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六百八十四章问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谢谢阿耶!”程文倒了一声谢,连忙跑回去藏东西了…  

“这臭小子!”程鸿笑着摇了摇头前往神龙殿…  

神龙殿,议政阁的人员都在这里!长孙无忌又重新成了议政阁的一号人物!  

李承乾到底还是没能听自己母后的话~对长孙家委以重任了!  

但是看长孙无忌意气风发的样子,怕是他也乐在其中吧!  

程鸿进了神龙殿以后,先拱手给诸位行了个礼,众人知道程鸿在陛下心中的地位,连忙回礼,李承乾挥了挥手:“坐吧,坐吧!这回正主来了,你们有什么问的就问吧!”  

李绩率先开口了!毕竟作为兵部尚书,这军队改制,对他有直接的影响!  

“敢问长安郡公,这军队若改军户为募兵制,万一无人当兵该如何?”  

这确实是个问题,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在家里也能赚钱养家,谁还愿意过这刀头舔血的日子?  

程鸿说到:“这个好办,根据人口稠密,每个乡里必须选出几个当兵的人,若是选不出,则追责县令!  

其实这事根本没什么必要,只要军队军人们福利好了,他们绝对会争抢着来当兵的!”  

李绩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  

李绩其实就是个抛砖引玉的,他的问题只不过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  

这时候户部尚书开口了:“这军队若是成了募兵制,那势必加重了户部的负担,军饷这一块儿钱财太多,怕是户部有一天难以支撑啊!”  

程鸿笑着摇了摇头:“兵贵精,不贵多!募兵制虽然看似花销大了,但是可以尽量减少一些军队的数量!  

一旦起了战事,临时增加募兵数量就可以了!毕竟退役老兵都是有训练乡勇的!这些乡勇只需要花费少量的钱就可以了!  

而且这些乡勇虽然是没被选上的,但是只要稍加锻炼,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士兵!  

至于钱财这里~银行不是归了户部了吗?有银行在,大唐户部只会越来越富,这个问题不必担心!”  

“敢问长安郡公,这军校是怎么回事?在何处举办?”  

“军校分两种,一种是炮兵学校,主要在各地军中举办!诸位也知道,现在大唐军中的大炮,若是不会计算,很难找准落点!  

听说魏王殿下正在研究怎么样能把大炮打的更远,甚至超出视线范围之外!  

这就更需要计算了!所以这部分人需要很好的计算能力!这就是在各地举办军校的目的~学习炮兵战法!  

当然,炮兵作为稀缺人才,可以延长五年兵役!福利待遇,也高于普通兵种!  

另一种军校是晋升军校!  

学习突出的,或者武力突出的,有培养价值的,可以进入军官学校!这里面至少要任职校尉!  

该学校开设在长安,由各大将军讲解兵法以及带兵经验!由陛下当任校长!学成以后,依然可以称之为天子门生!  

太子殿下若是有闲暇,不妨去军校锻炼一下,免得将来任职厌武喜文!  

这谁都可以厌武喜文,或者厌文喜武,唯独太子殿下和陛下不可以!  

文武就是两条腿,哪一条腿粗了也不行,哪一条腿细了也不行!”  

“允了!”李承乾感同身受!  

“陛下圣明!”程鸿拱手!  

既然是兵部侍郎了,那就给武人争取一些地位吧!毕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一代人都不一定有像样的仗打了!  

“刚才我看了奏折,这上面有七部军,长安由十二卫改成!众所周知,长安周边根本没什么战事!  

而且没有戍边只苦,不知道这点如何处理?  

这军队若是无战事,始终在安逸位置,必定会出现战斗力下降的问题,这个又如何避免呢?”  

程鸿想了想:“这问题好办,除海军之外,可以设立军中大比!由戍边军团挑选出一队人马,每三年十二卫前往戍边之地,组织一次大比!  

胜利的,来长安卫戍。败的,留在当地戍边!”  

程鸿在神龙殿一问一答,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唯一不太满意的就是户部尚书!  

因为无论是募兵制也好,军中大比也好,开办军校也罢~都是花钱的买卖!  

户部尚书管理着国库~恨不得化身貔貅,只进不出!虽然军队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户部的钱,也实实在在的花了出去!  

而且这钱偏偏又都是不得不花的,这让户部尚书有些不悦!  

“好了,既然没什么问题,那就拟旨吧,按照难易程度,先从石城开始!然后是多吉、土蕃、象雄!  

接着由石城替换定襄军队!  

定襄改革完以后,石城退回!最后改十二卫!海军不变!扶桑不变!”  

“诺!”  

程鸿,作为兵部侍郎,特意就是为了改革这件事而提拔上来的,自然由他作为改革急先锋!  

“德义,你先回家安排一下,等圣旨到了,立刻前往石城,开始改革事宜!”  

“诺!”  

程鸿起身走了!  

长孙无忌思考了一下,本来想着让长孙冲陪着程鸿过去来着,可是想了想还是算了!  

程鸿虽然是兵部侍郎,可是任谁都看得出,李绩若是告老还乡了,这兵部尚书肯定就是他的了!  

就如同现在的吏部尚书,马周一样!  

长孙冲若是参合进去,虽然能有些政绩,但是却顾此失彼了!  

兵部尚书已经是内定了,长孙冲在户部,还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