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两宗门合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古木外是人潮汹涌的港口,古木内则笼罩着各类气息,有雷霆、剧毒、火焰…在交织。  

李墨盘腿坐在中央,十几条蛟龙围绕周身喷吐气息。  

大荒仙体照单全收,同时暗自改造着血肉骨骼,甚至衍生出连李墨都不明所以的器官。  

“呃…”  

李墨忍不住抚摸喉咙,中空的喉骨内多出个毒囊。  

“什么鬼东西?”  

他集中注意力观察毒囊,发现器官在缓缓吸收毒素,紧接着转化为养分归于先天精元。  

李墨迟疑几息,随即意识翻开造化书。  

空白页烙印毒囊。  

没过多久,名为食毒生者的神通孕育,然后便成为大荒仙体的一部分,宛如水滴入海。  

先天精元增长的效率平添两成。  

李墨不由发现大荒仙体的妙用,能不断衍生异于常人的器官,可以借助烙印来加强仙体。  

正好炼虚期多出三十五张空白页,考虑着挑选合适的器官烙印。  

“三清天倒是不急啊,殊不知港口的规模每日都在暴涨。”  

李墨确认天外天陨坑没有异样后,继续炼虚期的修行。  

伪虚境的进展比想象中还要顺利。  

或许是因为有尸山小世界的资源支撑,即便算上港口的两百万人口,维持消耗也绰绰有余。  

时间流逝,李墨对虚境的理解在不断加深。  

“不过…”  

李墨眉头微皱。  

让他意外的是,佛魔法身晋升炼虚期后,竟然没有诞生新的器具,依旧是一阴一阳两个宝瓶。  

“佛魔法身似乎还差点,应该是与大荒仙体的关联太浅,”  

“看看能否通过沟通仙体,从而孕育器具。”  

李墨现在的状况与刚离开无生教时类似,空有大荒仙体,却没有主动运用仙体的法门。  

大荒仙体肯定不止淬炼身躯这么简单,奈何仙体的记载太少。  

李墨只能指望佛魔法身,不过短时间内摸不着头绪,毕竟大荒仙体在凡间万年难遇。  

天外天陨坑有尸山血海阵的波动一闪而过,岩壁表面多出繁琐的纹路,母炉与磷光变得混元一体,没有半点气息外露。  

尸山血海阵已经完成,仅剩些许查漏补缺。  

李墨心念一动,数以万计的蜘蛛剑丸涌出古木,在众修士崇敬的目光中钻入岩壁内。  

蜘蛛剑丸在岩壁内筑巢,光是法阵不足以抵御三清天,蜘蛛剑丸和癌细胞能够弥补部分差距。  

李墨顺带把仅剩的几百颗脏器挂在古木枝头。  

有散修感叹道:“如果大道有形,必然是如此恢宏吧?”  

旁人笃定的说道:“仙木就是大道。”  

“是记载着器官的大道,我们只要跟随青天道人向上攀登,早晚能看到真正的大道。”  

出言者是个总角期修士,放在别处,其修为连筑基都未曾完成,必然会受到他人讥笑。  

但在港口却不同。  

所有修士都是一副认同的神情。  

凡是移植脏器的修士,都能察觉到自身的改变,甚至无形中在催发着后天道体的成型。  

有炼虚期的李墨在。  

事实证明,造仙大妙法就是直通陆地神仙的法门,很难想象李墨竟然无偿外传出去。  

就在李墨专心修行时,收到旧土真君的传念。  

“青天,我们有一事要找你详谈。”  

旧土真君等器修花费八年,不久前才刚刚晋升结丹期,李墨对他们此行其实早有预料。  

“各位前辈进来吧。”  

李墨放开灵根虫的限制,有十几道身影走进古木内。  

众器修一踏足古木,就察觉到各类气息扑面而来,即便是余波都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诸位前辈但说无妨。”  

李墨暂停大荒仙体的淬炼,收敛气息站起身子。  

旧土真君长呼一口气,见到李墨时还有点恍惚,仿佛不久前青天道人才入门子器派。  

杋木迟疑几息,率先说道:“青天,器修的诞生必须依赖母炉吗,有无解决的办法?”  

“没有。”  

“至少现在没有,母炉牵扯到九幽仙气,你们比我清楚,九幽仙气压根不是凡间之物。”  

李墨一直在等待子器派与自己摊牌。  

在他首次返回心兽宗后,就已经完全掌控宗门,并且田昌文对自己也没有丝毫的保留。  

子器派却不然,李墨在名义上还是乱葬焚炉的弟子。  

杋木苦笑着说道:“器修的性命会不会…”  

“放心,与母炉无关了,但你们在天外天陨坑的范围身死,仍然会落入太上炉回炉重造的。”  

李墨没有保留,部分器修的神色也放松下来。  

他们隐约能猜到,李墨并非子器派出身,很多线索都是摆在明面的,一查就能浮出水面。  

如今李墨的实力远超想象,他们自然怕子器派成为弃子。  

旧土真君笑着说道:“杋木伱太见外了,青天是我们子器派的道子,又是万年来唯一的炼虚期,口直心快一点无妨。”  

“我们商议了几日…”  

旧土真君环顾四周,见到众器修没有异议后,“我们希望,子器派与心兽宗合并。”  

李墨表面一愣,实则没有半点意外。  

同样修行造仙大妙法,心兽宗展现出的潜力远超子器派,并非指的是修士个体,而是心兽宗可以海纳百川的恐怖体量。  

心兽宗只要一离开港口,以四海商会遍布修仙界的黑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