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最终天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相对前两层来说,第三层可以用富丽堂皇来形容。  

照明晶石的光芒聚焦在里面,一片金黄开始交相辉映。  

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整座第三层的墙壁都是黄金打造。  

打眼望去,金光闪闪。  

这就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铛铛铛~”  

伊森敲了敲墙壁,发现入手并非金属的质感。  

“呼~”  

“只是金漆而已哈。”  

大家耸耸肩,就算是金漆如此大的面积的消耗,多少黄金才能粉饰一遍。  

不同于上面两层的复杂、多变、危机重重。  

第三层才更像一个帝王为自己打造的终极坟墓。  

“这是…红河战车?!!!”  

陈列在众人面前的是一辆轮式战车。  

四面是金属镶嵌,前面有钢板护盾,上面有望远镜,四周是各种远程装备,甚至其中还有热武器。  

这不就是坦克的雏形嘛。  

一切都跟史书中记载的内容一致。  

“红河战车,可载数人,不见有马匹异兽拉动,不见有风帆纤绳,却能在战场上横行无忌,转瞬即达,令人闻风丧胆,所向披靡。”  

在那个农耕时代,竟然出现了这种高科技产物,真替红河大帝的对手们感到悲哀。  

有这些玩意在,是头猪都能统一大陆。  

侏儒索尼见猎心喜,直接跳上战车开始鼓捣起来。  

过了片刻后,他忽然惊呼。  

“这这这…这个标志是…”  

“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是这样的。”  

“索尼,你怎么了。”  

“我发现了,我发现了神器天启的原型机!!!”  

“一定是的,一定是的。”  

“指引者大人,这是神器天启的原型机。”  

“天启?”  

众人面面相觑。  

“天启系统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虽然这只是一台原型机,转化率可能有点低,但胜在安全耐用。  

有这玩意的话,我搭建传送阵能节约一大半的时间啊。”  

索尼兴高采烈的欢呼起来。  

他见众人一脸疑惑后,又解释道。  

“天启可是我们侏儒所能掌握的终极科技,可以通过极小的代价获得无与伦比的能量。”  

索尼兴奋的解释道。  

“极小的代价换取无与伦比的能量?”  

伊森皱了皱眉头,同样如此的还有其他几个成员。  

弗洛大学所崇尚的科学其中之一就是等价交换。  

就算是伊森前世那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次元也同样遵循这一原则。  

“在我们的历史里,天启已经研究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那是一个新的秩序。”  

索尼仿佛想到了什么,神情有些激动。  

不过伊森迅速的抓住了这句话的字眼。  

“你们的历史中?”  

此话一出,索尼脸色一僵,尴尬一闪而逝。  

“咳咳,天启的技术后来因为种种缘故成为侏儒的禁忌科技,所以在我们那里天启系统只会出现在传说中。”  

伊森看出了索尼的不自然。  

“天启系统既然这么好,为什么会成为禁忌科技。”  

“咳~这个…那个…是因为…”  

索尼吞吞吐吐了半天伊森才听明白。  

原来在侏儒的历史上,天启科技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小到日常生活,大到高端科技,几乎涉及了所有领域。  

而侏儒们也一直没有停止对天启科技的研发,天启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侏儒们推崇备至。  

侏儒们认为天启就是世界的尽头的最终秘密。  

他们甚至异想天开的企图用天启转换时空,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奥秘。  

而这就是侏儒们所说的最终天启。  

终于有一天,这个所谓的最终天启实验开始了。  

可惜侏儒们寄予厚望的最终天启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黎明,反而送来了末日。  

这次实验在虚空中留下一个黑点。  

一开始大家都不以为然。  

殊不知这个黑点就是侏儒次元的消亡伊始。  

黑点在没有任何限制的侏儒次元,开始慢慢的变大。  

越来越大。  

绿豆大,指甲盖大,鸡蛋大…  

就这样黑点变成黑球。  

诺大的天幕像被烫了一个洞。  

“那个黑洞…其实是…一颗卵。”  

“卵?”  

索尼点了点头。  

“在我们的书中,也叫黑狱。”  

“黑狱可以吞噬任何物质,来壮大自身,直到…里面的狱兽苏醒。”  

“狱兽?!!!”  

伊森瞪大了眼睛,紧盯着索尼,然后又看了眼红河战车,心中竟然有些发怵。  

他之前可是听索尼说过,整个侏儒次元已经快被狱兽吞噬一空了。  

“你是说狱兽是从黑洞里孵化出来的?!!!”  

索尼点了点头。  

“最终天启的实验招来了黑狱之卵,也就是狱兽。”  

“任何的科技手段都对它们没有作用,是任何!”  

看着满脸悲戚的索尼,伊森心有同情,这种无力感他也曾经体验过。  

“这就是为什么天启成为禁忌科技的原因了,说起来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天启系统。”  

“第一次?那你怎么知道这些战车是天启的原型机呢?”  

“这些标志。”  

索尼指着战车上一个地平线上露出半颗太阳的符号。  

“这就是天启系统最初的标志,天边启明,我也只在历史书籍中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