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魂法雪境之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魂法,听起来很高级的样子,事实上却很好修习。  

只要进入特定的区域内,用特殊属性的魂力冲荡自身,便可以成功习得相应的魂法。  

这个世界上,共计有9种魂法可供魂武者习得。  

比如“星野之心”,只需要在华夏大陆上,靠近那些于天空中绽放星野旋涡的地点即可。  

专属于地球的“海洋之心”,起码需要你在沿海城市、甚至是需要进入海洋深处才能习得。  

同理,雪境之心,便要一路向北,愈发的靠近华夏地图“鸡冠”处,才能够习得。  

在一个小时之后,努力吸收冰雪属性魂力、贯穿身体的荣陶陶,真的修习成功了!  

而他与其他两名同学不同,在李子毅与孙杏雨尚未确定自身是否习得雪境之心的时候,荣陶陶体内的内视魂图,已经传来了一则信息。  

“修习魂法:雪境之心!”  

荣陶陶抿了抿嘴,悄悄咪咪的打开了内视魂图,一时间,脑海里再次绽放了一面虚幻的人体轮廓图。  

深邃的星空背景之下,那虚幻的人体轮廓图上,6颗魂槽赫然在列。  

下方,几行文字,一目了然。  

人物:荣陶陶。  

本命魂兽:无。  

一、魂力:魂卒·初期(潜力值:6颗星)  

二、魂法:雪境之心·一星初阶(潜力值:6颗星)  

三、魂技:无。  

四、武艺:  

1、徒手格斗,二星高阶(潜力值:4颗星)  

2、方天戟精通,三星·已满(潜力值:3颗星)。  

五、可用潜力值:0。  

......  

“嗯......”荣陶陶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魂法的潜力值竟然也有6颗星!  

看起来,我的资质真的很高哦?  

也就是说,我的雪境之心,起码能从一星初阶,修习到六星巅峰?  

如果拥有六星级别的雪境之心,那么人类学者所研究透彻的所有雪境魂技,我应该都能学习、使用了吧?  

是的,真正让魂武者使用魂技的,是魂法。  

如果说魂力总量,是一切的基础的话。  

那么魂法,就是你使用魂技的媒介。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位常年在星野大地中修行的魂武大神,高级别的星野魂技信手拈来,但是,在没有雪境之心的支持下,甚至连最低等级的雪境魂技也释放不出来。  

半小时后......  

“呀~我好像吸收成功了!”孙杏雨兴奋的开口喊道,第一时间,她转头看向了李子毅,红色的棉帽下,那一双美眸中满是惊喜。  

李子毅的身体随着雪夜惊高速奔跑而微微起伏,他对孙杏雨笑着点了点头。  

而李子毅的笑容也立刻僵硬了下来,因为他看到了孙杏雨那泛白的嘴唇。  

此时的孙杏雨虽然很兴奋,但是她小脸煞白,嘴唇也微微颤抖着,看的李子毅心疼的要命。  

荣陶陶扫了李子毅一眼,他很清楚李子毅的性格。  

此时,李子毅没有什么苦大仇深的表现,这让荣陶陶知晓,李子毅一定是已经开启了雪境之心。  

“淘淘呢?”一道稍显关切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烈烈寒风中,荣陶陶没有开口,只是对嫂子比划了一个大拇指。  

“不愧都是天才,不错!”杨春熙轻声说道,事实上,对于荣陶陶和李子毅能这么快就修习成功,她并不惊讶。  

反倒是孙杏雨能这么快感知到冰雪力量,让杨春熙有些刮目相看。  

初始觉醒6魂槽,与初始觉醒5魂槽......  

虽然只差了一个魂槽,但是天赋上的差距,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而三人组先后开启了雪境之心,并未有人掉队,这也就意味着,孙杏雨可能更善于动脑、亦或者说...她可能更豁得出去。  

想到这里,杨春熙扭头看了孙杏雨一眼,果不其然,女孩身下的雪夜惊,已经释放出阵阵魂力,开始为孙杏雨保驾护航、抵御严寒。  

而荣陶陶与李子毅,依旧被寒风大肆的吹荡着,脸蛋通红。  

学校专门培训出来的雪夜惊,可谓是体贴又细心,知道谁才是真的要被“冻透”了。  

杨春熙适时的开口,给三个小家伙泼了一盆冷水:“魂法入门容易,精进难。任何一个魂武者,都可以修习魂法。  

但想要在魂法上有所精进,就需要你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了。”  

闻言,荣陶陶默默的点了点头。  

他知道,自己走上了一条极为艰难的路。  

如果是星野魂武者,他们的修炼生涯简直不要太舒服!  

首先,华夏大地上有数量极多的星野旋涡,只要靠近其中一个,就可以修习星野之心。  

而荣陶陶的雪境之心,只能在华夏最北方修习。  

地点有,且唯一。  

另外,星野大地的环境,远比雪境大地好。  

星野旋涡之中,可谓是一片“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美好景象。  

魂武者甚至能够脱离地球,直接进入旋涡之中,在真正的星野大地中修炼。  

那是什么级别的魂力浓度!?  

地球怎么比!?  

星野旋涡的正下方,不仅有人类战士守卫,他们甚至已经开进了星野大地之中,在异星球设下了人类生存基地。  

但是雪境战士呢?  

自始至终,没有人敢说已经征服了雪境大地。  

极端恶劣的条件,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