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7章幽蓝光海(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陨落之前,他主动向孟章透露了相关的信息。  

这是一个阳谋,几乎没有金仙能够忍住对道君级别造物的追求。  

孟章一旦试图进入那个世界,去追寻那件造物,要么被众多妖圣围殴而死,要么被道君造物所伤。  

白泽妖圣根本没有想过,孟章会有成功的可能。  

他要让孟章死于自家的贪婪。  

孟章当年一眼就看穿了白泽妖圣的险恶用心。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忍着没有前来这里。  

到了现在,他金仙境界的修为已经圆满,战斗力强大到不惧多位妖圣围攻,才开始行动。  

妖族虽然加强了戒备,可是此前入侵道门的时候,伤亡实在是太过惨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难以恢复原本的实力。  

此时,正是这么多年来,妖族最为虚弱的时刻。  

当然,这并不是说孟章他们此行一点危险都没有了。  

相反,他们同样要面对巨大的风险,一重重困难。  

他们抵达目的地之后面对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如何安全的进入这个赤色光环内部。  

以孟章三人的实力,联手开启这个赤色光环不难。  

难就难在如何能够无声无息的做到这一切。  

这个赤色光环每次开启的时候,都会闹出极大的动静,不但整个幽蓝光海之中都会有各种异象产生,就连幽蓝光海之外都会被惊动。  

所以,即便这个赤色光环是妖族的一处重要宝地,妖族平日里也没有安排妖圣在这里看守。  

只要这个赤色光环开启,周围的妖圣立即就会被惊动,很快就会赶到这里查看。  

孟章他们没有急着动手,而是仔细探查这个赤色光环以及周围的情况。  

这个赤色光环被一种强大而又特殊的力量笼罩着,孟章他们无法探查到其内部的具体情况。  

白泽妖圣曾经将如何开启这个赤色光环的方法告诉过孟章。  

后来孟章收集的情报也证明,白泽妖圣没有在这个问题上面撒谎。  

开启这个赤色光环的方法在妖族内部不是多么重要的机密。  

开启这个赤色光环的真正难点是要聚集足够数量、足够实力的妖圣级别强者。  

孟章他们研究了好一阵子之后,都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们没有更多的发现,除了白泽妖圣提供的那个办法之外,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开启这个赤色光环。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使用那个办法了。  

本来,孟章他们进入这里,也从来没有指望过,可以永远隐藏行迹。  

孟章他们早就做好了暴露的心理准备。  

他们努力要做的,就是将其尽量延后。  

既然暴露行藏无法避免,他们也不再犹豫了。  

孟章、玉真仙子和宣烈老祖一起现出身形,排出一个三角形的阵势,飞到了赤色光环前面。  

他们三人一起发力,开始开启眼前的赤色光环。  

随着一道道仙力注入这个赤色光环之中,赤色光环原本暗淡的光芒突然大盛,将周围幽蓝色的光芒全部排了开去。  

一道道耀眼的赤色光芒向着四面八方延伸,穿透了幽蓝光海,射向了外面的虚空。  

从外面看去,幽蓝光海之中仿佛升起了一轮赤色的大日,让整个幽蓝光海都开始沸腾,并且染上了一层火焰一般的颜色…  

在幽蓝光海附近的几个大世界之中,此时正好是白天。  

平日里,由于幽蓝光海的影响,天空总是一片蓝色。  

现在,天空之中出现了一轮全新的大日,将整个天空染红,光芒几乎要盖过原本的大日了。  

附近稍微有点见识的妖族修士都知道,这是幽蓝光海之中的那个赤色光环开启了。  

那个赤色光环内部的世界出产不少特殊的天材地宝,是妖族的重要特产。  

妖族高层当然不会涸泽而渔,而是定期开启,定期采集…  

开启那个赤色光环的日子,都已经成为了妖族内部的一个节日,往往聚集多位妖圣在内的海量妖族修士参与。  

为了获得采集那些天材地宝的机会,为了分配的权力,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争斗。  

除了向妖族的后进修士提供一个历练的机会之外,妖圣们有时也会亲自下场。  

看见幽蓝光海之中出现的异象,许多妖族修士心里都很是疑惑。  

现在还远没有到开启的日子,怎么就有这种变化了?  

难道这是妖族高层的临时决定?  

怎么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如果说普通妖族修士感到的只是疑惑,那高阶妖族修士感到的就是着急和愤怒了。  

他们知道,妖族高层最近并没有开启那个赤色光环的安排。  

在幽蓝光海之中,并没有聚集足够的妖圣。  

现在出现这种情况,分明是有外来的妖圣级别强者潜入其中,妄图开启那个赤色光芒,夺取妖族的财富…  

即便是明知不敌,不少妖族高阶修士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以最快速度进入幽蓝光海之中,试图阻止那些外来者。  

入侵道门失败之后,为了防御道门的报复,妖族高层做了许多安排。  

其防御思路是外重内轻,将多位妖圣集中到了和道门交界的地方。  

妖族高层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向道门证明自家实力犹存,还有足够的力量和道门对抗。  

平日里,这些妖圣没有少做出展示力量的举动。  

这样一来,妖族领地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