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石之轩的想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在宁青安慢条斯理的说出这几个字之后,他的动作却丝毫不慢,身形如电脚踏祥云一剑便向帝心尊者刺了过去。  

这一剑,没有华丽的招式与惊天的威势。  

有的只有一个字,快!  

任何东西快到极致,都是极为可怕的。  

更何况是一把削铁如泥的神兵?  

与此同时,帝心尊者也厉喝一声用出自己的独门绝学,他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极为恐怖的威势,整个人仿佛天下地下唯我独尊的真佛,禅杖微动,震动大地。  

他的禅杖在身旁舞出极为极为圆润的轨迹,虽然并未有风雷震鸣,但却给人一种极为“完美”的感觉。  

仿佛这套杖法,此时已达最圆满的状态。  

禅杖所在之地,风雨不能进!  

这便是大圆满杖法。  

“这老和尚的武功又精进了…”此时,化身为一名江湖人士的石之轩远远观望着此地,面相冷漠。  

曾被四大圣僧追杀过的他,最有资格谈论帝心尊者与智慧大师有多强。  

当初他已经是大宗师,但在四人的追杀下依然狼狈逃窜,以幻魔身法和不死印法才堪堪抵挡四人攻势。  

若说反击,那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而此时,这两名老僧虽然年岁长了一些,但功力却没有半分退步,甚至还略有精进。  

石之轩扪心自问,若是自己当初巅峰之时,对上此时的帝心尊者与智慧大师两人,恐怕也极难脱身。  

同时,他把目光放在宁青安的身上。  

“这名少年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在弱冠之年修成大宗师,观其异像,恐怕要比我当年更胜一筹,虽然有圣舍利的功效加持,但自身的资质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石之轩在心中暗自思量:“他是谁的弟子?是我魔门中人吗?”  

石之轩百思不得其解。  

但他却暗自下了决定,要在合适的时机出手,抢夺邪帝舍利。  

方才那名神秘的少年不知是因为初到大宗师巅峰的狂妄,还是伴随年少得志而来的愚蠢,居然把邪帝舍利公示诸人,被他敏锐的察觉到其中的精元并未被吸收殆尽。  

虽然剩下的不多,但足以让他重新回到大宗师之境,令当初的邪王再现人间。  

场间与石之轩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无数武者盯着场间的厮斗,目光逐渐变得冷厉起来。  

甚至就连皇宫都派出禁军,将跃马桥周遭数十里团团包围!  

所有人都在注目,那场间的决战!  

“心佛神掌!”街头另一侧,智慧大师也低声颂念了佛号,便凌空而起用出自己的绝学。  

一刹那间,他干瘦的身躯迸发出璀璨的佛光,阵阵浩荡的梵音在天穹之上响起,更是随着他的掌心落下,一朵朵天地真元凝聚的金色花瓣在他身边飘落,无比神圣!  

一张硕大的掌印从天而降。  

浩荡的天地元气被吸引而来,向着宁青安挤压过去。  

智慧大师与帝心尊者,一前一后宛若两尊不可战胜的金身佛陀,一出手便是杀招!  

轰隆隆!  

剧烈的真气波动,让方圆数里的建筑都有些不堪重负,出现密密麻麻的裂痕,顷刻之间崩塌无数!  

两大圣僧的出手,令宁青安无处可遁!  

但他根本不需要逃!  

甚至都不需要躲避!  

“咄!”宁青安低喝。  

体内魔莲震动一下,顷刻间千万漆黑的莲瓣横空出世,护在宁青安周身不停循环转动!  

这是唤魔经下卷记录的七种功法武学之一:阴阳莲印!  

此印法主要作用为防护,在体外凝聚十万八千阴阳二气莲花瓣,生生不息!  

若有破损,则迅速循环补齐!  

智慧大师那一掌拍了下来,仿佛要毁天灭地一般。  

但结果却令人咂舌!  

虚幻的掌印拍在那些飞舞的莲花瓣上,莲花瓣飞舞,却没有惊天动地的对撞声势,莲花瓣转动着硬生生将那掌印缓缓吞了进去。  

宛如石牛坠入泥浆之中,极为诡异!  

下一刻,莲花瓣转动的速度猛然倍增,绽放出金色的光芒!  

那原本被吞噬的心佛掌虚影,居然被返还了回去!  

唤魔经七法之二:镜像!  

可消耗真气,原原本本的返还敌人的攻势!  

效果逆天!  

但,同样有上限的存在。  

而显然智慧大师此时的功力,不足以打破这个上限!  

智慧大师瞳孔紧缩之下,已无法躲避,只得再次伸手用出他的另一项绝学天台莲法,与之对抗。  

随着一声惊天对撞,智慧大师的脸色暗淡了下去。  

方才那一击他已用出十分力道,如今匆忙之下抵挡,根本无法完全防御。  

他脸色苍白如纸,身体颤颤巍巍勉强站稳。  

虽然未倒下,明眼人一看就可看出他状态极差。  

这一切说起来虽然无比漫长,但却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发生。  

就在智慧大师被自己的心佛掌所伤之时,宁青安的剑早已经和帝心尊者的禅杖对撞了千百次。  

宁青安的剑法依然很平常。  

他的用剑姿势很难看,毫无优雅可言。  

他的出剑毫无章法,完全是靠速度与力量来压制对方。  

就像一句流传很广的话:任凭你道法万千,我自一力破之!  

帝心尊者越打越心惊。  

这个少年无论从力量速度还是打法上都完全超过当初的石之轩,别说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