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借刀杀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丁敏君后退了一步。  

她看着眼前这个稚童,居然从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明的恐惧。  

“杀了她!”张无忌冲着自己身后的人吩咐了一句,然后寒声道:“五大派,都是逼死我爹爹的凶手,我会跟随师兄,将五大派一个一个灭掉!”  

两名明教高手掠了出去,一左一右杀向丁敏君。  

丁敏君勉强持剑抵挡,对方刀剑斩来,与剑刃碰撞,她只觉得手指一阵酸麻!  

方才在峨眉山顶之上,她已经消耗了大半的内力,此时对上两名原本就不弱于她的敌手,很快就被逼入死角。  

她面色苍白绝望。  

若是早知如此,方才还不如留在山顶,就算是死,也能留下一个好名声!  

宁青安!  

宁青安!  

你这个无耻之徒,我怎么会相信你的鬼话!  

呲呲!  

两声轻响,丁敏君手腕出现两道伤口,鲜血狂涌,长剑脱手而落。  

围攻她的两名高手趁机一掌拍在她的头顶!  

丁敏君,殒命山下。  

“获得来自张无忌敬仰值+5!”  

“峨眉溃败度100,获得世界值+2!”  

接连的两声提示,在宁青安耳边响起。  

峨眉派已消失在片天下,而这一次,宁青安根本就没有出手杀掉任何一个人。  

纯粹都是她们自相残杀。  

而与此同时,宁青安再次看了一眼系统界面。  

世界值:56。  

敬仰值:75。  

两种数值,都距离满值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而宁青安注意到,自从一开始的顺利,越到后面,想要从张无忌那里获取敬仰值的难度就越开始提升。  

也可以说,相同的方法用的太多,就不灵了。  

所以这一次,他让张无忌亲自参与报复。  

效果非常明显。  

“教主,从峨眉搜集到白银…”朱元璋走了进来,开始对宁青安汇报此行的收获。  

宁青安平静的听完。  

“教主,我们下一步该去何处?”朱元璋抱拳问道。  

“于应天府内,将汝阳王头颅高悬城门之上,传令各地,军阀、山寨、私兵、府兵应我号令起事!若有不从者,三日之内踏营灭门。”宁青安睁开眼睛,平静的说道。  

连灭少林、峨眉两大派。  

此时的江湖中,早已经闻宁青安之名而色变。  

至于剩下的昆仑、崆峒、华山三门,根本无需宁青安亲自上门。  

他们门内的高手已经被屠戮一空,剩下的不过是些乌合之众。  

如今天下,挡在宁青安面前的唯有元廷这最后一个目标。  

“教主…有必要吗?如今天下能与我明教争锋之辈寥寥无几,那些山寨、义军都只是打着反元旗号,实则只是抢夺银钱的匪类,势小力微,根本对我等构不成威胁。”朱元璋说道。  

当今天下朝堂波澜云诡,元廷暴戾,天下义军暴涨,但大部分都是些酒囊饭袋,根本少有可统军打仗之才。  

而这些义军之间也彼此纷争不断,为了抢地盘、抢资源,人脑袋都打成了狗脑袋…  

可以说这些人的存在,除了让天下的乱象更乱一点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  

“渣滓也有他的作用。”宁青安负手而立,平静道:“元廷城高固守,难道要明教麾下训练有素的精兵去当炮灰填命?”  

朱元璋立刻明白了过来,嘴角带笑告退而去。  

宁青安深吸了一口气。  

元廷掌握天下城池众多,诸多军事重镇易守难攻。  

他自然可以一人杀入城中,斩开城门,引大军入境。  

但天下城池何止千百?  

宁青安不可能用这种方式攻克所有的城。  

低武世界攻城拔地,依然需要用到兵将。  

而明教麾下的精兵训练有素,是需要用来杀人的。  

宁青安不会把他们浪费在攻城、消耗守军的体力上,所以,他就需要别的炮灰去前面填。  

而当今天下,最不缺的就是山匪乱军。  

有人说过,人的命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但毫无疑问这句话是在扯淡。  

就在此时,就可以得到完美的证明。  

实力不济的山匪乱兵,在宁青安眼里只能被当做挡在前面的炮灰。  

而有能力杀人的明教军,则可以躲在后面,踏着他们用累累白骨铸成的大道攻城掠地,在他们的尸骸与坟墓上,建立一个和他们完全无关的皇朝。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哗啦!  

精致的瓷器茶杯被摔碎在地板上,一名身着素缟的少女此时怒目圆瞪,将牙齿咬得咯嘣咯嘣响:“那宁青安,果真是这么做的?”  

汝阳王府,此时被一阵恐怖的寒意笼罩着。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沉默了片刻,上前抱拳道:“郡主,据探子回报,王爷的人头的确高悬于应天府城门之上。”  

“啊!”少女状若疯狂,挥手将桌上的瓷器碗碟全部摔在地上。  

她径直拔出一把剑,红着眼睛就要往王府门外走。  

“郡主,不可冲动!”老者赶忙拦了上去:“宁青安武功高强,出神入化!绝不是我等可以对付的!”  

那身着素缟的少女,自然就是游历归来的赵敏。  

她几日前接到消息,匆匆赶回王府,看到挂满了白绫的灵堂便直接晕了过去。  

不过离别几日,归来之际,府中居然发生如此巨变!  

汝阳王和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