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癌弥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没有器修注意到,行功殿的血肉化何时开始蔓延的。  

几乎不见半点征兆,也没有灵力的波动散发,突然间墙壁便开始无端长出血肉器官。  

短短的两日间,墙壁已经出现明显的人类特征。  

一只只眼睛显露后,用毛骨悚然的目光盯着路过的器修,偶尔还有血水从中流淌。  

器修心有余悸的同时,对李墨的情况更加好奇。  

到底是修行什么法门,才能产生血肉化的异样,还是说李墨遭遇到走火入魔的意外?  

乱葬焚炉吸引到无数眼线的关注,流言蜚语不断。  

唯有部分元婴大能,认出行功殿源于大妙症瘕孕神法,是一种旁人避之不及的本命法器。  

他们难免心生惊讶。  

大妙症瘕孕神法名声不显,炼成的本命法器极其邪异,如同蛊虫般寄生在器官、骨骼内,对养分的汲取远超寻常本命法器。  

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身躯的根基被本命法器影响。  

不过仔细想来,青天道人具备狍鸮吞身与天人七窍,气血灵力无比充盈,确实能承担的起大妙症瘕孕神法的负荷。  

只是让元婴大能疑惑的是,行功殿如此的声势浩大,李墨选择的器型到底是什么?  

就连旧土真君都有点搞不清楚状况。  

他匆匆赶回乱葬焚炉,总感觉李墨的本命法器,已经超脱大妙症瘕孕神法的范畴。  

难不成?  

青天胆子这么肥,竟然选择自创大妙症瘕孕神法的器型?  

旧土真君头皮发麻,以他对李墨的了解,确实是后者会干的事情,从道体改造就可见一斑。  

旧土真君不敢再远离乱葬焚炉,老老实实为李墨护道。  

大概过去十日后,行功殿的血肉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开始朝整座山峦扩张。  

街道的地面无端生出肉瘤,建筑内部满是粘稠的血水。  

轰轰轰…  

旧土真君眯着眼睛。  

山门竟然微微震动起来,土壤变得五光十色,说明地底的九幽仙气也被李墨吸引。  

旧土真君注视着山峦底部,接着毫不犹豫激发护山法阵。  

随后血肉化如潮水般退去,最后只集中在行功殿的十米内,九幽仙气随之荡然无存。  

旧土真君是知道乱葬焚炉的地底深处到底掩埋着什么,不到金鼎门前绝不能失控。  

乱葬焚炉外的眼线,不知不觉间数量翻了一倍,甚至还有器修在荒原上搭建临时的住处。  

他传念给李墨,让后者炼制本命法器必须再三小心,实在不行就不要碰大妙症瘕孕神法。  

浪费孪生胎无妨,又不是没有别的法门炼制本命法器。  

李墨传念自然连连答应,不过他也是有苦说不出,炼制大癌弥天的难度远超寻常。  

稍有不慎,大癌弥天就有可能会反噬自身。  

行功殿内一片狼藉。  

摆放在各处的器具,因为大癌弥天的关系活了过来。  

青铜鼎长出畸形的五官,如同一颗半金属半血肉的脑袋,迈着三足在行功殿内横冲直撞。  

桌椅等家具相互厮杀,满地都是血肉碎块。  

如果有人走进行功殿,只会以为来到血腥的屠宰场,地面附着一层厚厚的干枯血垢。  

李墨盘腿坐在中央,因为自身与大癌弥天息息相关,血肉化器具都不敢靠近百米内。  

他暗自庆幸提前收走穹山的道藏,不然经过大癌弥天的祸害后,人简大半都得因此损毁。  

李墨掌心托着本命法器。  

本命法器的外表依旧是婴孩的模样,嘴里发出无声的啼哭,刺激着附近的物件活化。  

蝾螈站在李墨的身旁。  

小家伙表情略带惧意,受到李墨的示意后钻进地底,独留脑袋顶端的树苗茁壮成长。  

蝾螈释放出阵阵生机,促进李墨的伤势恢复。  

若非大癌弥天是由原初道种孕育的法器图录,李墨是绝不敢炼制代价如此大的本命法器。  

他在思索间,右手划开腹部皮肉,从体内取出一根肋骨,后背因为疼痛已经满是汗水。  

蝾螈增加释放的生机浓度,帮助李墨的肋骨重新生长,树苗的部分叶片已经枯黄了。  

本命法器包裹住肋骨,顿时发出咀嚼骨骼的清脆声音。  

李墨趁着本命法器在消化肋骨,不断用自身血液铭刻纹路,与本命法器的联系愈发紧密。  

因为祭炼本命法器要自身全部的血肉骨骼,为保证根基不会受损,光靠蝾螈的生机不够,难免要浪费培元果药力。  

李墨表情肉疼。  

下丹田内的五株培元果,有三株的果实达到七百年药力,剩余两株已经消耗殆尽。  

“哎,还是尽快完成本命法器吧。”  

李墨叹了口气,干脆收回蝾螈,把一颗培元果的七百年药力分成七份,灌输给各刺青兽。  

小家伙们欢呼雀跃,七百年药力足够它们更进一步了。  

烛龙表面依旧淡然,不过从李墨胸前刺青图中,那不断扭动的身躯能看出,其心里的不平静。  

李墨拿培元果滋养刺青兽,荒古圣体同样受益匪浅。  

荒古圣体虽然才刚烙印为先天道体,但前前后后吸收过数百年的培元果药力,展现出的威力确实要超过其余四道体。  

培元果药力作为先天精元,可以让道体得以蜕变。  

想要结成无暇金丹,光靠荒古圣体肯定不行,最重要的还得是狍鸮吞身与混元道体,两者能充分增加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