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八章安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房玄龄安排蒙多先住下,然后让房安带着蒙多先熟悉一下长安城,至于什么时候进学,学什么…  

哎!先等等再说吧!  

次日上朝,众人讨论完国事以后,重臣们又去立政殿帮着陛下整理奏折。  

快到午时,李二留众位用膳,现在只要是家里条件可以的,都把膳食改成了一日三餐,这大概也是程鸿来到大唐留下的重要痕迹吧。  

用过膳食以后,继续整理奏折,重要的交给陛下,不重要的直接处理,打嘴仗的扔在一边,该驳回的驳回…  

批阅的间歇,长孙皇后带着宫女给众人上茶来了,这茶正是程鸿所炒的盖碗茶,用水冲泡一下芬芳四溢。  

这茶虽然没有皇家的股份在里面,可是这制茶的方法可是到了皇家的,只等茶叶市场打开,皇家就可以在其余产茶地区建立作坊。  

而程家只要江南东道和岭南道的产茶地区就行了。就这,只要程家还在,这茶园就够程家代代不为钱财发愁。  

现在江南东道这荒山遍地,程鸿让自家老子把罐头,咸鱼什么的利润往上一递,大肆买江南东道无主的荒山。给的还都是中田的价钱。  

刚开始时候众人还以为是程咬金支持程鸿工作,可是程咬金这一买就是几百万贯的买,而且买的都是荒山或者荒坡。  

怎么看怎么不像是能种地的那种,这就不是什么事了。  

御史先前还以为程鸿把良田写成荒山让程咬金买呢,这可是利用手中职权以权谋私啊,大事啊。  

这若是真事,足够御史们参倒程鸿爷俩了,激动的御史们浑身都哆嗦了。  

现在江南东道可不是以前的江南东道了,不说海产,就是从占城换回来的稻米,都让人眼红的不行。  

以前泉州就是个流放之地,现在说泉州是个上州也不为过,这若是空出来,不管谁竞争到都得搭御史的人情…  

但是这参别人倒好说,捕风捉影,闻风而奏算御史分内之事,参程鸿可就要加小心了,若是没有真凭实据,想参程鸿?  

那扒手官运到头了,弄不好容易被反坐。  

要知道程鸿贵为长安侯,皇帝嫡长女婿,卢国公嫡长子,而这嫡长子还是丢了十多年的嫡长子。  

另外程鸿今年才十七,这么点儿年龄就做到了从二品的武职,正三品的文职,是你想参就参的?  

也不怕程鸿以后上去报复你的子孙?  

所以这参就要参倒,一定要连同程咬金一起参倒,并且还要让皇帝悔了婚约,这样程鸿便无东山再起之时。  

于是御史们派遣了几十个管事,去江南东道调查这土地到底手什么土地。  

等众多管事坐着南下的船到了地方,按照户部查询到的地方一一勘探才发现,这哪是中田,连下等田都不是,全都是高低不平的山。  

而程财正在整理这些山头,就地取材用石头垒成梯田,种上茶树。  

一群管事一个个的开始往回走了,碰头一个,心凉半截,最后全都聚齐以后,心彻底凉了。  

程家不但没有以权谋私,还给了高价了,连下等田都不是的荒山愣是给了中田的价钱。  

回来以后倒是没说什么,可是被程咬金狠狠的嘲笑了一阵。  

一时间御史成了笑话,不但程家知道,连陛下这里都知道了,正把这件事讲给房玄龄他们听。  

也幸亏魏征不在,要是魏征在少不得一顿说。  

房玄龄端着茶杯心事重重,李二也看出来了,随口问到:“房卿,今日朕见你心事重重,可是有什么难处?”  

房玄龄一听,我这一天的戏可算没白演,连忙接口说到:“臣倒是真有一件事,让臣好生为难。”  

“哦?说来听听!”  

“还是我那个不成器的次子搞出来的事情,他正在建城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多吉的人才,脑子活泛,难得是个多吉里面有智慧的人才。  

最重要的是此子亲近大唐,若是好好调教,将来或许能接替老羊皮的职位。  

若是在大唐,臣就打发他去武将那边学习了,咱大唐不缺智慧之人。  

可是在多吉,这可就难得了,多吉人有知识的一肚子坏水,不是被杀了,就是仇视大唐,剩下的连羊都得十只十只的数,多了数不过来!  

而此子若是接替老羊皮至少能保证多吉内部三十年的稳定,而这三十年多吉早就归了大唐了,所以臣才有些纠结。  

这武不举文,臣次子怎么说也是领军之人,这举一个从政的像什么话?可是难得就难得在他举这个人是多吉的,臣估摸着,若是错过此子,或许以后再找这么相当的就难了,所以…”  

李二思考了一下:“那个多吉人怎么样?多大年岁?”  

房玄龄一听这话,有门!连忙说:“十三,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让你房玄龄说是聪明人的,这人肯定是聪明人了!至于你说的什么武不举文,倒是你顾虑太多了!  

再说了,多吉情况特殊,若是把你说的聪明人放到国子监或者谁的手底下调教,时间太长!  

老羊皮岁数可不小了,这点要考虑,所以这人嘛~让他去江南东道吧,程鸿那里正在建余杭镇,估计开工了他也就没什么事了。  

这小子最爱做的事就是把所有的事都设计好,一旦动起来如同行云流水,也不知道这裴行俨都教了他什么,小小年纪做起事来居然如此老道!”  

“国之幸甚!”  

“是啊!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