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冶炼之法,丛中岩洞(2/3)
了。
先是铜。
而后是合金的青铜。
再之后,因为有了适合的锻打工具。
铁器也生根发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及。
至此。
人类社会,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
直到今天。
不过。
说起来,冶炼金属,还真是一项大工程。
没有专业的知识和相应的器具,极难实现。
于是。
将收集来的矿石放到竹篓内。
陆羽随便找了个树荫坐下,终于不紧不慢地开了口:
“大家说得没错,冶炼金属,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这说明不了什么。”
“人类的祖先,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就获得了青铜。”
“所以,冶炼金属听上去似乎很离谱,但事实上,这种作业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复杂。”
这时候。
听了陆羽的话,许多观众都在弹幕中讨论,原始人究竟是如何学会炼铜的?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不然。
牵扯到的知识点非常多。
换句话说。
身在自然界中,原始人貌似根本就没有机会,体验到矿石高温下融化的化学现象!
闪电落下,发现了火。
用火烧烤食物,会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而把泥土丢到火中,则会烧制成陶。
最后,问题来了。
冶炼金属这种高难度的技术,他们又是如何发现并掌握的呢?
观众们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各种说法层出不穷。
极具科技感。
有人说是外星人教的。
还有人说是高等文明入侵。
更有甚者,居然还把封神演义拿了出来。
说得有鼻子有眼,煞有介事。
实在令人无语。
靠在石壁上。
陆羽见弹幕里讨论得热火朝天的,也不忍打断。
过了好一会儿,才把这里的来龙去脉,与观众们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兄弟们,打断你们一下,怎么越说越离谱了。”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也没你们想象得那么复杂。”
“冶炼,首先要有火,这是必须的,至于火是怎么被发现的,我在之前的直播中,已经向你们科普过了,有了火后,人们发现用火烧一些东西,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比如食物和陶土。”
“都是这个时间点的产物。”
“学会了使用火,掌握了用火烧制黏土容器,这个过程中因为黏土里所夹带的矿石,被无意间丢到了火里,烧制融化,人们开始意识到矿石竟然可以还原出较硬的金属,而且比手里的是石制工具还要给力!”
“于是,人们开始搭建土窑,并学会了使用木炭和简易的鼓风机,一来二去,铜自然而然就被冶炼了出来。”
“再后来,因为出现了控制较大区域和人口的集中政权,有了一定的人力使用,人们对于金属冶炼也步入到了正轨,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生产。”
大规模生产后。
质地柔软的单质铜已经不能生产生活所需了。
所以。
人们就在里面加入了少量的锡,从而变成了铜合金。
到了这里。
原始人彻底告别了石器生产工具,一举迈进了青铜时代!
在陆羽的解说下。
一部通俗易懂的人类发展历史,顿时活灵活现起来。
弹幕里一水儿的666:
“6666,主播懂得真多!”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斗娱TV荒野大学特聘教授!”
“学到了!”
“最喜欢听羽神讲故事了!”
“一个被极限直播耽误了的相声演员…”
“哈哈!”
下午一点一刻。
天渐渐地阴了下来。
炙热的阳光。
被厚厚的云层所遮挡。
让林中的气温舒服了不少。
头顶的天空,时不时地会有几只海鸟飞过。
留下苍凉而神秘的啼鸣。
歇了一会儿。
聊得也差不多了。
为了早日回归营地,陆羽背上背囊,继续沿着河道向西出发。
赶路的时候,他边走边说:
“如果我没猜的话,欧利迪亚的矿产资源应该也非常丰富,不止是黄铜,少见的锡铜和紫铜,应该也有分布。”
“因为只靠黄铜,很难胜任这么复杂的雕刻工艺。”
“事实上,我们在采石场发现的金属痕迹,有一半都是青铜器所留下的。”
“所以,聪明的欧利迪亚人,一定在很久之前,就拥有较为发达的冶炼技术了。”
“说起来,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古文明都要早,让人难以置信…”
说话间。
树林中的光线开始变暗。
地势陡峭不堪。
完全一边倒的态势。
一定非常小心才行。
否则极容易失足。
来的时候。
陆羽走得右岸。
眼下他则是在左岸。
别看只有一条河相隔。
但两岸的风景却是大有不同。
与右岸不同,这里的地貌,要险峻很多。
全是非常坎坷的岩石带。
极不好走。
一路举步维艰,足足过了一小时,泥土才重回脚下。
扶着一棵树喘了口气。
陆羽对着擦了擦汗,刚要开口说话。
目光
先是铜。
而后是合金的青铜。
再之后,因为有了适合的锻打工具。
铁器也生根发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及。
至此。
人类社会,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
直到今天。
不过。
说起来,冶炼金属,还真是一项大工程。
没有专业的知识和相应的器具,极难实现。
于是。
将收集来的矿石放到竹篓内。
陆羽随便找了个树荫坐下,终于不紧不慢地开了口:
“大家说得没错,冶炼金属,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这说明不了什么。”
“人类的祖先,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就获得了青铜。”
“所以,冶炼金属听上去似乎很离谱,但事实上,这种作业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复杂。”
这时候。
听了陆羽的话,许多观众都在弹幕中讨论,原始人究竟是如何学会炼铜的?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不然。
牵扯到的知识点非常多。
换句话说。
身在自然界中,原始人貌似根本就没有机会,体验到矿石高温下融化的化学现象!
闪电落下,发现了火。
用火烧烤食物,会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而把泥土丢到火中,则会烧制成陶。
最后,问题来了。
冶炼金属这种高难度的技术,他们又是如何发现并掌握的呢?
观众们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各种说法层出不穷。
极具科技感。
有人说是外星人教的。
还有人说是高等文明入侵。
更有甚者,居然还把封神演义拿了出来。
说得有鼻子有眼,煞有介事。
实在令人无语。
靠在石壁上。
陆羽见弹幕里讨论得热火朝天的,也不忍打断。
过了好一会儿,才把这里的来龙去脉,与观众们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兄弟们,打断你们一下,怎么越说越离谱了。”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也没你们想象得那么复杂。”
“冶炼,首先要有火,这是必须的,至于火是怎么被发现的,我在之前的直播中,已经向你们科普过了,有了火后,人们发现用火烧一些东西,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比如食物和陶土。”
“都是这个时间点的产物。”
“学会了使用火,掌握了用火烧制黏土容器,这个过程中因为黏土里所夹带的矿石,被无意间丢到了火里,烧制融化,人们开始意识到矿石竟然可以还原出较硬的金属,而且比手里的是石制工具还要给力!”
“于是,人们开始搭建土窑,并学会了使用木炭和简易的鼓风机,一来二去,铜自然而然就被冶炼了出来。”
“再后来,因为出现了控制较大区域和人口的集中政权,有了一定的人力使用,人们对于金属冶炼也步入到了正轨,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生产。”
大规模生产后。
质地柔软的单质铜已经不能生产生活所需了。
所以。
人们就在里面加入了少量的锡,从而变成了铜合金。
到了这里。
原始人彻底告别了石器生产工具,一举迈进了青铜时代!
在陆羽的解说下。
一部通俗易懂的人类发展历史,顿时活灵活现起来。
弹幕里一水儿的666:
“6666,主播懂得真多!”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斗娱TV荒野大学特聘教授!”
“学到了!”
“最喜欢听羽神讲故事了!”
“一个被极限直播耽误了的相声演员…”
“哈哈!”
下午一点一刻。
天渐渐地阴了下来。
炙热的阳光。
被厚厚的云层所遮挡。
让林中的气温舒服了不少。
头顶的天空,时不时地会有几只海鸟飞过。
留下苍凉而神秘的啼鸣。
歇了一会儿。
聊得也差不多了。
为了早日回归营地,陆羽背上背囊,继续沿着河道向西出发。
赶路的时候,他边走边说:
“如果我没猜的话,欧利迪亚的矿产资源应该也非常丰富,不止是黄铜,少见的锡铜和紫铜,应该也有分布。”
“因为只靠黄铜,很难胜任这么复杂的雕刻工艺。”
“事实上,我们在采石场发现的金属痕迹,有一半都是青铜器所留下的。”
“所以,聪明的欧利迪亚人,一定在很久之前,就拥有较为发达的冶炼技术了。”
“说起来,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古文明都要早,让人难以置信…”
说话间。
树林中的光线开始变暗。
地势陡峭不堪。
完全一边倒的态势。
一定非常小心才行。
否则极容易失足。
来的时候。
陆羽走得右岸。
眼下他则是在左岸。
别看只有一条河相隔。
但两岸的风景却是大有不同。
与右岸不同,这里的地貌,要险峻很多。
全是非常坎坷的岩石带。
极不好走。
一路举步维艰,足足过了一小时,泥土才重回脚下。
扶着一棵树喘了口气。
陆羽对着擦了擦汗,刚要开口说话。
目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