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楠舒的高中(上)(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2005年10月16日,小雨,如日记式的开头。  

刚下过雨的济州,天空还是半边阴半边晴的状态,湿漉漉的马路此时就像是一面镜子,倒映着雨后的天空,在偶有雨靴踩过的时候泛起阵阵涟漪。  

被雨水打落的树叶随波逐流,渐渐被水流推到了下水道的附近,湿润地堆叠在了一起。  

此时,在城南高中的校门外,校长、副校长和教务处主任站在一起,同时出现的还有高一的级部主任以及高一一班的班主任。  

五个人沿着长街向右边看去,就见一辆黑色的宾利缓缓驶入了他们的视线当中。  

“来了,是不是那辆宾利?”  

二班的班主任难以置信,心说你爹也是个非主流?  

不,不对,他特么留这一头长发不会是白嫖我理发券给他爹用的吧!  

作为北部的一个小县城,此时的气温其实已经开始高了起来。  

但高冷的大小姐觉得枯燥的人生似乎多了些事情可做,于是心情也随之好了一些。  

只是她的活动范围仅限于一班后门和二班后门的区域,一步都不会多。  

“感觉她也不太正眼看人呢。”  

房间里的水晶吊灯没有开,唯一发出亮光的是那台像是花藤造型的小台灯,灯光倾斜而来,将她的双眸染得金黄。  

这次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主动逛出了教室,而这一晃而过的倩影,着实让走廊里安静了几分,只觉得满眼惊艳。  

“要多笑一笑,可能会显得平易近人一些。”  

“她数学差一点就满分,这个科目的拉分太多了。”  

“大小姐,我要将您的成绩单拍下来发给夫人了,可以吗?”  

半晌之后,作业写完,冯楠舒从抽屉里拿出了自己的日记本,轻轻打开金属锁扣。  

等回到教室,那只笔就被取出来,被按出一阵咔嚓咔嚓的轻响。  

有人通过走廊的窗户,看到穿着碎花洋裙的冯楠舒款款走进了学校,然后到了明德楼的二楼,进入了第五考场。  

此时门口出现一个小黑胖子,冲他一阵招手,喊他去厕所,而男生也立马跟了出去,匆匆地消失在走廊中。  

但很快冯楠舒就察觉到了背后有人,回头看了曹静一眼,轻轻叫了声老师,又恢复了那副呆呆的表情,迈步回了教室。  

“厉害。”  

“眼睛空空的是吧,好像失焦一样,我就坐在她后排,都不怎么敢打招呼,感觉挺高冷的。”  

学习好,长相绝美,家庭背景神秘,无数闷骚的少男在这一刻做出了决定。  

她是一班的班主任,但同时也是一二班的语文老师,城南高中的班主任基本都是这个配置。  

“你就是认错最积极,但死活不改,我记得我上次已经逮住过你一次吧?你说没钱,我给了你学校发的理发票,你头发没剪,那张理发票呢?”  

“玩完回来再骑,学校还有车棚呢,网吧门口可没有。”  

冯楠舒把日记写好,锁紧了抽屉,像是锁起了自己一样,然后闭上眼睛,开始想象商业步行街的样子。  

但现在看来,大小姐的新生活完全不像是他想的那样乐观。  

“和二班的楚丝琪比呢?”  

随后的几场考试都进行的很顺利,但两个人仍旧保持着陌生人的默契感,并没有说过话。  

整个高一的男生去了一班后一看一个不吱声,回来之后就像是丢了魂儿一样。  

“走。”  

他不知道再这样下去,大小姐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内心当中充满了担忧。  

我们太太不希望她被同学打扰校长笑脸盈盈地开口:“能有冯小姐这样的学生是我们城南高中的荣幸。”  

冯楠舒看着他没挪步,于是抬头傻傻地看了他一眼。  

虾仁杂蔬焖菜,番茄豆腐菌菇汤、一小口米饭,和从前并无区别。  

如果按照当前的速度,雨珠滚落到最下方可能还需要一分钟,但随着另一颗的汇入,这颗雨珠仿佛不堪重负一样,咕噜一声就滚了下去,只在玻璃上留下一道浅浅的水渍。  

冯楠舒在秋高气爽的操场上溜溜达达地,裙角被晚风所摆动。  

伴随着早起的晨风和自习课后的晚星,日子过的古波无澜。  

“是不是喜欢穿黑色小皮鞋那个?长发及腰的。”  

旁边有人在聊八卦,说江勤喜欢楚丝琪,她也会晃晃悠悠地凑近,悄悄听上一两句。  

“怎么从沪上忽然转学过来呢?那边的教育环境和咱们济州比怕不是天上地下。”  

但冯楠舒转学后的第一次月考,他就被挤到了第二。  

随着冯楠舒的落座,整个教室的目光都随着她转移了过去。  

后妈说想要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希望她可以离开一段时间,然后她就被送到了这里。  

因为是下雪,还是周末,学校附近的网吧很火爆。  

月考成绩公布的下午,黄昏的日落格外灿烂。  

“肯定是了,三百多万的车,别说咱们县了,估计到了市区都见不到几辆。”  

随后的日子里,高中生活复归于平静。  

冯楠舒鼓了下粉腮,忍不住转头看向了后桌。  

“我已经不想再一个人了…”  

“但我不会交朋友,母亲也不让养小狗。”  

“可能是个私生女…?”  

当然也有些例外的,眼神悄默声地就飞到了别人的试卷里,对自己的试卷不感兴趣,但却觉得隔壁同学的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