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打造瓦模,徒手制坯(2/3)
于是,这一大只色泽金黄,营养丰富的烤鸡,毫无意外地便成为了陆羽的开胃菜。
只不到十五分钟。
原本肥得流油的烤鸡,就只剩下了一堆干干净净的鸡骨…
大快朵颐地吃好了晚饭。
陆羽与观众们简单聊了聊明天的计划。
然后便一头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这一觉睡得昏天暗地。
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这家伙才睁开惺忪的睡眼。
来到小岛这么多天。
陆羽每天都是按时开播。
但今天去破天荒地迟到了…
挣扎着开启直播后,看着满屏幕的“迟到了”,陆羽苦笑着为自己辩解:
“不好意思,各位。”
“今天,让大家久等了。”
“难得舒舒服服地睡一觉。”
“所以…大家见谅!好了,兄弟们,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吃点东西,咱们就出发,去昨天的取土点搞些黏土回来,为我们的茅屋添砖加瓦!”
收拾好个人卫生后。
陆羽随便捡了一块石板,为自己煎了一个火鸡蛋。
说实话。
味道有点难以描述。
与鸡蛋的口感,完全不同。
说不上好坏。
但也不难吃。
十分钟后。
吃罢早饭。
陆羽先从柴火屋里找了几根竹篾,把残破的背囊简单地修补了一番,随后才离开营地,前往区土点。
茅屋的屋顶,要想铺满瓦片,至少需要上百块瓦片。
除此之外,烧制瓦片的窑炉和鼓风系统,也还要用上一部分。
所以,前前后后,陆羽一共在营地与取土点间,往返了四次。
忙活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才算告一段落。
中午,陆羽在茅屋里小憩一会儿。
等到太阳没那么大了,才起身,开始着手制坯。
烧制瓦片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制作瓦坯。
制坯,其实就是把干湿适中的黏土,倒入瓦模中,加工成瓦片。
然后再加以晾晒,去除水分,让其变成适合入窑烧制的成品。
“好了,兄弟们。”
“有了原材料,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坯,制好的瓦坯,需要长时间的晾晒,以去掉多余的水分,所以,先制坯,然后再搭窑,可以节省下不少的时间。”
茅屋的屋顶框架,有很多横梁。
所以,在制坯之前,就要确定好,瓦片的制式。
这样一来,瓦片才能屋顶相匹配。
考虑到屋顶结构的稳定性和瓦片的安装方式。
最后,陆羽决定把瓦片做成一个长约30公分,宽约15公分,顶端带有可供绳索穿过的圆孔和榫头的形制。
圆孔,可以让绳索穿过,从而方便与框架上的龙骨相连接。
而突出来的榫头,也可以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
让每一块瓦片都能老老实实地固定在木椽子上。
不仅可以为龙骨分担一部分重量,同时也为瓦片一道双重保险。
非不可抗拒因素,就算八级大风,也不会出现房倒屋塌的状况。
说话间,陆羽把自己的制坯思路,一五一十地与观众们分享了一番后,立刻便行动了起来。
“制坯前,我们还需要一个工具,那就是瓦模。”
“瓦模,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会让烧制出来的瓦片,形状相同,美观一致。千万别傻傻地一个一个去捏,那样可太浪费时间了,最关键的是吃力还不讨好。”
说着,陆羽从柴火堆里翻出来一根足足一米有余的薄竹坯。
这根竹坯是之前编织鱼篓时剩下的,现在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瓦模的制作,也很简单,不一定非要竹坯,普通的树枝也能胜任,只要韧性过关即可,因为咱们手头刚好有竹子,所以我就直接拿来用了。”
衡量了一下竹坯的长度,陆羽拿出石斧,分别在竹坯的30公分处,45公分处,75公分处,90公分处,刻下了一道凹痕。
将整根竹坯,分成两长两短。
如果将竹坯折起来的话,刚好可以围成一个与瓦片规格相近的长方形。
到时候,只要将头尾交接处,再用树皮绳系紧就行了。
折来折去了好一会儿,不多时,一个精致的瓦模,便出现在了观众们的面前。
“各位,看到了吗?”
“大致就是这样。”
“印坯的时候,我们只要把和好的黏土,填到模具里,再用刮板刮掉多余的部分就成型了。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很方便?”
“厉害,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
“其实这就是很简单的瓦匠活儿,我干过这个!但说实话,主播真的很厉害,还原得非常到位!”
“太秀了!羽神,我要给你擀饼吃!”
“牛逼!牛逼!”
“玩泥巴玩得都这么清新脱俗!”
紧接着。
拿上竹制的瓦模。
陆羽来到热反射墙前,将早晨煎火鸡蛋的石板搬了过来,直接席地而坐,并取来一坨黏土,有模有样的在石板上噼里啪啦地摔了几下。
“啪啪啪——!”
然而,这还不算完。
试了一下土质,陆羽觉得火候还不够,于是便又脱下草鞋,赤着脚在上面踩了好一通。
“取来的黏土,土质松软,一定要用点办法,增加它的粘性,让其变得更紧密。”
“但这
只不到十五分钟。
原本肥得流油的烤鸡,就只剩下了一堆干干净净的鸡骨…
大快朵颐地吃好了晚饭。
陆羽与观众们简单聊了聊明天的计划。
然后便一头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这一觉睡得昏天暗地。
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这家伙才睁开惺忪的睡眼。
来到小岛这么多天。
陆羽每天都是按时开播。
但今天去破天荒地迟到了…
挣扎着开启直播后,看着满屏幕的“迟到了”,陆羽苦笑着为自己辩解:
“不好意思,各位。”
“今天,让大家久等了。”
“难得舒舒服服地睡一觉。”
“所以…大家见谅!好了,兄弟们,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吃点东西,咱们就出发,去昨天的取土点搞些黏土回来,为我们的茅屋添砖加瓦!”
收拾好个人卫生后。
陆羽随便捡了一块石板,为自己煎了一个火鸡蛋。
说实话。
味道有点难以描述。
与鸡蛋的口感,完全不同。
说不上好坏。
但也不难吃。
十分钟后。
吃罢早饭。
陆羽先从柴火屋里找了几根竹篾,把残破的背囊简单地修补了一番,随后才离开营地,前往区土点。
茅屋的屋顶,要想铺满瓦片,至少需要上百块瓦片。
除此之外,烧制瓦片的窑炉和鼓风系统,也还要用上一部分。
所以,前前后后,陆羽一共在营地与取土点间,往返了四次。
忙活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才算告一段落。
中午,陆羽在茅屋里小憩一会儿。
等到太阳没那么大了,才起身,开始着手制坯。
烧制瓦片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制作瓦坯。
制坯,其实就是把干湿适中的黏土,倒入瓦模中,加工成瓦片。
然后再加以晾晒,去除水分,让其变成适合入窑烧制的成品。
“好了,兄弟们。”
“有了原材料,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坯,制好的瓦坯,需要长时间的晾晒,以去掉多余的水分,所以,先制坯,然后再搭窑,可以节省下不少的时间。”
茅屋的屋顶框架,有很多横梁。
所以,在制坯之前,就要确定好,瓦片的制式。
这样一来,瓦片才能屋顶相匹配。
考虑到屋顶结构的稳定性和瓦片的安装方式。
最后,陆羽决定把瓦片做成一个长约30公分,宽约15公分,顶端带有可供绳索穿过的圆孔和榫头的形制。
圆孔,可以让绳索穿过,从而方便与框架上的龙骨相连接。
而突出来的榫头,也可以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
让每一块瓦片都能老老实实地固定在木椽子上。
不仅可以为龙骨分担一部分重量,同时也为瓦片一道双重保险。
非不可抗拒因素,就算八级大风,也不会出现房倒屋塌的状况。
说话间,陆羽把自己的制坯思路,一五一十地与观众们分享了一番后,立刻便行动了起来。
“制坯前,我们还需要一个工具,那就是瓦模。”
“瓦模,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会让烧制出来的瓦片,形状相同,美观一致。千万别傻傻地一个一个去捏,那样可太浪费时间了,最关键的是吃力还不讨好。”
说着,陆羽从柴火堆里翻出来一根足足一米有余的薄竹坯。
这根竹坯是之前编织鱼篓时剩下的,现在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瓦模的制作,也很简单,不一定非要竹坯,普通的树枝也能胜任,只要韧性过关即可,因为咱们手头刚好有竹子,所以我就直接拿来用了。”
衡量了一下竹坯的长度,陆羽拿出石斧,分别在竹坯的30公分处,45公分处,75公分处,90公分处,刻下了一道凹痕。
将整根竹坯,分成两长两短。
如果将竹坯折起来的话,刚好可以围成一个与瓦片规格相近的长方形。
到时候,只要将头尾交接处,再用树皮绳系紧就行了。
折来折去了好一会儿,不多时,一个精致的瓦模,便出现在了观众们的面前。
“各位,看到了吗?”
“大致就是这样。”
“印坯的时候,我们只要把和好的黏土,填到模具里,再用刮板刮掉多余的部分就成型了。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很方便?”
“厉害,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
“其实这就是很简单的瓦匠活儿,我干过这个!但说实话,主播真的很厉害,还原得非常到位!”
“太秀了!羽神,我要给你擀饼吃!”
“牛逼!牛逼!”
“玩泥巴玩得都这么清新脱俗!”
紧接着。
拿上竹制的瓦模。
陆羽来到热反射墙前,将早晨煎火鸡蛋的石板搬了过来,直接席地而坐,并取来一坨黏土,有模有样的在石板上噼里啪啦地摔了几下。
“啪啪啪——!”
然而,这还不算完。
试了一下土质,陆羽觉得火候还不够,于是便又脱下草鞋,赤着脚在上面踩了好一通。
“取来的黏土,土质松软,一定要用点办法,增加它的粘性,让其变得更紧密。”
“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