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白骨教是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巨型佛灵根蠕动着,极力想要吸收大日灵气,结果秘境生出一道龙卷,灵气呈现鲸吞之势。  

有一个不知源头的声音突然自叹道,在秘境内不断回荡。  

“舍利有灵藏宝地,丹梯无路上瑶台。”  

骨荒道人没有说话,但眼神中透露的杀意却非常决绝,浑身散发出一股如同实质的气息。  

他注意到,巨型佛灵根因为无法补充大日灵气,从而导致身躯已经出现萎缩腐烂的征兆。  

炼剑不进反退。  

锵锵锵。  

半空的剑阵似乎察觉到巨型佛灵根的停滞,在鎏火长老死后的本能驱使中,齐齐的落向巨型佛灵根,被后者缓缓吸收。  

正在这时。  

掠夺大日灵气的龙卷加剧,直接占据灵气量的六成。  

剑鸣此起彼伏,甚至就连鎏火长老也一头扎进巨型佛灵根,保证着炼剑不会因此夭折。  

一住://.xbquge.a  

鎏火长老早已没有意识,只是偏执的牢记关于炼剑的事宜。  

结丹异象随之显现。  

上百尊的佛陀虚影围绕着龙卷若隐若现,神态栩栩如生,皆是一副慈悲众生的模样。  

不过略显诡异的是,佛陀虚影四首八臂,身躯遍布畸形可怖的肉瘤,脑袋散发着七色磷光。  

它们念诵着经文,一时间秘境仿佛是西方极乐世界。  

巨型佛灵根哪怕吞掉数以万计的飞剑,可依旧抢不过结丹异象,两者逐渐陷入僵持。  

引得云雾翻涌。  

众修士还未反应,异象刚出现不过几息,便猛然间加剧。  

密密麻麻的信众虚影显露,能看出草木修士的特征,或如同血肉器官;或似兽似禽;或由无端的植被构成,不可名状…  

给人的感觉哪里像是什么结丹异象,分明是佛陀降世啊。  

别说白骨教,就连秘境里幸存的元婴修士都看不懂,眼神中不由充斥着难以言喻。  

“结丹?为何…”  

合果老人仅剩的脑袋忍不住一颤,如果真是晋升结丹期,为何自己的元婴会深感威胁?  

“难道是无瑕金丹?听闻当代也就子器派有一道子做到吧,还不知是真是假。”  

冰幽道人失态大笑,略显失态的发问道:“无瑕金丹都达不到如此程度,也许真有佛陀降临秘境,哈哈,我应该没疯吧?”  

他不由环顾四周,维持着法阵的众修士表情惊愕,显然都在怀疑结丹异象的真实性。  

众修士都见识过结丹,所以感应到气息的瞬间,他们便不假思索的确认是结丹产生。  

问题是…  

在危机四伏的真言秘境,有人在此处结丹实在说不通。  

随着时间流逝,众修士反而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但有一点能确定,必须得远离异象。  

他们余光看向城内仅存的灵龛,相互间都有些意动。  

骨荒道人捏碎指骨,丝毫不关注元婴修士的窥视,目光死死盯着念诵经文的诸多佛陀虚影。  

不出意外的话,异象的源头必然与肉柱失控有关,导致白骨教损失千年的丹药积累。  

“把鼠患找出来,不能让宵小影响到我们炼剑。”  

“时间…不多了。”  

骨荒道人传念联系同道,然后自己闭目沟通着,巨型佛灵根吸收灵气的效率缓缓加剧。  

他并不惧怕五藏剑。  

事实上,既然要插手炼剑,白骨教就已经布局方方面面,魔修早已潜伏进五藏剑的内部。  

就在鎏火长老联系山门后,白骨教已经把五藏剑屠戮殆尽。  

五藏剑将主要力量都集中在真言秘境,其余元婴修士多数都身魂有恙,导致山门空虚。  

骨荒道人眼神闪烁。  

估计天剑门已经得知五藏剑覆灭的消息,以剑修的心性,肯定会有内门弟子杀来秘境。  

他们必须得在天剑门来临前完成炼剑,否则…  

骨荒道人想到这里,脸色变得极为阴沉,从谋划真言秘境到如今,首次感觉如此憋屈。  

“不管你是谁,必须死。”  

他心底暗自思索到底是谁,能在白骨教眼皮底下虎口夺食。  

“四海商会的青山?”  

“不可能,那人的实力虽然远超同境界,但进入秘境前可没有掌握真言宗功法。”  

“在短短几年间,从入门到结丹实在不太可能,况且还要以雄厚根基造就无瑕金丹。”  

骨荒道人凭借法术识骨相,能分辨出气息就是结丹异象。  

他不敢相信,以称赞七宝经如此困难的修行,有人可以仅凭天赋资质结成无瑕金丹。  

况且,幕后人掌握的功法似乎并非称赞七宝经。  

不过再详细的信息,骨荒道人就看不清楚了,识骨相的作用有限,甚至还有自己看不透的存在。  

比如…成道会遇到的太上青天。  

“师兄,找到鼠患了。”  

骨荒道人随即接到传念,有白骨魔修倚仗法器,已经锁定在地底深处的异象源头。  

“是否要直接出手,可能动静会大一点,但…”  

“等等。”  

骨荒道人微微摇头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在用结丹异象搅局,到底是什么情况没人知道,贸然打断的话,很可能会反将一军。”  

并非骨荒道人多疑,主要结丹异象处处是古怪。  

“封锁大日灵气,恩,把十三仙的分身控制住,此物应该是对方的倚仗,引他出来。”  

“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