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千大千世界终究没有完全孕育,且世界树的能力有限,风紫宸不可能把所有的族人都送走。  

那就只能,选择其中最优秀的一部分族人了。  

虽然说,这样有些不公平,但这个世界上,又哪来的公平?  

而且,就是这些天资卓越的族人,风紫宸也不打算全部送走。  

终是要留下一部分族人,为人族死战,打出人族的气势,打出人族的尊严,打出人族的未来。  

大劫爆发前,凡是修成太乙金仙的族人,都要留下来。  

不仅是要他们守护人族,更是因为。修为到了太乙金仙,天道是不会允许其进入大千世界的。  

大千世界远不如洪荒世界,孕育的先天神魔,其修为最高不过金仙之境。要是去了一尊太乙金仙,岂不是要纵横世界无敌?  

那大千世界的一切,不就和先天神魔没有关系了吗?  

故此,天道绝不会允许太乙金仙的修士,进入大千世界。  

“唉!”  

“难啊…”  

叹了一口气,风紫宸的心神沉入心灵战场,与其中的混沌魔神虚影大战。  

大劫来临,不止普通的族人要争渡,祂也要争渡。这段时间里,能提升一点实力,就尽可能的提升一点。  

多一份实力,就多一份把握。  

“诸位长老,今日前来见我有何要事?”  

这日,风紫宸刚从闭关中醒来,就见一众人族长老前来寻祂,不由出声问道。  

“见过陛下!”  

一众长老来到人皇殿,先是对风紫宸行了一礼,之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方才一起说道:  

“自陛下御极以来,已有数十万载。人族在陛下的带领下,实力愈发强盛,走出祖地,争霸洪荒…”  

这一桩桩,一件件,正是风紫宸成为人皇后,所做出的功绩。  

“什么鬼?”  

听着听着,风紫宸的脸色不免有些古怪起来。  

这些长老来到忽然人皇殿,也不说是什么事,对着祂就是一阵猛夸,当真诡异,诡异之极!  

“咳!”  

“长老言重了!”  

“这些都是紫宸份内之事,算不得什么,算不得什么!”  

“不知长老前来所谓何事?”  

见诸位长老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风紫宸不得不出言打断道。  

正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看今日一众长老的态度,估计不是什么小事。  

“陛下修为通天,当知天有阴阳,地有水火,人有男女。”  

“又有圣人言:孤阴不长,孤阳不长,阴阳相合,方是天地至理。”  

“是以,老朽斗胆,想请陛下从族中择一女子,立其为后,以全阴阳相合之理。”  

似是觉得铺垫的差不多了,人族长老东云氏上前一步,大声说道。  

“什么?”  

听到这里,风紫宸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一刻,祂的脸色,精彩极了。  

要自己选后?  

这是逼婚吧?  

想不到啊!  

真是想不到啊!  

来到洪荒之后,竟然也逃不过逼婚的命运。  

这真是…  

“长老真是说笑!”  

勉强笑了笑,风紫宸说道。  

人族大劫将至,祂恨不得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心上,哪有时间谈情说爱。  

“陛下,一阴一阳方是正理。”  

“那天庭之上的天帝,实力堪称洪荒之最,不也照样取了天后,以合阴阳吗?”  

见风紫宸不同意,东云氏继续说道,并拿出帝俊来举证。  

这能一样吗?  

一时间,风紫宸有些无语。  

帝俊与羲和,一个是太阳星孕育的先天神圣,一个是太阴星孕育的先天神圣,那是天定的缘分,代表了阴阳之道。  

二者结合,阴阳共济,所得的好处,超乎想象。不仅能加速修炼的进度,还能演绎造化的玄妙。  

而且,帝俊与羲和大婚,那是洪荒第一场婚礼,是天婚,由天道做见证,有大功德。  

岂是别人可以比的?  

“咳咳!”  

咳嗽两声,风紫宸正想着怎么拒绝,忽感一阵悸动传来,忍不住运转先天八卦推演起来。  

片刻之后,风紫宸便明了今日之事的由来。  

人婚,应在了祂的身上。  

洪荒之中,有着天地人三婚。  

此三婚者,应天地人三道而生,合阴阳之变化,代表万物生生不息,有大机缘,大功德。  

天婚,早在天庭建立不久,就应在了帝俊与羲和身上。  

地婚与人婚,一直隐藏不出。  

可今日,人婚出现了,就应在风紫宸的身上。  

而这场机缘,本是属于伏羲的。  

后世,人族大兴,伏羲带领人族成为天地主角,得人皇业位加身,无极无量。  

是以,祂与女娲成婚,便被称做人婚。  

只是,随着风紫宸的出现,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在人族还未大兴,巫妖还依旧统治洪荒的时代,风紫宸已经汇聚了大部分的人道力量,成为了洪荒最受人道眷顾的人。  

也是唯一的代言人!  

巫族止戈,洪荒一片安宁,万族得以发展,且六道轮回开辟,洪荒生灵越来越多,人道随之大盛!  

于是,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天道大盛,天婚应运而生!  

人道大盛,人婚应运而生!  

风紫宸作为最受人道眷顾之人,这人婚自然就应在了祂的身上。  

人婚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