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贵不可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元二年。  

武帝驾崩,享年七十。  

谥号为武,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武帝去世前,留下三道遗诏。  

第一道,为霍光等人封侯,令其辅佐少帝。  

第二道,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并令宗正将刘病已录入皇家宗谱,其宗室地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  

第三道,则最为奇怪。  

竟是令关内侯长公主驸马卫言,即刻启程,离开京都,去往长公主封地伊国。  

伊国位于大炎河西走廊,北与匈奴接壤,南连祁连山,与羌接壤,西便是通往玉门关出塞的道路,是大炎通往西域各国的必经之地,也是最受匈奴侵扰之地。  

伊国都城设立在酒泉郡。  

而遗诏最后还加了一句,若无特殊,不可进京。  

卫言接到这个遗诏时,宠辱不惊,心头对长公主的佩服,真的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武帝果然怕他与刘病已合谋篡位。  

这也太看得起他了。  

丧事办完,刘弗陵继位,是为昭帝。  

在遵旨离京前,卫言喊了刘病已几人,在醉仙楼喝了离别酒。  

席间。  

卫言不再顾忌,直接对刘病已道:“病已,我走之后,你顺其自然,该干嘛干嘛。不过,有一个女子,你要注意。她叫许平君,是许广汉之女,我曾见过,看出她面相不凡,以后必定贵不可言。你试着与她认识一下,若是有缘,就让史家长辈代你去求亲。聘礼什么的我都为你准备好了。”  

“许平君?”  

刘病已愣了一下满脸愕然道:“言哥,你什么变成媒婆了?”  

一旁的刘解忧“噗嗤”一笑道:“言哥哥那女子若是以后真贵不可言,你应该把她抓来纳为小妾啊。反正长公主也说了支持你纳妾的。”  

此话一出,卫言顿时脸色一板严肃道:“不可胡说!那女子的面相只有你大哥配得上。你大哥若是娶了她,一定会有好运降临的。”  

至于什么好运,自然是皇帝的宝座。  

许平君以后可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是宣帝刘病已最挚爱的结发妻子。  

这他可不能抢。  

刘婵见他说的认真半信半疑道:“卫言你真会看相?”  

卫言倒了杯酒,谦虚道:“略懂一点。”  

刘婵道:“那你看看我,以后是否可以回到赵国,帮我弟弟成为…帮我弟弟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卫言可看不出来。  

不过,既然长公主答应过她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卫言装模作样地盯着的看了一会儿,方道:“问题不大如果你多施舍行善的话。”  

“施舍行善?”  

刘婵一愣,随即眯着眼睛看着他冷笑道:“那两万五千两银子,还不过吗?”  

卫言耸了耸肩道:“以后花钱的地方可多着呢肯定不够。”  

一旁的刘解忧道:“言哥哥等咱们去了长公主的封地,你就是那里的主子了呢,那里的钱,都是你的,你还会缺钱吗?”  

卫言苦笑道:“那里可是养着数万精兵的,又经常被长公主向着边境抽血,估计百姓都没饭吃了,哪里有什么银子。”  

刘婵倒是知道一些,点头道:“你说的没错,长公主的封地,本就有些荒凉,而且经常受到匈奴骚扰,人口每年都在减少,收不到多少钱的。”  

卫言抚摸着手中酒杯,目光闪了闪,道:“放心,只要我去了那里,那里就一定会富有起来的。到时候,离开的百姓,都会回来,那里的人会越来越多,银子也会越来越多的。所以,郡主大人,在创业之前,还请你多多支持一下,以后回报大大的有。”  

“滚!”  

刘婵懒得再理他。  

那两万五千两银子已经被她给掏空了。  

她在赵国还要花费很多,不仅养着门客,还要为弟弟结交赵国权贵,早就捉襟见肘了。  

“你别后悔!”  

卫言见她没点眼光,也懒得理她了,又看向刘病已道:“病已,记住,耐心等待,暂时什么都不用做。等成亲时,我会再送你一份大礼。”  

刘婵有些阴阳怪气道:“卫言,要不是知道你与画儿和殿下洞房了,我肯定以为你喜欢刘病已。你对他那么好,给银子给媳妇,各种关心巴结,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卫言白了她一眼,毫不脸红道:“友谊!自然是为了友谊!像你这种为了利益六情不认的人,是根本不懂得这两个字的重量的!跟你说也是白搭。”  

刘婵耻笑一笑,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我还不了解你!”  

卫言顿时一拍桌子,瞪眼道:“怎么跟驸马说话的?信不信我在我家殿下面前吹枕头风,吹死你?”  

“呵呵。”  

刘婵呵呵一笑,目光瞥了一眼站在角落里的冰冷美人儿一眼,嘴角微微动了动,露出了一抹嘲弄。  

刘病已起身,为卫言斟了一杯酒,道:“言哥,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无论以后病已如何,都不会忘记的。还有,希望言哥可以照顾我这两个妹妹。”  

卫言看了刘解忧和刘舞忧一眼,道:“放心,我会照顾好他们的。”  

这两位可是以后的金枝玉叶,能不好好照顾吗?  

刘舞忧脸蛋儿红了一下,抬头看着他道:“驸马,你既然会看相,可否帮我大哥看看,他以后会怎么样呢?”  

一旁的刘婵叹了一口气,道:“舞忧,我劝你不要多想。刘病已身份特殊,皇上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