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见冥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洞天福地,天地造化而成天生就占据着一道天地气运。  

罗山,也不例外。  

身为鬼道祖地,且承载着鬼道至高典籍的罗山,其气运与鬼道气运,可以说是紧紧的连接在一起。  

如今鬼帝印出,作为鬼道气运一部分的罗山,贡献出一缕先天气运,以提升它的威力,也没什么不对。  

“嗡嗡…”  

吸纳了罗山的一缕气运,酆都印的气息,猛然暴涨了一大截,差一点就突破了下品先天灵宝的界限,成为上品先天灵宝。  

同时,在酆都印的身上,罗山的虚影徐徐浮现,让它看起来,有了几分不同。  

“快了,用不了多久,酆都印就会成为上品先天灵宝,甚至是极品先天灵宝。”  

虽然罗山的气运,没有让酆都印更近一步,但风紫宸并没有失望。  

因为祂知道,等幽冥界出世,鬼道的气运就会暴涨,连带着酆都印也会威能大增。  

天界出世,妖族的气运暴涨,初步具有了抗衡巫族的本钱。  

那么不弱于天界的幽冥界出世,能为鬼道带来的好处,由此可推断一二。  

鬼,是死者的称呼。  

在理论上,它占据了洪荒一半的势力,与生对立者。照此来看,鬼道的前途堪称无量。隐隐有成为洪荒第一大势力的趋势。  

但这世界上的事,要是都能按照理论来进行,哪还会有这么多的纷纷扰扰。  

预想和现实,终归是有差距的。  

要是没有轮回,鬼道的势力可能会越来越大,但轮回出现后。鬼道就彻底失去了大兴之机。  

能活着,谁会想死呢?  

能做人,谁会想做鬼呢?  

能成仙,谁还会踏入鬼道?  

现在,鬼道是死人重头再来的唯一的选择。但轮回出现后,世死人就多了更好的可能。而鬼道,也就变成了无奈之下的选择。  

说到底,还是因为鬼道不是正道。若是鬼道如玄门大道那般,接连出现数位圣人,世人定会争相习之。  

所以,鬼道能有几分理论上的威势,就看风紫宸未来的成就了,祂要是以鬼道成道混元。  

鬼道,想不大兴都难!  

在后世,大兴于世间的道统,且香火不绝的,就那么四家。  

玄门,魔门,道教,释教。  

这四家道统,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它们的背后,都有着圣人坐镇。  

这是在告诉世人,唯有圣人坐镇的道统,才能不朽于世间。  

洪荒,终究是讲究实力的地方。  

在这里,实力,决定着一切!  

只要酆都大帝够强,无需祂做什么,鬼道自会大兴。世人对强大的向往,是拦不住的。  

看到鬼道的最高成就后,他们就会前仆后继的扑上去。  

鸿钧道祖成圣后,玄门大道直接成为了洪荒主流,世人皆以成为玄门传人而自豪。因为,他们从玄门大道中,看到了无比远大的未来。  

成圣!  

万劫不磨!  

鬼道若是如此,大兴便是必然!  

收起酆都印,风紫宸先是平复因畅想未来,而变得万分激动的心绪,这才施施然的朝冥河道人那里走去。  

“贫道酆都,见过冥河道友!”  

打了个稽首,风紫宸见礼道。  

“原来是酆都道友。”  

“不知道友先前,是在何处仙山修行,又因何来到血海?”  

回了一礼,冥河道人问道。  

虽然祂很欢迎别的大神通者入住血海,但祂也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不然好像是祂在求着别人一般。  

这样可不好,要是传出去了,祂这张脸还要不要了?  

所以,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的。  

而且,对于风紫宸的来历,冥河道人也是相当的好奇,若是能问出一二,那是再好不过了。  

在冥河道人的心中,已经确定了风紫宸是大神通者的化身。  

祂现在要做的,就是确定这个大神通者的身份,看看祂究竟是谁。也好在心中有个底,知道是哪位道友站在了祂这边。  

“酆都不过一洪荒散人,到处流浪,居无定所,过去…”  

“不提也罢!”  

摆了摆手,风紫宸摆出一副往事不堪回首的样子,说道。  

“道友说笑了!”  

脸皮抽了抽,冥河道人忍住骂人的冲动,勉强笑道。  

这人说瞎话的本事,真是张嘴就来。  

鬼个到处流浪。  

就以你刚来血海时的修为,不过才先天境,别说流浪了,怕不是刚一出门,就被凶兽不小心给踩死了。  

这化身,要不是在血海凝聚的,祂冥河能把名字倒着念。  

风紫宸凝练魂魄的时候,其修为不过先天境,冥河道人又不是傻子,如何会看不出来,这是某位大神通者凝聚的化身。  

血海,险地也!  

就是太乙金仙来了,都得小心翼翼的。你一小小的先天境修士,大摇大摆的在血海招摇过市,不是在明着告诉别人,你有问题吗?  

不过,这些话,冥河道人也就在心里想想,却没有说出来。风紫宸的态度已经表明了,祂是不会暴露真正身份的。  

这些话说出去,除了让两人直接翻脸外,没有任何用处。  

当然,冥河道人心里也清楚,要是能这么轻易的,就能问出对方的真实来历,对方先前也就不会做那么多遮掩了。  

但终归还是要试一试的。  

成功了,目的也就达成了。  

这就是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