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八十五章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长孙涣听到这里,心里稍稍安定:“殿下,你安排了多少人去围杀程鸿!”  

李治得意洋洋的伸出五根手指!  

“五百?还行!那这事就稳妥了!”长孙涣松了一口气!  

李治得意洋洋:“一个被人吹捧出来,连李佑那草包都能把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打的吐血晕倒!  

哪里用得到我五百精兵?  

别说我本王兵力没有那么多,就算有,也不会为那么一个金玉其外的家伙浪费那么多兵力!  

五十足以!”  

“五十?殿下!不可!五十还不够他一只手杀的!殿下,赶紧派一些兵马增援啊!”长孙涣有些着急了!  

李治不耐烦的看了他一眼:“晚了,现在长安所有城门已经紧闭,在事情没结束以前,谁也出不去,谁也进不来!  

就算他逃出去,也只不过是癣疥之疾而已!他进不来长安城的!”  

说完李治不在理会长孙涣大惊失色的纠结:“整军,出发!”  

“杀!”  

“轰!”  

一行人直奔皇宫杀去!  

大唐得第三次逼宫准备上演!  

长孙涣无奈,已经上了贼船了,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冲!”  

此刻,李二和长孙无忌还有房玄龄等人正在神龙殿研究明年对扶桑究竟是个人什么态度…  

“扶桑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听侯君集说,现在那边挖坟挖的不亦乐乎!他们已经如同野兽一般。  

估计咱们天兵一至,挡者披靡啊!”  

长孙无忌倒是分析的很透彻!  

其实长孙无忌也是有私心的,如果征伐扶桑,那侯君集就会被调走,那也断了李承乾可能暴起的底气!  

李二微笑着摇了摇头,看着房玄龄。这时候当然不能用李二开口,房玄龄自会给他解释:“不行啊,现在就算是占了下来,咱们也没有人去管理!  

象雄、土蕃,已经牵扯了太多的官员了!现在咱们兵锋虽然锐利,可是却缺少人管理!  

徒呼奈何!  

而且~高丽郡那里,根据当初长安郡公打赌的约定,已经快到年限了,虽然有不受待见的希望继续在那里任职,可是也有不少缺口存在的!  

最主要的是,到了冬天,这次没办法约束他们回乡省亲了!到了冬天,整个高丽郡到时候就成了无法之地!  

这里面谁回,谁留,也需要仔细斟酌!麻烦不少!  

最重要的一点~咱们现在也能得到金银,为什么要占领下来自己挖呢?”  

长孙无极哑口无言,正在思索如何应对,外面李君羡开口了:“陛下,魏王觐见,说是有好东西献给陛下!”  

“进来吧!朕倒是想看看他研究出什么好东西了!”  

李君羡迟疑了一下:“陛下,魏王殿下带了不少的火药和铁珠,还有四个人头大小的火药弹,臣不敢…”  

李二摇了摇头:“行了,行了!他要是敢刺杀朕,朕倒是很欣慰!放进来!”  

“父皇!儿臣给父皇请安!”  

李泰风风火火的带着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还拎着四个人头大小的火药弹!  

李二假装严肃:“请安拿这些东西?你这是想同归于尽吗?”  

李泰看了看手里的东西,又看了看李二…  

“好了!好了!说说吧,又鼓捣出什么好东西来了!”  

“父皇,这东西叫五管铳!就是手持的炮,只不过威力没那么大,但是在近处,可比弩箭强多了…”  

忽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喧哗声!  

李二皱了皱眉头:“怎么…”  

“报!陛下!晋王谋逆!带着吐谷浑人杀进来了!”  

“什么?”  

众人皆惊!  

李二把手中的奏折掷在地上:“逆子!大胆!混账!他怎么敢…”  

“陛下!当务之急还是先要暂避一下风头,步步为营…”  

“朕就在这里看着!朕倒是要看看,这逆子敢不敢杀朕!”李二气的暴跳如雷!  

他以为李承乾会造反,毕竟不管是人脉也好,名声也好,李承乾都还不错!  

李二就是想看看,李承乾到底有没有那个心思!  

没想到,李承乾那里四平八稳,李治这里却冒了出来!  

李治若是造反不成,性命堪忧,若是成功了,必定血流成河!  

“张元礼!张元礼!”  

“陛下!张侍卫已经殉国了,慕容伏允带着亲兵亲自围杀的!数十倍的敌军围困,张侍卫力竭,被慕容伏允的亲卫一拥而上!  

张侍卫拼死让副官送来消息~太子殿下和长安郡公那边都已经落入叛军的算计当中了!而且房二将军也出城了,不知道去干什么了!”  

这时候,李二看房玄龄的眼光就有些不对了!  

慕容伏允的亲兵?若是李二没记错的话~慕容伏允可是李二的便易岳丈吧?难道房俊也参与其中了?  

若是如此,房遗直可是掌管着钢厂的,那他们的兵器…  

没等李二说,房玄龄已经问出口了:“叛军们用的什么兵器!铠甲是什么样的?人数多少?”  

“兵器是造的长枪,无甲!长枪是解手刀缠在白蜡杆上拼凑而成!软弓,平箭!”  

房玄龄舒了一口气,问题不大!但是也难辞其咎啊!这东西一看就是从钢厂流出去的!  

长孙无忌多少有些幸灾乐祸,幸亏我家大郎已经抽身了,要不然发生这种事,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啊!  

让你们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