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黑娃之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果能够吸收不同时间线的自己,李墨突然觉得长生期死病几乎没有弊端,偶尔爆发的死病也可以算作在打磨肉身。  

死病只要完美渡过,不会伤及根基。  

而且黑娃的白寿期死病,李墨已经渡过一回,哪怕再次经历,三仙体也能护持住魂魄。  

惟一难缠的其实只有长生期死病。  

但长生期死病的威胁会随着接连爆发大大降低,甚至连续十数次后,彻底沦为养分。  

“不过…”  

“我能否活到黑娃丧命,又是个问题。”  

李墨略显无奈。  

按照他先前的经历,黑娃在完成时间线的闭合前,轨迹是有迹可循的,压根不会身死道消。  

也就是说,唯有黑娃踏足祖庭后,他的未来才是无法预料。  

李墨环顾四周。  

“祖庭暂时没有危险,黑娃的非自然死亡大概率要等到飞升仙界,由此可见…”  

李墨苦笑着喃喃道:“以目前黑娃刚来到古代的进度,或许我要等待万年,才有机会见证黑娃的身死道消,可哪有这么多时间。”  

他不可能一直躲在祖庭,仙凡两界彻底沦陷后,祖庭难以独善其身,覆灭是早晚的事情。  

甚至待在祖庭大概率死得更惨。  

毕竟李墨前往仙界,能够借助仙界的资源提升修为,在祖庭能维持修为不衰退已经不错。  

另外还有两种选择,返回凡间与飞升仙界。  

“哎…”  

李墨不敢保证,能在仙凡两界活过一万年。  

甚至悲观点说,连黑娃前往仙界都是身死道消,凭什么他李墨可以长久苟活?不现实啊!  

黑娃的造化书通过李墨的大癌弥天孕育,讲道理只会更加玄妙,实力绝不会弱于李墨的。  

“这样一看,好鸡肋。”  

李墨头疼的捏着鼻梁,仙界同样是无差别的灾祸,哪怕自己窝在角落里也无法规避危险。  

要么…无尽虚空?  

李墨望向深邃的无尽虚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未知存在八成就是来自无尽虚空,自己贸然前往无尽虚空流浪,估摸着也没啥好下场。  

“无尽虚空只能当成绝境时的最后退路。”  

李墨不信邪的打量泥丸宫,关联黑娃的假魂意识闪烁微光,随即意识沟通着无上天人。  

无上天人偏向加持魂魄,只是因为癌细胞的关系,与不同时间线的黑娃生出一丝联系。  

李墨查看黑娃的状况,眼底不由闪过热切。  

“真…有空子。”  

“目前来看,两条时间线的时间流速并非一致的,黑娃的时间流速明显要比我更快。”  

“若是…我让时间流速的差距继续放大。”  

“我一年,黑娃百年。”  

“说不定真有机会当后续李墨的掘墓人。”  

李墨摸着下巴暗自琢磨,主意很快打到无上天人,此仙体滋生的假魂意识与黑娃牵扯较深。  

道意时关联光阴大道,改造仙体的方向不难找。  

说白了,仙体中便蕴含着大道的余韵,如果把道意时融入里面,应该会有妙用。  

李墨立刻展开推演,同时神识扫过尸山小世界。  

自己在尸山小世界收藏着数以万计的道体,大致看了一遍,确实发现几具能借鉴的道体。  

往生之体:每当寿元枯竭时,使得身躯逆龄年轻化。  

不过修为也会衰退,否则在古代修仙界绝对算得上仙体。  

鳖息道体:在催动道体后,感官中的时间流逝变得缓慢,可以帮助领悟道统传承。  

虽然这些千奇百怪的道体与光阴大道关系不大,但多多少少可以用于推演,完善无上天人。  

李墨花费十年推演后,逐渐明确如何完善仙体。  

道意时的进步很明显,从掌控十分之一息的时间变为十分之二息,说明确实找对了方向。  

别看只是毫厘的提升,但先前几千年可都在原地踏步。  

李墨消耗十几道假魂意识,立刻着手开始手术,蜘蛛剑丸悄然间爬满泥丸宫的内外。  

仙体的改造手术不像是寻常道体。  

李墨是通过蜘蛛剑丸负面的刺激,来引导大荒仙体完善,稍有一点疏忽就容易前功尽弃。  

道意时作用于魂魄,三魂七魄对时间的感知出现偏差。  

李墨强行稳住心境,大荒仙体已经在压制道意时,无上天人自然而然生出新的变化。  

在他闭关时,脚底的鬼虎悄然蔓延开来。  

防止其他修士打扰到李墨。  

鬼虎成就真仙后,身躯完全是由阴影构成,所过之处仿佛无边地狱,有海量伥鬼在挣扎。  

如此场面,众修士自然敬而远之。  

他们陆续晋升假仙后,不但没有看透李墨的虚实,反而觉得后者实力愈发不知深浅。  

李墨的身魂接受古今灵气的洗礼,可谓是毫无破绽。  

哪怕是老牌的真仙,他都有一战之力。  

“成了!!”  

李墨睁开眼睛,不由面露欣喜,因为黑娃的白寿期死病确实在提前,如今已是蠢蠢欲动。  

时间流逝的差距,大概在一日比三日的程度。  

每当李墨过去一千年,黑娃便过去三千年。  

总算看到点苗头。  

李墨没有停手,继续刺激大荒仙体。  

无上天人逐渐脱离原本的仙体框架,化作独属于李墨的另类仙体,今后再推演道统传承,也能把数万年缩短进片刻间。  

十三年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