安掌控的地步。  

他再也没有任何顾虑。  

回到皇城之后,他与魔主再次联合对当今天下进行改革。  

要彻底灭武!  

宁青安在风云世界没有朋友,也不需要朋友,唯有魔主,勉强能算是一个与他较为亲密的人,在离开之前,索性帮对方完成心愿也未尝不可。  

虽然此时的朝廷制度也未尝不可,但就像笑三笑所言,这天下一切稳定的因素,都要维持在一个前提上。  

那就是宁青安在。  

他足以震慑皇都的所有武者。  

而若是他离开,则魔主一人,根本不足以对付那些破军、断浪等野心勃勃之人。  

魔主的性格又太过孤高,若是宁青安传授给她唤魔经,恐怕对方也不屑于用这种方法来控制他人。  

这违背她的理念。  

思来想去,唯有彻底灭武,重点开始发展学府、工业,让人的社会地位提升由武力转化为其他领域。  

当然,这不是完全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方法。  

这一次改革,并没有引起民间太大的反对,因为此时所有的武者都已经被皇都笼络,民间无习武之人、也无习武之地,但却被建立了一处处学府,开化世人,教导民智。  

在以往唯有学武才能改变命运的时代,无数无天资学武之人,终其一生也只能碌碌无为,做个最底层的农夫。  

而在学府出现之后,最底层的寒士也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宁青安的举动,再次让他的名望达到一个巅峰。  

又是一个十年过去了。  

整个天下焕然一新。  

皇都之内,除了筹备七武屠龙所必须的武者之外,宁青安已经解除了庞大的武者军团。  

解除了武者军团之后,宁皇帝的权力似乎没有以往看起来那么大了,但普天之下,皆立宁皇帝雕像,他的威望却达到了千古一帝的地步。  

“十年了…我的愿望,要在今日达成。”宁青安看着远方的天空,默然道。  

这十年以来,他的修为无法再继续寸进。  

想要继续突破,只有两个方法。  

一是离开风云世界。  

二,则是尝试四灵之血融合。  

其一宁青安自然不会轻易去选,风云世界的机缘还未拿尽,他绝对不离开,否则十年之前击杀笑三笑时便可以离去,何必等到今日?  

他等了十年,就是为了等到今天。  

惊瑞之日!  

六百年一现。  

也是四瑞兽之首的神龙最弱的一天。  

神龙乃是阳气最为旺盛的一种瑞兽,惊瑞之日天地之间阳气变旺盛,神龙身上的阳气就会下降,这就好像是呼吸吐纳一般。  

天地有呼吸,万物也有呼吸,每六百年,神龙将阳气排出体外,便是它最弱之时。  

巅峰时期的神龙有多强无人可知。  

宁青安猜想,或许神龙的境界距离破碎也只是一线而已,再加上天生异种的皮糙肉厚,恐怕自己对上,都绝对讨不到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