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二十四章战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亚伯拉罕哪里受过这种窝囊?  

“不许后退,不许后退!给我杀了他们!”  

“陛下!撤吧,等咱们回去以后,再想办法…”  

“不许…”  

“陛下!得罪了!”  

接着亚伯拉罕脖子一疼,眼前一黑:NN的!不能撤啊,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要不然他们就不会包围前面救援的部队,而是包围咱们了…  

可惜,亚伯拉罕这句话没说出来,就被不知道哪个傻子给打晕了…  

程鸿这边杀完救援的部队以后,亚伯拉罕早在大部队的护送下,跑远了…  

这时候,城门已经打开了,程怀默带着二十亲卫,骑马赶了过来!  

“大兄!你过来了!”  

程鸿摘下头盔,满眼的血丝,满脸的疲惫,电了点头:“嗯!过来了!他们怎么回事?怎么发疯似的攻打这座城池?”  

程怀默挠了挠脑袋:“这不是嘛,这群人是一个叫亚伯拉罕的人的手下!  

这亚伯拉罕是萨珊波斯的叛逆,正在追杀他们的正统继承人卑路斯!  

此刻卑路斯正在这大月边城之中!所以他们才拼命的攻城,,想要杀死卑路斯!  

我想着~若是留下他,将来或许能有点儿用,所以就把他留了下来!”  

“那刚刚看见我们就跑掉的那群人呢?看着可不像是萨珊波斯的人!”  

“哦,他们啊,他们是大食人,联合起来攻打…”  

“等会儿,大食人?大食人不是和萨珊波斯是敌对吗?怎么搅合到一起了?”  

程怀默一耸肩一摊手~  

那谁知道?  

程鸿想了想:“哎呀,先不管了!咱们先回城中好好休息一下吧!从昭武那边出来,我连睡觉都是在马背上!”  

日夜兼程!真正的日夜兼程!这几天程怀默虽然疲惫不已,可是程鸿也不轻松!  

连程鸿都这样,更别说身后的那群重骑兵了!这也正是程鸿为什么用弩箭开门的原因~  

也正是程鸿为什么要包围营救的部队,而不是亚伯拉罕的不对的原因!  

程鸿怕损失太大,更怕翻车!  

疲惫的重骑兵,可经不起几次撞击!若是没了速度的重骑兵,没准儿还真有可能被亚伯拉罕困住,损失惨重!  

亚伯拉罕猜对了,可惜被猪队友给打晕了!要不然,虽说程鸿能保证赢,但是损失肯定惨重!  

这可不是程鸿想要看到的…  

整整两天,两天以后,李象等人带着后来赶到的炮兵还有从长安又调来的五万骑兵,到了大月边城!  

这两天,程鸿和程怀默等人打扫完了战场,那是狠狠睡了一觉!也终于缓过来一些!  

这时候,几次求见的卑路斯也终于见到了那个轻易打败亚伯拉罕的将军~程鸿!  

据说他是整个大唐总领兵马的第一人,也是当今陛下的妹婿!  

深得大唐陛下的信任!这若是拉近关系,只要他点头了,这事儿不在话下啊!  

程鸿想着,既然李象来了,那至少接风洗尘一下,另外交代他一些事情,看看他的意思!  

最主要的是卑路斯这里究竟怎么处理,还需要李象初步判断一下!  

教了这么多,李象也该独立拿个主意了!  

“姑父…”  

“慢来!太子殿下,这次恐怕要改个称呼了,外面求见的人是萨珊波斯正统的继承人,可惜,叛军势大,把他们撵了出来!  

而且一路一直撵到大月边城,若不是臣来得及时,怕是大月边城这边损失惨重!就这,大月边城这边也损失不小!”  

“西域这边的联军…”  

程怀默接口:“西域联军不可信,若不是大兄那边杀光了昭武九姓,怕是他们这边都能直接反了!  

太子殿下你过来的时候,看他们很是恭顺,那是因为他们被昭武九姓的结局吓怕了!若是我叫他们过来守城,战斗力不增反减,怕是逆境时候,背后捅刀的就是他们!”  

李象…  

“四面皆敌,我才知道,原来这西域这边如此艰难!”  

程怀默倒是没觉得:“这也就是赶上有人攻打大月边城,要不然也不至于当心他们一群土狼一样的东西!  

三十六国加一起,一万兵马能从东扫到西!他们啊,纯粹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若是他们明目张胆的反叛,一万人就能消灭他们,若是他们就这么阴着,至少要用两万人提防着他们!  

若是他们来帮忙~至少得五万人防止他们临阵倒戈!所以啊,他们就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别说他们了,说说这卑路斯吧,你是怎么想的,和太子殿下说说!”  

程鸿打断了程怀默的长篇大论!  

程怀默点了点头:“哦,是!太子殿下,这卑路斯虽说是被撵出来的,兵力不行,人又不如那个什么亚伯拉罕!  

更别提打的萨珊波斯节节败退的大食了!但是他有一个别人都比拟不了的优点~他和从西面过来的任何军队都有仇!  

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咱们可以把他们留在这里,阻止来自西面的入侵!而咱们需要付出的只是一些粮草和一些兵器上的支持!  

还有就是这座大月边城!  

把大月边城留给他们,总比留给反覆无常的大月国要好得多!  

大月国有可能在敌人来的时候倒戈,卑路斯他们却不会!不管是大食也好,亚伯拉罕也罢,都是卑路斯的死敌!他不可能投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